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Y推进皮瓣在修复指端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V-Y推进皮瓣在修复指端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王宇茅, 陈万前, 徐静, 黄海, 王万忠

铜仁市人民医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目的:探讨V—Y推进皮瓣在修复指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救治的36例40指指端缺损病例,采用V-Y推进皮瓣进行修复,术后观察患者皮瓣皮瓣存活情况、创面愈合情况、皮瓣外观、色泽、感觉和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6例40指指端缺损皮瓣修复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坏死情况,皮瓣外观、色泽良好,2指有轻度钩甲畸形,感觉与健指无异,指腹的两点分辨觉为(55.1±0.32)mm,患指功能恢复优33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操作简单,创伤小,能较好的恢复手指的功能的外观,值得广发推广。

【关键词】V-Y推行皮瓣;指端缺损;临床应用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恩格斯;手是人体最重要的肢体部分之一,因其具有灵敏的运动和精细的感觉,人类活动一切的行为,都依赖手来完成,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机械在手工业中的不断应用,手外伤患者也越来越多,其中指端缺损损伤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1]。因此,对于指端缺损的修复,不仅仅要恢复手部的基本功能,还要兼顾外观,让患者能够早日回归正常的生产、生活。由于指端缺损常常伴随着指骨外露,传统的换药不仅时间长,病人痛苦,而且恢复差,极易出现感染,甚至在基层医院采取残端修整的极端术式导致患者手指的长距离缺损,致残。目前一般临床上一般采用皮瓣修复术进行手指端缺损修复,如腹部皮瓣、筋膜瓣、邻指皮瓣、带蒂皮瓣、游离皮瓣等。按照皮瓣设计的“宁简勿繁”原则,我院创伤骨科采用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救治的36例40指指端缺损病例,年龄19-73岁,均龄(47.87±7.85)岁,拇指4指,示指10例,中指15例,环指6;小指5例。受伤原因:挤压伤31例,切割伤10例。受伤时间1.5-12小时。所有患者均存在指骨外露、甲床缺损,指端缺损面积4.5mm×6.2mm~10.5mm×9.5mm。

1.2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外展于操作台,指根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麻)生效后,对指端创面进行消毒、清洗,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手术在指根部止血带下进行,拔除或修建残余指甲,彻底清创减除失活的创缘皮肤将坏死组织,将远节指骨外露部分予以修整平滑,先在手指掌侧面设计“V”形皮瓣切线,远端于创面宽度一致,皮瓣的面积不能小于指端缺损的面积,沿着皮瓣设计线,做一V形切口,切口取指端创面两侧和远端指横纹中点处,切开皮肤至皮下,需保持皮肤、皮下组织和深部的连续皮瓣,尖端用尖刀切沿着指骨腹侧纵向游离,注意避免损伤两侧软组织,保持筋膜层的完整,对筋膜层垂直纤维束进行分离固定,尖刀从指端创口沿远节指骨掌侧潜行,达到皮下筋膜瓣移动度明显增加,松开指根部止血带,观察皮瓣血运,血运良好,毛细血管反应灵敏,将游离好的皮瓣向远端推移与残余甲床缝合,Y形缝合供区皮肤切口,再次观察皮瓣良好,敷料包扎。术后予以常规预防感染、红外线理疗、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隔日换药,嘱患者抬高患肢,密切观察皮瓣颜色、血运情况,必要时拆除部分缝合线。

1.3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患者①皮瓣皮瓣存活情况、创面愈合情况;②皮瓣外观、色泽;③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参考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优:功能、感觉等基本或完全正常,无畸形;良:运动、感觉功能等部分或大部分正常,轻中度畸形;差:功能、感觉丧失,明显畸形。

2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36例40指指端缺损皮瓣修复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坏死情况,皮瓣外观、色泽良好,与健指指腹相近,2指有轻度钩甲畸形,但无明显疼痛及残甲形成;感觉与健指无异,指腹的两点分辨觉为(55.1±0.32)mm。患指功能恢复优33例,良3例,优良率100%。

6142ed22656ad_html_4f1ebe8b94029079.jpg6142ed22656ad_html_bed9ccadba959c8a.jpg6142ed22656ad_html_474880abc657e3a.jpg6142ed22656ad_html_139b03341eb3c8df.jpg

患者男性,32岁,挤压伤,左手示指指端缺损,行V-Y推进皮瓣修复,术后恢复良好。

3讨论

手创伤软组织缺损为临床常见的损伤类型,多通过皮瓣修复术治疗。合理的选择术式,可促进患者手部功能的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指端指腹存在大量的触觉小体,感觉灵敏,同时还有辅助持握、捏物的重要作用,一旦缺损将产生严重的身体、心理上的影响,手术时应尽可能保留手指的长度,并以”有良好的外形和感功能”为治疗原则3,4]。临床也有邻指皮瓣、远位带蒂皮瓣、指动脉皮瓣、食指背侧皮瓣以及鱼际皮瓣等手术方式来

对受损的指端进行修复,但是效果依然欠佳,而且违背皮瓣的设计原则,同时转移的组织功能上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指腹的功能。

综上所述在修复指端的方法中,V-Y推进皮瓣无疑是手外科医师的最佳选择。V-Y推进皮瓣推进利用皮肤组织的滑动性向远端推移覆盖创面,推移的组织为指腹的部分,修复后仍为功能一致的组织,不仅能够覆盖骨外露断端,最大限度地保留受伤手指的长度,避免了直接缝合导致伤指短缩,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运可靠,发生坏死的几率较低,术后皮瓣与受区组织感觉一致,保留了原来手指的功能,术后关节活动不受影响,符合生理性修复的原则。但在临床上部分挤压伤患指腹损伤面积往往较大,而不规则,不完全为横截面型,对于这类患者考虑行指侧方的V-Y推进皮瓣修复,对于损伤面积较大者,切不能为了覆盖创面而过度的游离皮瓣,导致皮瓣坏死,这类患者需考虑行指背侧的带蒂皮瓣或者型邻指皮瓣修复,效果较好。

综上报道,V-Y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操作检查,可以最大恢复手指原有功能和外观,值得在广大基层显微外科薄弱地区开展、推广。

参考文献

[1]Slack G,Lesavoy M.The diamond double—opposing V—Y flap:areliable,siInple,and versatile technique for nipple reconstruction[J].P1ast Reconstr Surg,2018,125(6):1643-1648..

[2]李洪英.手创伤软组织缺损采用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2):4580-4581.

[3]周佳鑫,沈华军,魏鹏,等.指端缺损修复的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5):153-155.

[4]黄平,余晓芳,王金波,等.甲床扩大术结合指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5):453-454,455.

作者简介:王宇茅(1991.01-),男,苗族,贵州铜仁人,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手足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