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管理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9
/ 2

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管理问题研究

黄湘辉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 417000


摘要:招投标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项目的前期设计和后续施工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根据法律规定,我国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必须实行招投标制,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不过其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并于2017年进行修订后,已经执行了数年,其保障了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的有序运行、公平公正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区域、现实、人为等原因的影响,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1],从而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公正,本文就招投标环节管理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

  1. 招投标环节概述

招投标阶段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合作双方实现共同利益的保障,其能在工程项目开始前确定双方利益、责任及义务。从综合的角度来看,招投标的进行具有公平竞争及开放性的特征,公平竞争性在于每个竞标企业单位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拥有同等的义务与权利;开放性在于相关单位进行招投标时必须向社会公开,避免出现内部“暗箱”操作的现象。同时招投标具有以下几种意义:

  1. 市场规范

自从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之后,我国建筑工程市场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市场得到了法制的约束,做到了有法可依。使得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走上了正轨。

  1. 工程质量提升

在实行招投标后,加剧了各企业单位之间的竞争,各企业单位为了竞标成功,都从质量、管理方面做出了改变,突出了自己优势,使得工程质量方面得到了提升。

  1. 按经济规律行事

招投标阶段的制度是根据经济发展而制定的,其利用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和市场的竞争机制,从而保障了建设工程项目的合理与公平。

  1. 招投标环节管理问题

  1. 假公开

部分项目单位在实行招投标之前早已内定施工单位,但为了避免被法律制裁,就会实行假公开招投标,并邀请数个演员单位前来投标,制造公开的假象。施工单位则通过利益分成或转包等方式给予招标单位和其他单位好处,以保证中标。

  1. 关系与利益泛滥

由于相关部门的设置或制度存在漏洞等因素,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着人情、走后门等情况。特别是小地方,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企业单位在招标过程中,偏袒关系户,破坏了市场秩序。还有相关人员在招标评定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等一系列违规问题,有部分难以取得中标的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贿赂评定人员,最后取得中标。

  1. 串标现像

根据相关规定,招投标环节参与竞标的企业单位低于3家时,将会被视为流标。有部分单位利用这一点,在指定一家企业单位后,让其他竞标企业单位乱抬报价,故意提高资质要求投标条件等排除其他竞争对手。以上就属于串标,它利用了相关制度的漏洞,让制度形同虚设。

  1. 招投标环节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 完善市场形象

1.、净化招投标环境

根据招投标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关制度,加以保障招投标的过程透明化。向社会公开招标,树立良好的竞争环境,对招标信息发布、竞标方资料审查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监管,针对转包贿赂等违法行为,应严肃进行处理。

  1. 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对招投标阶段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完善,同时在招标时政府相关部门需到场进行监督。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政府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加以保障招投标阶段的公开公平公正。如出现违规问题政府部门及时指出,并明确出双方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1. 加强审计监管工作

确立相关监管部门,对项目工程进行审查,必须按照《招投标法》里的相关规定进行。对建设单位进行审查,监督其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招投标工作,是否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招投标时签订的相关合同进行审查,查看是否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及《合同法》进行操作,如出现违法操作,对合同进行无效处理。

  1. 构建诚信体系

  1. 统一考核标准

在设立考核标准时应当遵循《招投标法》,并且设立专业的考核标准,对竞标企业单位进行综合评分。考核标准包含管理水平、单位资质、财务状况、技术装备、产品设计、报价等内容,相关评审专家根据以上要求对竞标单位进行评分审核。考虑到工程建设性质可能存在差异,权重可做出适当调整,但必须通过评审专家投票,以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是否进行调整。

  1. 建设单位加强监管管理力度

建设单位需加强对招投标中的监督管理,目前招投标中串标现象严重泛滥,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招投标制度的不够完善,还有相关部门工作落实不到位。建设单位作为招投标中的核心单位,必须对招投标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建设单位需要认真审核施工合同,保障双方利益不受侵害,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度及完整的监督体系。相关人员对招投标资料进行审核时,应防止虚假信息,不可出现非正当手段的干预。针对邀请专家进行评分,应建立起完善的专家评审制度,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维护市场秩序,做到诚信为本的透明交易。

  1. 加强招投标阶段合同管理

在招投标阶段合同的修订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不断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规范招标阶段的工作流程,以及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在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招投标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加以分析,制定相关合同,对合同中的内容加以明确表示。制定合理的计算方式、计价方式、施工方案、及施工调整方案等条款,对单价、总价、资金变更进行明确。根据市场价格对各种设备、材料、人力等进行暂定金额,与此同时,针对合同材料费用可能出现的变更调整,其调整幅度进行明确规定。

  1. 严惩违规行为

  1. 建立报备制度及惩罚制度

所有招投标活动均进行报备,主动接受上级的监管,针对未进行报备的招标活动需做出相应记录,同时对其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所有招标活动必须在规定的地方进行,不可私自举办及私自更换地点。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起专门的招投标场所,有利于对其进行监管,避免出现有不正当的手段在其中进行干预,从根本解决腐败的行为。在招投标时必须全程对其进行监控记录,并且招投标阶段的所有信息及审查过程都在网上透明公布,接受所有人的共同监督。

  1. 建立诚信档案

通过互联网建立相关诚信档案,主要内容包括招标工作人员诚信档案及竞标企业单位诚信档案。招标工作人员诚信档案包括: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职务、职称变化、从业经历等资料。诚信档案伴随着工作人员的一生,并作为职位晋升及薪酬奖励的考核内容之一,使得工作人员坚守职业操守。企业单位诚信档案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成功案例、有无失信等一系列内容,如企业单位在以往的竞标中,出现有贿赂、串标等严重违规现象将列入失信名单,终生不得参与竞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管理至关之重要[3],好的管理是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招投标环境的基础。各部门、企业、单位应严格要求自己,提升各自职业操守,共同创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筑工程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闯.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4(S1):186-189.

  2. 熊伟.改革完善新形势下工程建设发承包的招标投标制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的建议意见[J].招标采购管理,2019(12):18-19.

  3. 陈锡文.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管理探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10):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