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糯黑村地理风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浅析糯黑村地理风水

殷叶欢 指导老师:刘洋、王丽萍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城市学院)海源校区城乡规划一班 云南 昆明 650106

【摘要】:宅以形势为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上吉。从古代乃至现今都存在的说法,中国的风水可谓源远流长,既有科学的内核又有迷信的外衣,既包含悠远的历史轨迹又包含丰富的地理要素,生长于东方文明土壤里自然的文化环境互相协调的独特而复杂的知识系统,正确的认识风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成为研究和学习风水的首要任务,本文意在从糯黑村的地理角度对风水进行考察研究,目的在于借鉴和认识,而不是提倡和应用,既不盲目信仰也不空洞的批判,正视它在中国历史、地理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糯黑村;风水;地形;历史

引言

风是大道运行,是不可抗拒的天理;水是承载万物,是最本源、是博大的无限生机。风水之道,便是天地万物交织变化规律,是人与天地合,是生命最深层智慧的彻底展现。它蕴涵丰富的变化哲理。人对之既向往,又陌生,乃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用之而不知。风水实际上是人类在与自然界相适应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趋利弊害的一种生活状态。古代先哲们通过仰天、府地、看风水。体悟到了更好的生存之道。也许有些说法科学尚难解释。但是风水趋利弊害的良性意念场是存在的。意念场具有存留性。并具有能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热衷与供奉菩萨。因为菩萨千白年来已因为人们的意念共识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意念场。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选择宅地、墓地、居住区、乡村、城乡的最佳位置和地理环境,即“风水宝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知识领域。

  1. 糯黑村的地形分析

提到石林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个名扬四海的喀斯特地貌国家公园。然而,石林县除了这个国家级5A景区外,还有一个充满特色又相对鲜为人知的村寨,那就是圭山镇糯黑村。糯黑村隶属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镇,处于岩溶喀斯特地貌发育区,为石灰岩地貌,村内村外遍地都是当地石灰岩,呈层状,容易取用。几百年来,糯黑当地人一直延续了就地取材的做法,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石板建筑,民居都为石板房,依山就势,设计巧妙。有的石板房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并且石板房只存在于糯黑村,独一无二,具有代表性。在这里,你可以欣赏一个石头的世界——清一色的石板房、石板墙、石瓦、石板烤烟房、石板牛圈、石板路、石块垒砌的门风、石碾、石磨;整个村落显得古朴厚重而宁静。附近的群山为石山,村子周围三面环山,中心还有一个湖,用农村的话来说就是风水宝地,有山有水,绝佳宝地。

  1. 地理风水学对生活和建筑的影响

究竟什么是“风水”, 从古至今有无数的答案和定义。目前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给风水下定义的是两晋时代最着名的方术士郭璞, 在其着作《葬经》中提道:“葬者, 乘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 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 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 藏风次之。”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风水的理念主要是鼓励人们遵从自然的发展规律, 不论是住宿房屋或是去世以后埋葬的地方,还是村子的地形和地貌,占地位置都应该和自然相结合, 不破坏自然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进一步运用自然变化和磁场规律为人类更好的发展寻找合适的空间。

随着几千年历史的发展, 地理风水也逐渐发展演变, 已经广泛地运用在现代建筑理论中。地理风水学包括的方面很多, 集成了地形、地貌、物理结构学、力学、占地等方面的知识。在现代村子中, 运用地理风水知识可以有效使建筑符合自然环境要求, 尽可能保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地理风水学中关于宅基地选择的原则有“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 可以使建筑结构更加合理, 同时使建筑和自然搭配得更加和谐统一、层次分明。我国的居民传统住宅也会运用这些知识。如“负阴抱阳”:背阴, 可以达到生活环境安静怡人的要求, 同时山林中的树木可以抵御寒风的背后侵袭;朝阳的一面可以让人在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的同时, 保持室内环境的干燥, 提高室内温度, 为夜晚防寒做好准备。所以村子的选址相当重要, “背山面水”:背靠山可以有效利用繁茂的植被抵御冬季寒流, 同时环境也十分优美;面向水流, 在夏天可以利用水流来降温, 同时也方便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农耕。这样的环境有利于良性生态循环, 是建屋造宅的福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民居往往因为地域原因无法受到足够的重视而最终消逝。地理风水文化也一样, 能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得以保存, 一定有其可取之处。因此, 对于地理风水学我们应该做到“不可尽信, 也不可尽不信”,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对其较为正确的态度。 

  1. 总结

当我去到糯黑村建设的观望台从上向下看,真的很美,无论地形、地貌、还是整个村子的坐落,从古至今,村子的选址相当重要,现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对村子以后的经济、生活、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选址就被称为“风水宝地”在地理风水学热潮逐渐兴起的今天, 对传统文化和建筑相结合的问题逐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糯黑村地理风水学进行研究, 主要分析了糯黑村地形地貌中体现出来的地理风水学文化, 并重点介绍了其糯黑村的地形特点,建筑形式、聚落特点等详细地分析了地形在地理中体现出来的“风水”一说, 以及丰富的地理风水知识, 阐述了地形特点与地理风水学的关系, 研究了风水学文化对村庄的选址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地形特征与地理风水学在保护、传承与更新中应采取的态度和原则。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 各国文化相互冲击的现状下, 地理风水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建筑有效结合的重要法宝, 同时地理风水学中也有一些迷信的成分, 我们应该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思想, 合理地利用好地理风水理论, 从而让我们在村庄的选址,地形的分析得以更好地集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璞.葬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9.

  [2]王琛婷.传统民居中的风水探索[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 2014.

  [3]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4]黄达翔张正武风水与民宅[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5]何晓听.风水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6]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7]亢亮,亢羽,风水与城市[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8]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