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与景观的非线性融合设计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当代建筑与景观的非线性融合设计浅析

旋凯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近半世纪来中国的城市综合体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原本秩序化的城市空间组织、结构形态带来影响与冲击,城市的表层样貌依随之变化。运用同一领域的学科协作在应对系统而多变的社会关系与问题开始显得捉襟见肘,行为心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复杂学科的兴起与介入与影响,缓解了让传统规划、建筑、景观学科孤立状态,也借由横向纵向研究的延伸,构建出丰富的建筑学交叉领域。更多的干预式设计逐渐转化为交互型设计,丰富了建筑学的设计维度。现代国内建筑的发展境遇中,绿色生态、低碳节能日益成为主流的设计倾向,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遗憾的是,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的同质化问题依然存在,线性的创作思维难以回应时代发展的诉求。

非线性一词最早出现在数学定义中,用于描述变量与自变量之间不成正比的变化逻辑,非线性科学属于复杂性科学的范畴,意图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的普遍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现代建筑设计也正朝着试图打破经典主义、功能主义的方向迈进,将各类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加入综合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创造出流动多变、复杂有机的空间形态、造型界面,从而探求建筑学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1当代建筑与景观环境非线性融合的形态

建筑与景观环境的整体融合设计策略实则是一种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思维策略,在形态上反映为建筑结构、表皮、空间因应自然环境或整体有机的设计系统逻辑而进行的相互调和与共同整合,并以此重构建筑、景观空间的连贯性。


1.1整体或局部柔性消隐

自然的形态是丰富多样的,隐匿在景观环境中,除了对场地的充分理解,还需要对建筑形体拥有一定的把控。而非线性的建造技术发展,极大的增强了建筑形体与景观环境的协同性,对消隐的过程起到了柔化过渡的作用。

实现对于建筑物体量的消隐,使建筑形体在整个大环境中消解,对于退让出自然空间,进行景观环境的重新组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以往的具体表现为覆土式的建筑,并单纯地在其形态上对其进行了某种拓展。斯坦艾伦提出的场域学基础理论以及其他视觉美学等领域的经验和实践,随后发展为不再是单一形态的重复,也不是完全地消解于环境,而是使其形态隐匿的同时具有建筑师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达,也尊重现有环境的一种建构策略。[1]

61317f778c3f4_html_e1ba87e46d29c388.jpg61317f778c3f4_html_d87b8b5992bc98c6.gif
61317f778c3f4_html_2c0a3facbfc97f33.jpg

图1-1 阿斯图里亚斯运动休闲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阿斯图里亚斯的休闲运动中心采用了整体性的非线性设计语汇,将建筑与景观消隐于场景中。煤矿开采作为是该项目场地功能的前身,也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来源,更新改造而建设的休闲运动中心,虽然在客观功能上已经有效地改善了矿区的生活环境,但若具有对历史回溯的内在意义,将赋予其唤醒场所记忆的深层价值。在建筑造型设计上,充分利用了非线性要素的空间弹性,透过地面的掀起,充分将形体流动若隐若现于自然表皮之下。在细节处理上并没有尽全部的力量去掩盖或抹掉建筑所存在的痕迹,而是从一定意义上加以强化,通过人工化来营造某种隐蔽与显露之间的联系[1]。



1.2屋顶拟合自然地形

屋顶绿化的手法在现在的建筑业中十分常见,而若仅仅是方格网内的屋顶建构,是传统几何秩序的体现。非线性的屋顶尝试捕捉自然地形实貌,利用屋面乃至建筑立面的形态充分模拟特征,打造出“仿真”形态,这种不规则与不确定性,揭示了自然丰富变化的潜力,更直接地促成建筑空间的多变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审美中对平衡、稳定、静态的追求,继而刺激人们产生对新美学取向的深入思考。

梅塞尔化石坑的游客信息中心在设计初期就综合考虑了地壳变动、科学技术、建筑内含等诸多因素。通过建筑造型跟随场地边界的转折,作方向引导与延伸,在此基础上塑造出弯折的形态变化,进一步拟合出油页岩层地貌。而在功能空间的设置上,建筑完全按照展览的内容量身制作,不同的主题有着对应的不同陈列空间,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外部表现形态下,实则高效有序序地在内部进行组织。通过二元对立的明与黑、封闭与开阔、高与低强化游览感受。为尽量减少干扰对于整体形态特征的干扰,裸露的外部界面有意识地选取了严谨、内敛的材料。

61317f778c3f4_html_611b37c593190b7c.jpg61317f778c3f4_html_667307ab592ff88c.jpg61317f778c3f4_html_ed67e733d842c23a.jpg

图1-2 梅塞尔化石坑游客信息中心设计 图片来源:网络






1.3多层次景观的各向延展

环境景观给人的最强烈的第一印象就是其水平展开。这种水平形态所体现的意义在它既开放又隐匿的空间性和它与垂直性的对比。具有垂直性特点的城市往往给人视觉上的冲击,而水平性的城市则强调人对城市的身体感知[2]。因此,水平向的建筑更关注于强调与身体相关的生活世界,这要求在景观与城市设计时应该关注于如何将城市生活容纳于建筑当中。

当代许多的地景式建筑都是具有上述特点,像是在城市中所铺开的地毯,水平扩张的巨型建筑物会使得其外立面的结构形态不断减弱,让人关注其延伸出来的水平向构件。建筑物的传统表现功能完全弱化,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感受才能够理解。而非线性的建筑与景观融合手法,在适应延展性和大尺度上更具有优势,该手法在各个方向上能够对城市环境作出反应,以合适的方式消失在城市环境中,形成模糊的边界。

纽约的新布鲁克林植物园游客中心,其空间布局将两侧的绿化与街道走向并行且沿水平向充分延展,约一万平方英尺的绿化向中心路径叠落形成山谷状的连续过度,柔性的轮廓边界提示了水平向景观的视线张力,绿化层次以非线性的层叠关系相互渗透,与建筑景观语言协调统一,在功能上也重新界定了游客与花园、展览与运动、文化与培养之间的关系。

61317f778c3f4_html_90794956594afbe5.jpg61317f778c3f4_html_b17e30885c685200.jpg61317f778c3f4_html_661331b1990639d3.jpg

图1-3 新布鲁克林植物园游客中心总平面 图片来源:网络



2、非线性对建筑景观环境融合的空间影响

2.1边界的模糊性

边界的相互模糊化即边界分割区隔开来的不同空间各个领域之间已经逐渐发生了相互之间渗透、暧昧的活动关系,而每个空间人的不同生理功能活动需求和其他的活动处理方式的不断出现也就给这种对各个空间边界进行相互渗透的活动方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可能。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试想在一个完全几乎无法与墙面空间分隔的连续立体空间中,人的不同视觉行为和心理活动都会发生变化导致把大几个空间全部分割出来成许许多多的小几个空间,但是这里说的并非严格传统意义上的空间细分,只是因为这个空间的内部边界已经逐渐变得更加复杂虚化模糊,但是现在的现代人们却从心和视觉上仍然一直保持着对这个空间的一种连续性与它的流动感。空间的完全自由解放主要来自于中国现代主义欧式建筑对原有墙体的完全剥离。

而非线性边界的虚化模糊显得更为整体,景观环境的渗透组织则面临着更多的层面的要求,在众多设计均保有整体性的前提下,结合空间连续流动的特性,加入核心景观区景观带的设计、营造不一样的景观层次体验,都是建筑师可以进行深化的方向。



2.2空间的流动性

梅洛庞蒂在《直觉现象学》中已经提到,"任何运动都必须以能变化的固定为前提",意指一个人在建筑物中的运动首先应当与其空间以一种明确的形态和方式相互建立联系和连接,在一个人的运动中,这些空间的使用者所需要体验的就是一种秩序、有深度和层次的展开的空间[3]。柯布西耶曾经首先提出的"漫步建筑"的概念,强调了建筑空间的连贯性给予了人们在漫步建筑活动中的思维和行进时所带来的视觉上和空间感受。"

空间的连贯性可以使各个空间之间保持均匀而平滑的流通,它也是空间变化运动的依据。随着非线性科学中自组织理论、耗散理论等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任何东西都应该在非平衡动力学开放的体系中运转。[4]

非线性的空间流动性带来的建筑和景观融合不仅体现在了界面的柔化上,更是重新组织了路径漫游的景观体验,在模糊了方向性的路径选择过程中,点、线、面的景观环境系统更容易跟随建筑的形态进行布置,同时在景观视野的营造中能够形成丰富的引导效果。



3总结

时代赋予了城市、建筑必然会走向功能复杂化的使命。为了充分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各种行为和感觉中存在的关联性和模糊性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者正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功能结构简单组合、场所空间独立表达转移到对当下复杂的社会功能现象的探讨研究和重新审视当中,进而进化出系统性的设计思维。

而非线性的语汇由于其更强的弹性与灵活度,它有效地弱化传统现代主义思想声音的干扰,促成建筑师在实践中对于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与行为方式进行更为深刻而精准、贴切而包容的设计回应。在非线性视野下,建筑与人、环境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关系正朝着柔性的相互渗透发展,融入更多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灵感已成为常态,更多的非物质、非经济的因素将被建筑设计者们发掘了出来并将其逐渐风格化与形态化,建筑、景观必然能够更充分地承载人文、情感、艺术、科技的发展与变化,加强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唤醒更为广泛深刻的联系和共鸣。







参考文献:

  1. 秦亮. 基于地域性的当代游客中心设计研究[D]. 湖南大学,2013

  2. 周瑞. 基于非线性的当代地景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 湖南大学,2013

  3. 张严. 空间交互作用下城市地景建筑外部空间研究[D]. 湖南大学,2014

  4. 李万林. 当代非线性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 重庆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