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应用趋势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应用趋势探究

贾艳明

赤峰市肿瘤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医院后勤保障体系包含了电气保障、电梯空调维护、物业管理、日常的采购、固定资产、污水绿化、医疗废弃管理,涉及到医院运营各方面。随着患者需求多样化、医院管理现代化,医院对后勤保养工作有着更高要求。如何创新医院后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出后勤管理作用,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为医院医疗、科研服务、教学和为患者服务,成为热议的话题,信息化建设可以对其问题进行解决。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医院后勤的信息化管理,希望对有关从业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医院管理;应用

前言: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院后勤管理感到压力。传统的医院后勤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当前的背景下,借助信息化建设推进医院后勤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本文主要探讨了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体现和作用,以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管理。

1 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体现

1.1 发展性需求

     因为其具有完整的发展历程,信息化管理不是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一种项目形式。作为信息化管理的一种体现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与医院的业务管理产生良性互动。运用信息化管理,能够推动医疗技术和医疗产品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推动医院后勤管理水平。只有这样,医院管理工作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要想实现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发展,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

1.2 基础性需求

   医院的基层工作者和高层管理人员都在使用后勤管理系统。使用人员的学历、背景不同,要求医院后勤信息系统应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使用人群。此外,后勤信息化系统不应该操作过于频繁,否则,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医院的整体工作也受到影响。因此,基础性需求对医院后勤管理来说也至关重要,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1.3 相关性需求

  作为庞大系统的整体,医院的各个部门紧密相连。医院的后勤管理系统应具有统一性,否则,医院的日常医疗工作中出现漏洞,带来的危害和损伤将是不可估量的。客观上讲,作为医院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后勤管理系统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网络环境不同,运行的系统也存在差异。因此,医院后勤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管理时,要辨证地看待系统性和独立性。

2 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作用

2.1 有效的提升医院后期管理质量

        物业、安防、设备、水电容量等安全评估工作都是医院后勤管理管理的范畴。将信息化管理运用于医院后勤管理中,极大促进后勤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院环境的要求随之升高。大功率的医疗设备的运用,大面积冷暖空调的使用,无疑增加医院的用电和用水负荷。信息化管理的运用,进一步优化水电系统的结构,保证后勤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设备采购方面,运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使得采购更具有计划性和规范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资源的浪费。运用信息化技术,监督大型医疗设备的日常使用和保养,定期做出安全评估。及时预测发现问题,做到提早预防,提早处理,避免出现设备事故,保证设备安全,提高医院的后勤管理质量。

2.2 提高医院后勤管理工作的调控能力

        医院涉及部门众多,临床科室和各职能部门较多,要求后勤信息化系统覆盖范围广,实现功能多样化。目前,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管理是医院后勤管理中的主要方面。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采集医务人员的信息,实现医务人员的有效监督。旧的人事管理制度被打破,并被重新优化,物业管理能力最大程度被激发。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统计医院职工的工资、奖金及各种费用支出,对比、统计、分析各期后勤消耗指数,实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自动汇总计算后勤管理费用,具有省时省力和确保数据准确率的优势。对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实现有效调控,有助于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质量。

2.3 监督医院后勤管理工作

        库存物资、财务、行政、车辆等管理工作都是医院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相对来说,医院后勤管理中,库存物资、财务、行政管理的位置较为重要。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对各个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监督。举例来说,设立院长信箱等配套制度,加强人事行政管理;清晰表达医院财务数据,保证季度和年度审核;加强物资管理力度,准确记录物资领用记录,总结和分析物资领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些监督工作,整体提高医院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 后勤信息化的特性

        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和投入,包括设备采购、基础档案登记、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等。然而,这也是一项长期的回归工作。建设的完成将带来无穷的效益。为了实现医院物流信息化的目标,需要保证信息化的几个特点,以建设一个具有先进的信息化后勤的综合性医院。它具有以下七个特性:

3.1 通用性

    信息化是在普遍标准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建立基础数据档案的过程中,需要与各部门沟通,保证数据的通用性,为以后上报报表或其他数据提供极大的便利。如在登记部门档案时,运用与财务统一的部门编号,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通用性,在方便提交部门报表登记员工档案时,以人事处的职工编号作为每位职工登入系统的用户名,便于职工记忆。

3.2 针对性

     建设必然需要专业技术公司的帮助。一般来说,每个医院都有通用的模板。然而,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根据医院自身的需要,设计一个适合本院的信息平台。

3.3 高效性

     后勤信息化平台的目标是效率,与原有的传统模式相比,必须节省时间和精力,效率可以得到质的提高。

3.4 简洁性

     信息化平台后期使用起来必须满足简洁性的要求,需要面向用户,让每一个用户容易上手,简单便捷,才不会造成平台用户体验感差,不便于操作的缺点。

3.5 便携性

     后期在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推出移动app模式,方便用户移动办公,提高后勤信息化的便携性。

3.6 可拓展

        在信息化平台初步建立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過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需要在系统里面加入或更改模块,这就需要我们的系统具有可拓展性,便于后期深层次维护发展,以不断完善后勤信息化平台,更好地为职工及病患提供服务。

4 分析医院后勤信息化的趋势

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物资、维修、设备的网络化管理。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将物联网而形成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它是基于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网络。然而,用户端扩展并扩展到用于信息交换和通信的项目。“物联网”的作用是实现每一种物流物资装备的网络化、信息化,具有唯一的编码。物联网技术是未来实现真正智能化的一大发展方向。医院后勤管理方面也应当给以充分重视,利用物理网实现医院业务流程的再智能化。

结束语:

     结合以上分析得知,后勤信息化是一个不断提高后勤服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动态发展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成,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后勤管理部门的成长和组织管理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和深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完善,不断学习、人才引进、多方协作等方法,逐步完善后勤的信息化建设,为医院创建更稳定快捷高效率的后勤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朱永松,吴锦华.诸葛立荣.绿色医院高效运行评价标准的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5(02):28-30

        [2]朱永松,陈方.魏建军.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在医院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资源,2014(05):48-55

        [3]谢磊,黄世清.张栋良.医院后勤应急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医院,2016(11):90-91

        [4]王道雄,邹佩琳.涂宣成.德国KTQ质量认证体系在医院后勤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06):63-65

        [5]王俊玲,张烨.张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监测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设计[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6(04):42-46

        [6]孟亚辉,杨镇育.基于NET Remoting三层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茂名学院学报,2017(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