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分析

王乐平

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 463000

摘要:当前时期,在社会经济以及科技水平日渐提升的背景之下,促使社会民众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提升,人们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同时,更加重视了食品安全、食品健康,因而绿色发展理念应时而生。为了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水产养殖行业也认识到顺势而为的必要性,从而加大了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力度,以此提升水产品的养殖质量,保证水产品的健康安全。鉴于此,本文通过介绍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而总结了几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有效应用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应用价值;应用路径

引言

基于实际状况分析,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水产品大都来自于淡水人工养殖、捕捞这两大途径,考虑到捕捞而来的水产品数量具备了不可控性,而且水产品种大不相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量,水产品养殖行业得到了超前的发展。水产品养殖行业的兴起,不但可以为人们日常所需供应足量的水产品,而且还可以提升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推进社会的进步凝聚助力力量。因而,如何保证水产品养殖效率、养殖质量成为了现今水产品养殖行业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故此,水产品养殖者应当加大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开发与使用力度,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水平。由此可见,十分有必要围绕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等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与探讨。

1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概述

所谓的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指的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对水域生物多样性、稳定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利用多类资源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是我国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和使用的一种水产养殖模式,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在有限的空间区域之内,通过人为干预将不同品种的水产品种以饲料喂养为主的形式串联在一起,进而构成一个循环链,以此最大程度上提升资源的运用效率,防止浪费情况产生,从而降低成本。与此同时,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出现,可以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天然饲料,优化养殖区域的水质、生态环境,依照特殊的养殖模式实现养殖、增殖,投放无公害饵料,不需要化学药剂的投放即可防治病害问题,最终养殖出无公害的绿色水产品、有机产品[1]。除此之外,相较于集中化、工厂化的养殖方式而言,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下的养殖方式,可以让水域生物回归最为自然生态成长环境之中,这样一来其就能够依照自身原有的成长规律自然生长,而不是人为手段对其产生干预而被迫加速生长,因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受到了养殖者的普遍青睐。

2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价值

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水产品都来源于淡水人工养殖,但经实践论证传统养殖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过于看重水产品的生产数量,忽略了水产品的品质把控。第二,传统的水产品养殖方式产量很低,而且容易诱发病害问题,一旦如此,便不益于水产品养殖行业的良好发展。伴随科技的进步,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应时而生,现今已经在淡水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绿色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大部分的养殖环境还原成野生环境,在这种状况下,就能够为水产品提供近乎原始、自然的成长条件,促使水产品可以健康生长。况且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优化传统养殖方式中的全部弊端,进而防治病害问题的产生,在这种状况下,水产品的养殖品质、养殖数量也就会随之有所提升,进一步实现水产养殖效益[2]

3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有效应用路径

3.1恰当选定养殖环境

事实上,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并非在适用于任何条件下,此项技术对环境的选定十分严苛,一般状况下,淡水养殖都是在池塘中开展的,故此,池塘自身的环境会直接决定水产品养殖质量。与此同时,池塘的四周环境也干扰到水产品的存活状况,所以一定要确保池塘周围没有污染源、保证充分的净水条以及交通便捷。基于水产养殖阶段需要水草才可以为水生物提供有利的存活空间,因而在池塘之中务必要要具备一些常规的水草,并且水草的数量不能过量,适度即可,否则将会影响到池塘中的水质。在调节水质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生物工程技术手段,比如说光和细菌、活性酵母菌等生物药剂以及底净、沸石粉等改良,而且还可以人为的在养殖环境的水体当中放入一些有益于生物吸附的有机物,以此来净化水源,而且也能抑制细菌的产生,使池塘当中的水分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干净的状态下[3]

3.2甄选养殖品种

针对绿色养殖水产品品种的选用而言,首先需要予以思考的问题是池塘的环境是否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并且在甄选养殖品种时还应选择抗病能力强、适应力强的品种,如此才可以确保其的存活率,进而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过整合分析以往的工作经验,可知淡水养殖品种大都会选用鲶鱼、鲤鱼、鲭鱼以及鳕鱼等,而且还有一部分淡水养殖的种类也可选用克氏原螯虾或者其他的蟹类。在选择养殖品种时,可以适当的进行混合养殖,但应防止生物与物种之间的冲突情况,譬如说鲶鱼的成长速度比较快,其存活能力也很强,但它会吃其他的鱼类,因此,在混合养殖的时候应重视相应的比例,以此保证水产品之间可以协调共存,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效率、质量。

3.3选用适宜的养殖菌类、微生物

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使用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不宜在淡水环境中存活的菌类、微生物物种。但实际上,菌类、微生物在水产品养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改善水质环境、提供天然的饲料、增强免疫力等等。故此,选取一些适当地微生物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中占着重要的作用。在选用菌类或者微生物时应重点关注:首先,要选用适宜在淡水中存活的菌类和微生物,这样才会有益于水产品的健康生长,但应对菌类放养的数量实行严加管控,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数量如果过多,则会诱发不利的影响。其次,要针对水产品养殖的品种选择适宜的菌类,以此达成协调共存的目的。最后,在选购菌类时,务必要确保其质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店铺,并且要求商家提供菌类相应的安全证明材料[4]。通常状况下,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使用中使用频次最多的淡水菌类为:和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具体应选用哪类淡水菌,应依照实际养殖环境、养殖种类、养殖条件而定。

3.4做好生态水产品病害防治工作

通过网络平台查询相关资料,可知在水产品养殖管理部门所颁发的无公害水产品用药使用说明中明确指出,严禁使用如磺胺脒、呋喃西林、红霉素以及抗菌素等危险药物,特别是严禁向生态养殖区域内放入抗菌类药物。因此,在水产养殖阶段,养殖者应首先认识到生态绿色养殖的必要性,进而加大无污染的药物的使用力度,用以辅助做好水产品病害防治工作,倘若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则需根据实际病害问题,选用具有环保性的抗生素药物。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淡水养殖行业在现阶段更加需要注重绿色环保养殖技术的应用。通过恰当选定养殖环境、甄选养殖品种、合理选用喂养饲料、改善养殖区域的水环境条件、选用适宜的养殖菌类、做好生态水产品病害防治工作等举措,为水产品提供良好的水生环境,从而强化水产品养殖效率,实现生态养殖、增殖的目标,进一步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明波.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12):190.

[2]王海凤.新时期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233-234.

[3]张凤海,钱正玉.新时期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13):136-137.

[4]钱光芸.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8,12(21):143+145.



作者简介:王乐平(1966.10-)。男,汉族,河南省驻马店人,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水产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