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青光眼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老年青光眼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张婷 李由佳【通讯】

乐山市人民医院 眼科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在老年青光眼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并分析其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老年青光眼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青光眼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人性化护理;并发症

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眼部疾病,主要为眼压异常升高、视乳头灌注功能改变所致,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调节能力、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在发病后,不仅会视力下降,还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1]。目前,临床上主要对患者应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例如眼角膜水肿、眼压升高、前房积血、晶状体浑浊等,因此,如何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2]。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优质化、全面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因此,本文将在老年青光眼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并分析其护理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老年青光眼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符合青光眼诊断标准;(3)认知能力正常,意识清晰;(4)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肝肾脏器功能异常患者;(2)精神疾病患者;(3)恶性肿瘤患者等。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男/女为26/21例,年龄61~82岁,平均(76.68±6.77)岁,眼压31.2~71.8mmHg,平均(40.45±5.92)mmHg。对照组47例,男/女为28/19例,年龄62~83岁,平均(76.78±6.24)岁,眼压31.4~71.6mmHg,平均(40.38±5.76)mmHg。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当具备手术条件后,安排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1)心理护理:对于急性青光眼患者,由于其发病较急,视力骤降,因此极易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应分析患者的情绪表现、性格特点、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介绍青光眼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避免其情绪强烈波动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大幅波动,引起眼压升高;引导患者表达内心的顾虑、忧虑,认真倾听,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怀、鼓励和安慰;(2)生活指导: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睡眠质量,对其进行个体化的睡眠指导、生活护理,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睡眠时,可适当垫高颈部,使其维持自然的生理弯曲角度,促进巩膜静脉回流;对于睡眠障碍患者,可指导其睡前饮用牛奶、温水泡脚,必要时可使用镇静药助眠;嘱咐患者避免长时间在暗室停留;(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戒烟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饮料,例如咖啡、酒等;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膳食食谱,指导其食用高纤维素、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指导患者少量多次饮水,单次饮水不超过300ml;(4)围术期护理:术前做好个体化宣教,进行手术室后,应注意患者情绪状态,引导患者适应手术室环境,缓解其心理压力;术后做好并发症预防,促进其病情恢复。

1.3评价标准

使用自制调查表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包括晶状体浑浊、前房积血、眼角膜水肿、高眼压等。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X²检验,数据应用SPSS22.0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晶状体浑浊

前房积血

眼角膜水肿

高眼压

总发生率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

47

1(2.13)

0

1(2.13)

0

2(4.26)

46(97.87)

对照组

47

3(6.38)

2(4.26)

3(6.38)

1(2.13)

9(19.15)

35(74.47)

--

1.04

2.04

1.04

1.01

5.04

10.80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随着眼压的升高,可导致视功能下降,且眼压升高持续时间越长,其对视力、视神经损伤也越严重,若不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造成永久性视觉损伤。研究发现,在青光眼发生、发展过程中,不良情绪因素对其有重要影响,且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也会影响患者预后[3]。因此,在老年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应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尽量降低患者的心理创伤。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开展了人性化护理,该护理模式的特点在于优质化、全面化、人性化,要求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需求,给予患者多维度人性化护理服务。一方面,在护理时,应给予患者充分的专业支持,保护疾病宣教及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预防、围术期管理等,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另一方面,应尽量提高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通过给予患者饮食干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改善其身心应激状态,减少负面情绪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了人性化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老年青光眼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艳.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4):250-252.

[2] 孙乐. 人性化护理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闭角型青光术后眼压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0):213-214,217.

[3] 田新. 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5):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