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尼扎米丁 ·麦合木提

民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848599


摘要:灰霉病的传播会对番茄的质量和产量产生较大影响,应根据番茄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理,对番茄的发病源头和容易受到侵染的部位进行喷药,将残留的花叶摘除,通过农业防治方法,让灰霉病的防治更加安全和有效,还可以利用化学防治方法,使用灰霉病防治的专用药剂,对专用药剂的用量进行控制。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防治


前言:在种植番茄和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番茄经常发生的病害问题进行预防,灰霉病是番茄生长期间经常出现的病害,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理,将会使灰霉病侵染番茄的各个部位,严重影响番茄的品质,如果放任灰霉病大范围传播,还会降低番茄的产量,应当加强灰霉病的识别和防治。

1番茄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

1.1灰霉病的发病症状

番茄的灰霉病一般会在花期出现,还有可能在结果期出现,发病时,番茄植株的很多部位都容易受到侵染,如番茄植株的花叶部位和茎杆部位等。在番茄的幼苗期,一般会在茎杆和叶片处出现症状,茎杆部位会出现腐烂的情况,还会出现黑色的斑点,叶片也会逐渐腐烂,最后变得干枯。在番茄的成株期,通常会在叶片的端部区域出现V形病斑,大都为颜色较浅的褐色。当环境中的湿度较大时,番茄会出现一层厚厚的灰霉,当环境湿度较小时,会出现灰白色的斑块。花瓣和花梗也会逐渐枯萎,花瓣上的病菌会逐渐影响柱头,最后侵染番茄的果实[1]

1.2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在番茄花叶等患病部位的病残体中,灰霉病一般会以分生孢子的形式留存,或者以菌丝体的形式存在,在番茄种植区域的土壤中,灰霉病通常会通过菌核的形式越冬,在灰霉病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会逐渐形成菌丝体,接着会形成分生孢子,在番茄的种植和生长期间,分生孢子可以寄生在残花或柱头等部位上,对番茄的其他部位进行侵染。灰霉病的病原菌一般会在湿度较大和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出现和传播,具体来说,当环境中的湿度超过90%,并且环境中的温度大约为20℃的时候,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灰霉病。

2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2.1从发病源头进行防治

灰霉病的防治需要对发病源头和易受侵染的部位进行防治,最容易受到侵染的部位是花瓣,可以在喷花的过程中进行预防,使用专门的药剂,如腐霉利,将其喷洒到花瓣的部位,专用药剂能够有效预防灰霉病,能够阻止灰霉病大范围传播。当蘸花7~15d后,对幼果进行管理,番茄幼果的直径大约在10~20mm之间,在这个时候摘下残留的花瓣,如果幼果上留有柱头,要将柱头一同摘除,避免花瓣上的病菌对幼果产生影响。这种预防方法最为简单和直接,可以将发病的花叶和幼果摘除,避免灰霉病进一步侵染番茄的其他部位,这样处理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确保番茄有较高的品质。

2.2农业防治方法

采用农业防治的方法对番茄灰霉病进行防治,需要在前期选择抗病能力强的番茄品种,保证番茄品种具有较高的品质和产量。在整地的同时用敌磺钠进行杀菌,消灭番茄种植地中的灰霉病病原菌。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番茄的密度,生长后要剪掉多余的枝杈,让番茄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保证通风性和透光性。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番茄的水分和养分,合理的灌溉和施肥能够有效预防灰霉病,灌溉时要尽量选择上午,不可以使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施肥时应尽量施有机肥,根据番茄的需求适当施加磷钾肥,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增强番茄抵抗灰霉病的能力,避免番茄因为缺少营养而受到病原侵害。

另外,如果番茄处于温室大棚的环境中,就要注意环境的整洁程度,保证地面干净,定期进行放风换气,还要注意大棚内的温湿度,灰霉病病菌很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灌溉之后要进行排湿处理[2]。具体来说,可以在上午浇水后进行升温处理,将温室大棚的出口全部关闭,当温度达到30℃的时候,一般是在中午或者下午,这个时候进行放风排湿,保证棚内的温度为23℃,温度低于20℃时,进行闭棚处理,夜间应保证棚内温度在15℃左右,早晨的温度要高于8℃,确保棚内的湿度在50%~60%的范围内,通过升温和控湿对灰霉病进行防治。发现灰霉病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避免温室大棚内的番茄都受到灰霉病的侵染。在收获之后,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通过翻晒来消灭灰霉病的病菌。

2.3化学防治方法

番茄灰霉病的化学防治应当以预防为主,在管理的过程中随时注意天气情况,如果出现阴雨天气,要及时使用灰霉病专用药剂进行预防,避免灰霉病在潮湿低温的环境下大范围传播。预防性的药剂有啶酰菌胺,使用预防性药剂时应当轮换使用,尽量不要一直使用同一种药剂,这会让灰霉病形成抗药性,可以配合使用啶菌恶唑等药物。同时,还要注意喷施药物的方法,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避免使用喷雾的方式进行预防,可以采用喷粉的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精量电动弥粉机,喷粉并不会增加环境中的湿度,而且还具有非常好的预防效果。

种植管理人员应当在不同的发病阶段采用不同的灰霉病防治方法,首先,在点花期间,可以将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混合到防落素稀释液里面,混合后将其喷到番茄植株的花瓣上。其次,在番茄植株定植前,可以使用代森锰锌进行预防,将其喷到秧苗上,在温室大棚中使用腐霉利烟剂进行熏蒸和杀菌。在番茄植株定植后,大约15~2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喷施一次专用药剂,避免灰霉病的分生孢子再一次影响植株。最后,在番茄最开始发病的时候,有很多药剂都可以有效进行预防,如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对温室大棚进行杀菌消毒时,可以使用百菌清烟剂,如果番茄植株的灰霉病比较严重,需要每隔两到三天用一次药,基本上用药三次后就能彻底消灭病菌。为了防止灰霉菌形成抗药性,需要综合使用多种药剂,保证防治的效果。

结论:灰霉病一般会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出现,相对封闭的环境很容易变得潮湿,在温室大棚中种植番茄时,应当保证番茄种植环境的干燥性,灌溉之后要注意环境中的温湿度,通过升温和通风来降低大棚内的湿度。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病的花叶和枝杈,要及时剪掉,进行处理,消除各个部位的病原菌。

参考文献:

[1]魏林,梁志怀,唐炎英.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J].长江蔬菜,2020(07):54-55.

[2]翟咏梅.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2019(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