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性 语文味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语文个性 语文味儿

刘云翔

乌鲁木齐市第 127 中学

【内容摘要】语文课就是要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品味、积累、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之味,“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夯实语文基础,加强诵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关键词】语文个性 语文味道


语文课的个性是什么?是离开文本热热闹闹的讨论?是不着边际海阔天空的神聊?是不分背景五光十色的媒体?还是一味出奇别出心载的创新?……相信大多数老师都会否认。语文课的个性应该是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味儿,即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味儿,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闻到这气味——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品味、积累、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之味。用《语文课程标准》的话来说,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新提出的“理念”,语文素养比语文能力更宽广,包含着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发展。但这三维发展中并不是孤立地“各自为政”,而是要在学习动态的言语、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和谐发展,共振提高。

在语文教学历程中,我们曾也多次尝到“怪”味:在没有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情况下,一些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标的“人文”、“感悟”、“体验”、“合作”等新理念,课堂上出现一种浮躁的病,在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熟读深思的情况下,一味感悟,天南地北,狂侃大聊,脱离文本,或随意合作,缺乏引导,缺少交流,实是低效的做法,还美其名曰“加强人文的感悟”。这样的语文课,和一味训练的语文课就如“五十步笑百步”,有时,甚至是“百步笑五十步”。其实,从哲学角度讲,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统一,简单地否定训练、简单地否定学生的熟读精思,片面地强调人文感悟,合作探究,或者是置人文感悟、合作探究于不顾,一意孤行地抱住训练、熟读精思不放,都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研究母语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去研究语文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文教育。惟有这样,才能全面完成语文课应该承担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的任务。因此,无论语文教学任务的如何增加,外延如何扩大,语文教学的真正个性是——学习言语,培养言语能力。

然而,在创新教育高潮迭起的今天,有人为了追求个性竟盲目创新:忽视“语文”的自身特点,片面追求形式,做表面文章,脱离文本,架空文本语言,使本应情文并茂的语文课失去了语言美、情感美、节奏美、人文美。正像程翔老师说的:“创新教育使语文的味道越来越淡。”笔者发现,教学“创新”中的弊病主要表现在:

1.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新颖,忽视了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创新教育固然包括教学手段的创新,诸如三机一幕、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使用和广泛推广。的确,这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寂,使课堂教学奇葩突兀,热闹非凡。毋庸置疑,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广大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多媒体课例,这当然是令人欣慰的事情。但当前中小学各学科的多媒体教学中,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滥用、误用及架空课本的现象,语文教学尤为严重。
不少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使语文教学成了电视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创新教学就是变花样上课,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课上少讲,把课文内容肢解刻录成影片,或干脆找现成的片子放给学生看,注重了形式,忽视了对课文内容语言文字的感悟、分析、品味与欣赏。如学习朱自清的优美散文《春》,仅展示了几幅“春花图”“春雨图”“春草图”“春风图”“迎春图”是无法激起学生对春天的赞美、热爱和向往的,更体会不到春风的温馨,春雨的缠绵,春草的娇嫩和勃勃生机,又何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品味语言的能力呢?这类文章只能通过反复诵读、体味和切身切己的运用、妙悟才能有所感受。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字是表意文字,较之其他任何符号语言和图画更具神韵,更具穿透力和极强的感染力。由此可见,语文教材的用心品读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在于运用那些确实有效的“创新”的方法和手段,更有赖于教师用思想、用灵魂、用激情,去引导学生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香书韵中,从而熟练的驾奴祖国的语言。只有这样,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会日益提高。
2.片面追求合作互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避免讲得过多。很多教师只牢牢记住这一条,而在课堂上架空教材或抛开教材,片面的追求合作互动。有位教师执教《马说》时,抛开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注重对文言重点词语的积累和重点语句的理解点拨, 也不让学生熟读课文,一上课便抛出两个问题:①世上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还是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呢?②你如何评价伯乐呢?接着便让学生同位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整堂课就围绕这两个问题讨论个没完没了,学生整课堂处于“无政府”状态,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对文章“人文性”因素的挖掘是有必要的,但首要一条应该让学生先弄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才行,否则岂不是跟听天书差不多?这样的语文教学实在让笔者对祖国文字的传承感到担忧。创新教育提倡“合作——互动——探究式”教学,但也并不是放羊式的形式上的互动合作;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也绝非是全盘否定教师的作用和教师的讲析,“在学生启而不发,讨论不出答案的时候,老师还是要讲的,甚至要大讲,畅讲。”(吴心田语)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新花样,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忽视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可取的。


很多语文界知名人士及语文教师呼吁:语文课应该上出“语文”的味道!笔者也颇有同感。那么,怎么才能上出语文课的真味道呢?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夯实语文基础。所谓语文的基础是指对字、词的音、形、义的掌握和对句、段的理解及语法、修辞、逻辑等的灵活运用。可是,令人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拼音。5—6年的时间里,正常的学生应该能掌握。可是据调查,目前初级中学里,每个班不会拼读字词的学生竟不在少数!因此不管在哪一个阶段对基础知识一定要抓实抓牢,而且要本着务实的原则,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征,采取一些灵活新颖的方法帮助学生去记忆和理解。
第二, “诵读”十分必要。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说到了“读”是十分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但目前的教学现状是,不少教师为了机械地完成课时进度,或者追求应试的“高标准”,把课堂时间多用于对文章的分析理解,忽视了“朗读诵读”的训练,因此,有不少学生缺乏语感,甚至连一句通顺流畅的普通话都说不好,更别指望他出口成章,口若悬河,文思泉涌了。笔者以为加强对学生的诵读能力的培养是一劳永逸的事,既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积累,也有助于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尤其对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树立“大语文”教育教学观。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扩大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引导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生动的语言,并通过阅读、写作及综合性学习等语文活动运用语文、实践语文功能,这样,我们坚信语文教学的目的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总之,语文课堂只有植根于文本言语这块肥沃的土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语文教学才会迎来艳阳天。有载体才能有灵魂,孩子只有通过观察言语、借助言语才能唤起“活的形象”,只有用心去思考、咀嚼言语的“滋味”才能去体验言语的感情,只有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真正完成精神传承的任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