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地方性音乐素材的融合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地方性音乐素材的融合应用分析

李玉云

乐昌 市 新时代学校 广东韶关 512200

摘要当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也不再只是过分追求学生成绩优异,更注重的是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其他重要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将地方性音乐素材与初中音乐课程相结合就能够使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相当大的助益。所以说,为了将地方性音乐素材与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教师就要洞察当前学生音乐学习兴致,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与当地音乐的联系,积极探究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从而将这些精彩内容以生动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地方性音乐素材;融合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教育中也将传统文化的学习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将地方性音乐素材带入音乐课堂的教学之中就很好地顺应了传统文化教学的潮流。正因如此,怎样将地方性音乐素材与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也成为了每个中学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随后就如何将地方性音乐素材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提出了自身的方法与建议。

一、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地方性音乐素材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地方性音乐素材在课堂上的有效融入能够增强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专注度,从而保障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综合审美能力。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地方性音乐素材在课堂上的融入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障碍。

  1. 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固定化

当前的中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大都根据课本内容来进行教学,对于音乐知识的延伸相当匮乏,且教学中对音乐的赏析也大都是课本所规定的音乐作品。同时,学生对于地方性音乐素材也甚少了解,这严重阻碍了地方性音乐素材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结合。

2、教师也缺少对于地方性音乐素材的专业学习

由于中学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固定化,使得部分老师备课与学习的内容单一,对于地方性音乐素材缺少了解与学习,不能够很好的根据课本内容寻找与其贴近的地方性音乐素材,从而难以做到将地方性音乐素材与音乐教学内容的完美性融合。

3、学校对音乐课程内容革新的重视度不高

音乐课程内容蕴含着相当大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历史文化的沉淀,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部分学校过度追求高分学生的培养,往往会削减音乐教学的时间。同时,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也不高,缺少对音乐老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从而就极易导致教师教学思维的固化,使得教师缺乏对于教学内容的丰富与革新的探索热情,这些在一定限度上都抑制了地方性音乐素材与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高效融合。

  1. 将地方性音乐素材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的策略

  1. 巩固学生音乐基础,增强地方性音乐素材学习的有效性

中学生本身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参差不齐,有的参加兴趣班,则音乐知识就较为丰富,而有的学生所掌握音乐知识却较为薄弱,这就给地方性音乐素材的有效渗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所了解学习的音乐知识相对较少,音乐感知基础较差,那么就会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说巩固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是相当重要的,这就要靠教师及时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观察他们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根据相应的问题给予学生合适的解决方法,从而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打牢音乐基础,为以后的音乐学习做好可靠准备。

2、立足音乐教材,进行有效的地方性音乐素材融入

音乐教材的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而充足的音乐知识也是支撑学生对于地方性音乐素材品鉴的前提条件。因而为了实现地方性音乐素材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教师就必须以音乐教材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科学化分析,从教材的单元内容或者歌曲赏析等多方面切入,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将地方性音乐素材与教学内容灵活结合,实现地方性音乐文化的良好渗透,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丰富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为保障学生的专注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进行《泥土的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乐符乐理讲起,让学生明白乐符之间连接规律。同时,引入当地的民歌进行实践性的教学,让学生先了解歌词大意,师生一起分析歌曲的框架结构,而后引导学生格局歌曲的旋律来讲歌词带入进去,反复练习,从哼唱转变为会唱,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乐谱中体会到音乐旋律的优美,从歌词中体会到当地文化的特色,从而实现地方性音乐素材与教学内容的有机性结合。

3、积极培养学生对于地方性音乐素材品鉴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对于地方性音乐素材的鉴赏能力,倘如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足,缺乏对乐曲精妙之处的感受与理解,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削减地方性音乐素材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效果。因而,老师在课堂上也需要注重对学生品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们讲解音乐歌曲的鉴赏所包含的内容,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听、唱,从而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加对音乐的喜爱程度。

例如,在进行《青春舞曲》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首先欣赏整首歌曲,再通过小游戏的方式来挑选学生说说听完歌曲的整体感受,做一个对歌曲感情色彩上的赏析。教师再根据歌曲来引出作者以及作品风格的介绍,让学生根据作者作品的特点对《青春舞曲》的乐曲风格进行赏析。同时《青春舞曲》是一首具有新疆风格的歌曲,这时,老师可以顺势提问有哪些歌曲具有我们当地特色,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其中一两首歌进行练习式赏析,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当地特色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的品鉴能力也得到培养与提升。

4、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保障地方性音乐素材的融合

将地方性音乐素材与初中音乐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本身就不是易事,需要学校、学生、教师以及父母等多方人员的努力,学校可以积极举办音乐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为学生普及地方性音乐素材的相关知识,在校由老师为学生们构建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学生自身要努力学习,在家中需要父母的支持。

例如,在进行音乐单元活动时,校方可以寻找具有当地音乐特色的乐团来为学生演出,从舞台音乐的表演之中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地方音乐的特色与美丽,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地方性音乐的了解。老师则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视频以及音频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在我们身边的地方性音乐,丰富学生的知识广度,增强对自身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而后也可以引导学生谈谈我们身边具有地方特色的乐曲,使得地方性音乐素材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而学生则需要专注课堂内容,在平时多积累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增强自身音乐素养的培养。在家中,父母则要鼓励孩子多学习与了解地方性音乐的特色,可以带孩子适当的听音乐会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们缓解学习压力也能培养孩子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致与热情。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得地方性音乐素材与课堂内容有效结合,从而发挥出其在音乐教学上的巨大优势。

结束语

言而总之,在中学音乐教学内容与地方性音乐素材的融合历程之中,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障碍已经被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来促进地方性音乐素材与中学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更好融合,这有效地推动中学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鼓励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艺术,拥有发现音乐艺术之美的眼睛。

参考文献

  1. 黄夏晖.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民族音乐课程的实践与文化传承[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21.

  2. 姜宏.地方音乐课程的基本文化使命[J].汉字文化,2018(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