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技术分析

常艳丽

滨州市沾化区水务局 山东省 256800

摘要:近些年,经济发展使水利工程建设有了系统化发展,为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环境。但是在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方向,水利工程一直处于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当中,缺乏过程管控和预防管理、建设,造成地表水的河流生态系统不稳定,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生态问题。鉴于此,在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施工中中需要建立防治一体理念,并纠正实际工程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措施;

1常见的河道护岸型式

河道护岸工程常见的型式包括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等。

坡式护岸

在岸坡及坡脚一定范围内覆盖抗冲材料,抵抗河道水流的冲刷。包括护脚、护坡、封顶三部分。常见的护脚形式有浆砌石护脚、抛石护脚、抛枕护脚、抛石笼护脚、沉排护脚等。常见的护坡形式有砌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板护坡和模袋混凝土护坡、植草皮、植防浪林护坡等。

1.2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是指修建丁坝、顺坝,将水流挑离堤岸,以防止水流、波浪或潮汐对堤岸边地的冲刷。常见的坝式防护有丁坝、顺坝、丁顺坝、潜坝四种形式,坝体结构基本相同。

1.3墙式护岸

墙式护岸是指顺堤岸修筑竖直陡坡式挡墙。墙式防护分为重力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等形式。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常见问题

2.1缺乏生态治理的分析

在河道治理护岸防护中还存在单一性功能管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农村的河道治理只关注岸堤建设,没有考虑到水环境的污染情况,并且随着农业的发展,现在的农村河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农业发展和河流生态环境。在城市中的河道治理也缺乏整体考虑,在城镇中的污水排放较为明显,水质恶化,水污染严重,而在大型城市中,河道治理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综合来看,这是河道治理中缺乏生态治理分析的后果

2.2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技术不规范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护岸防护需要科学技术的应用,以此提高治理的有效性,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治理方案。但是在实际河道治理护岸防护过程中,技术应用不规范,技术应用打折扣,特别在网格生态技术、断面整治过程中,存在忽视河道实际生态环境,缺乏整体设计的问题,影响了河道治理护岸防护工程的实施效果。

2.3河道治理形式化严重

在目前河道治理护岸防护中还存在形式化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在方式上没有建立具体的方案,治理方式多为简单的分析,更多的是施工建设,缺乏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所以治理工作也出现了较大的资金投入情况,但是实际治理效果却不能达到预期。

3水利工程河道护岸防护治理解决问题的措施

3.1重视生态护岸工程

河道治理中应落实以环境促进环境发展的思想,加强生态护岸工程的建设,保证生态治理河道的思想落实。生态护岸工程是以建设良好河道岸堤生态环境来保证防洪、水利和水资源的功能。城市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和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禁止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当中,而农村则应注重生活垃圾的管理,建立集体垃圾处理点,发展绿色农业技术等,减少生活和种植对地表水的污染程度。然后主要开展河道的水利工程建设,这其中要将防洪需求作为核心,做好河道弯曲度的控制,以此调节水流速度,提升防洪性能。同时在河道的护岸建设中要利用好树木和植物的稳固功能,发展绿化,以此提升护岸工程的寿命,也让河道护岸能够与河流形成一个系统的生态环境。最后在护岸的工程建设中要注意水体净化,可以在农村区域建立湿地区域,在城市做水中植物,以此提升水质净化功能。

3.2运用网格生态技术

网格生态技术的主要功用就是护坡,以网格状的建设来减少岸堤的水土流失,也促进河流水体与河堤的生态交互。在施工中以混凝土或石头等耐腐蚀的网格结构来保护河堤,形成网格状的组织。此技术拥有经济效益好,适用范围广,可以保证河道稳定的优点,并且在网格中可以种植植被,进一步提升稳固性,也提升美观性;但是在施工中要注意河流的流量和流速,不适合在大流量、流速快的河流中使用。

3.3完善河道断面整治

河道断面整治能够保证河道的整体结构完整,防治溃堤的情况发生,也能缓解河道淤泥过多的情况。传统的断面整治都是做简单封闭清淤,这种方法会影响到水中的生物环境,并且不能与原有河堤形成一体,二次断面的发展概率较大,影响河道的整体结构。对此,在河道断面整治过程中,需要做技术工艺的应用,按开展分段清淤,并针对河道的实际情况做清淤工作的优化,做好河道淤泥的生态利用。在断面整治的过程中要注意清淤的深度,减少对河床的破坏,并且区分深层断面和浅滩的不同形式,保证整治的效果。

3.4重视工程施工管理

针对河道水利工程施工对河道治理的影响,一定要重视工程施工管理,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也减少施工中对河道的污染。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加强场地管控,将施工区域与河流做区域隔离,这样便于施工建设,也能减少施工中对河流水体的污染。在施工中要注意施工区域大小的控制,尽量缩小施工的影响范围,避免对河道周边环境的破坏。对于施工废料要设置弃渣场,对于废料做无害化处理,对于有回收利用价值做好回收,最后在工程完工后对弃碴做集中处理,实现绿色施工。在施工中的用水管理上一定要做严格控制,禁止施工用水排放到河流当中,对于施工中的设备要做好管理,避免出现漏油污染的情况。

4护岸防护施工技术

4.1石笼网箱护坡技术

主材料是铝锌钢丝,涂塑后进行绑扎,其中网片与网身保持垂直,用双股线绞紧。网格成型后,填充护垫石料,填充时应注意裸露位置的平整度,每层所投石料厚度,均控制在一定范围左右,空隙则用均匀碎石料填充。石笼网箱制作后封盖,利用吊车抛填,必须保持网箱之间排列的紧密程度。施工时重点观察是否存在上下联结和“通缝”等现象。

4.2仿木桩护岸技术

这种护岸技术是用钢筋混凝土仿制成木桩,在测量放线后,开挖出工作面和桩位放样,将仿木桩打入护岸区域,背后再放竹篱片和土工布,形成仿木桩与护岸之间的挡土结构,再用卵石嵌桩。由于仿木桩是钢筋混凝土预制的成品,在施工时要保护好桩体,尽可能避免冲击和振动。在施工过程中,仿木桩的放样精准度要求比较高,通过测量标记好每个桩的位置。仿木桩使用振动捶打桩基施工,按照设计好的垂直度、入土深度和稳定性等,处理好护脚。

4.3生态袋护岸技术

所使用的生态袋,袋体以聚丙烯为原材料,具有抗紫外线的功能,内装砂性土并掺入蘑菇肥,包括纵向抗拉强度、横向抗拉强度、垂直渗透系数等,都要求达标。生态袋与下土层的衔接位置,需借助锚固钉固定。固定后,按照规定时间浇水养护。

4.4三维土工网护坡技术

施工前,清理干净边坡,再覆盖厚度一定左右的耕植土,浇水保持耕植土的润湿程度,随后再覆盖三维网。坡顶位置用U型钉将三维网固定在沟底,再填土夯实;坡面区域则用钢钉固定,保证三维网紧贴坡面。三维网铺设后,进行撒土、施肥、播种和喷洒保水剂,直至植草成坪。

5结论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护岸防护是百年大计,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重视实际的问题,在实践措施中建立有效、合理、科学的方案和方法,以此保证河道的生态环境,提升河流和护岸的功能。在治理过程中一定要做生态理念的落实,针对实际情况的问题做出改进,以此保证河道治理效果,也建立河道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黄所清.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江技术经济,2021,5(S1):123-125.

[2]冯杰.基于生态理念的河道治理技术研究[J].内蒙古水利,2021(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