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叶宝定

杭州西湖口腔医院,浙江杭州 310030


摘要: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惠民项目,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家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应用互联网服务体系,能够实现信息快速传输、临床诊疗各项信息化服务以及医院综合信息化管理等,例如为医院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提升预约就诊水平、远程诊疗、医保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等,加快推动医院信息化标准化的管理进程,最终改善医院服务。本文就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的建构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实践探索

引言:“互联网+”理念自2015年国务院颁发的相关文件中指出,在各领域中应用互联网可以使生活更加便捷、服务更加多元化,能够为大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在201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互联网+”医疗的相关意见,内容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主,对互联网医疗体系实施强力监管,并为此提供有效保障,并且同年颁布了互联网诊疗相关政策。医院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需要始终秉持“保障人民健康”的理念,以互联网医院服务体系为支撑,强化医院医疗各项服务水平,以此提升医院竞争力。

1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的实践

1.1建立核心服务平台框架

 根据国家卫健委针对建设信息平台的标准,对核心服务平台的架构进行完善,并进行持续的更新,并且依托互联互通,建构综合平台,包括电子病历应用的临床服务平台,包括PACS、EMR、HIS系统等,以及医院资源规划的管理运营体系的核心框架,通过将各项数据进行整合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加快数据流通,提升医院医疗服务以及管理水平[1]

1.2优化惠民平台

1.2.1全面推动应用居民健康卡

居民健康卡不同于当前的“一卡通”,其性质以及作用将会更加全面,居民建卡后,可以自主预约、挂号、充值、查阅诊疗或检查数据、药品使用情况等,同时医务工作者也可以查询到患者最真实、最全面的卡内数据,为后续的医疗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1.2.2整合资源,实现多元化预约模式

根据医院服务平台的支持,并且与国家的居民数据库、居民健康平台等数据支持,对健康卡进行实名制管理,在平台中将医院的门诊挂号系统进行数据集约,为患者提供错时预约,并提供多元化的预约途径,例如电话、线上、院内等全天候的预约挂号模式,解决患者挂号诊疗困难问题。

1.2.3成立集中支付系统,拓展缴费途径

医院互联网服务平台可以接入银行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并接入安全审计流程,提升数据安全水平,保障数据传送的私密性。另外,开通多途径的支付渠道,为患者提供最大化的便利性,例如当前广泛应用的微信、支付宝平台,“扫二维码”“刷脸”等模式,提升了服务的便捷性。同时,患者还可通过APP或线上小程序等查询在医院的费用详情,显著提升费用结算效率[2]

1.2.4 实现医保跨区域结算

  通过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的建立,全面解决医保相关的审查、报销等服务,并且整合各省份的医保报销政策比例,为患者解决异地就诊报销难的问题,同时还显著减少结算时间,当前我国有诸多省份可以实现异地结算审核后即时报销,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1.2.5增进互联互通功能,优化诊疗过程

 在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建立后,推出掌上医疗、微信小程序、公众号、APP等,患者可通过以上平台进行预约、分诊、查询、开具处方、购药、健康贴士、复诊提醒、疾病随访等多项功能的使用。另外,患者有任何需求可以通过网上平台的反馈或投诉渠道进行申诉,以此减少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社会。

1.3优化医疗服务平台

  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区域内医联动或联盟体,将医疗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施数据共享模式,为区域内的居民实施联合医疗模式。另外,开展远程医疗模式,构建硬件设施较为优质高效的远程诊疗平台,并开设多项远程服务,例如急诊救护时,实现物联互通,医护人员外出急诊时,救护车上的医疗设备在使用时能够将患者的各项数据实时传输到医院,院内监测人员可以通过反馈数据及时提供医院支持,极大地缩短了救治时间[3]

2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的探索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还将持续更新完善,以时刻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2.1持续优化医院便民系统

在信息技术更加完善后,对医院便民系统持续的优化,及时发现当前便民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不断改善患者对平台的使用体验,例如针对慢性病,可以在平台构建预警机制,为患者开发预警佩戴设备,并与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当佩戴设备监测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时,可以及时发出预警,平台可以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做出救治处理,而医院端口也会将数据及时反馈给患者的随访医生,从而为救治患者争取更多时间。另外,当患者在外地出现异常的身体状况后,救治医生也可以通过患者的佩戴设备及时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诊疗情况等。

2.2完善医联体信息共享机制

此功能可以将患者的诊疗数据在医疗联盟内进行共享,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检查,方便医疗联盟体的医务工作者开展诊疗活动,同时节约了患者的开支,提升了就诊效率与质量,还避免了医疗资源的重复耗费。

结语:总之,互联网医疗服务是当前大环境下的重要发展趋势,是关键性的惠民工程,并且随着AI智能技术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未来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还将显著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医院还需依托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院服务流程,提升医院各项运营水平,加快推动医疗信息化惠民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经秉中,杨莹,马嘉潜,何仲廉,何彩升,任忠敏,李超峰.基于调研的医院互联网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5,36(5)

  2. 李攀,李力.基于“互联网+”医疗的掌上医院服务体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6)

  3. 王元元,牟书娟.门诊就医流程优化实践[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9, 4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