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低压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3

智能配电网低压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林云峰

广州东方电科自动化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概述智能配电网,重点研究其可视化处理。分别从运行状态以及实时分析展开,前者有图层及信息反演等;后者有程序更新、统计频率及电能质量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低压;可视化


引言:智能化的配电网低压可视化,能克服传统低压配电网运行中的不足,实现对相关运行信息的实时监测、运维管理、电能质量把控等。切实解决低压台区运行的问题,有效提升管理低压配电网的效果,改进电网服务管理模式。

一、智能配电网

智能配电网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构成,和一般配电网相较,其具备自愈能力,运行安全性更加突出,可输送高品质的电能。此外,还可和用户进行必要互动,支持同时接入若干DER,日常的配电及用电管理更加现代化,最关键的是可对自身与接入设备实现可视化管理。

二、配电网低压可视化分析

(一)运行状态

1.横纵分析

一方面,横向可视化处理。系统在取得可视化信息后,借助生成轻型趋势图。按照当下时刻形成的信息,得到等高线、同步电压相量以及非电量信息的三个图层,通过GIS完成叠加整合。图层支持拖移及定位等若干操作功能,使相关人员能随时掌握配电网运行状态。

另一方面,纵向可视化处理。此项可视化分析,包含实时采集信息、绘制图层以及人机交互。更新视图的动作,会根据设定间隔周期进行,移出部分时间较早的数据,补上对应条数的新内容,构成可视化的信息集合。按照内部信息的类型、装置编号,会在电压幅值等视图上,进行图层叠加,根据设定格式,添加坐标及刻度等标记,传输至访问接口,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人员可借助信息筛选、改变信息跨度及更新周期等,调整图形的属性,也可通过截图及录波等操作,实现离线的反演研究。以常规的趋势图为例,其所示内容包括标题、刻度及图例等,能按照数据情况,自动改变坐标,满足精细化输出的效果。在有若干量测设备的信息出现在一个框图内,页面信息会处于叠加的情况,造成视图混乱,无法正常查看,对此,配备筛选信息功能,以达到同步装置的可视化。一般而言,实测频率处于6192060ea9d7e_html_a20fdb783ba174c5.gif 之内,在频率趋势图上,可确定各区域频率波动存在高低频不同。分析趋势图,可以比较各区域频率波动情况。对于低压配电网,实际操作管理中,会和不同电压等级的信息被挑选,而有名值不能全部显示在页面上,所以可借助标幺值的方式,实现可视化。借助电压常规图,确定电能质量情况。相角量测信息使用角度值输出,处于6192060ea9d7e_html_13d9e3acd1756ac.gif 之间,同时,相角变化情况,可表现出额定功率和工频的联系。在相角扩大中,说明目前频率超过额定频率,反之亦反。

6192060ea9d7e_html_3bd078a2cf38a845.gif

式中,6192060ea9d7e_html_e828a6d311d00909.gif 是同步相量相角;6192060ea9d7e_html_81f95e359c1d878.gif 是初始相角;6192060ea9d7e_html_96632be3324149e1.gif 是频率;6192060ea9d7e_html_8012b84553f21389.gif 是额定频率;6192060ea9d7e_html_ea65dd98fd3aac4e.gif 表示时间[1]

2.多图层

根据GIS,实现多图层的综合处理,兼顾量测信息等电量数据系统特点和非电量数据。可视化多图层的设计,包括地理信息、轻型趋势等图层,如地理信息图层中,有街景及卫星地图、经纬度坐标,属于常量信息,支持缩放与拖移。借此,配电网调度人员,能直接看到不同量测数据,以实现横向比较,分析各区域的不同。根据GIS形成的系统,可显现配电网运行状态,鉴于同时输出常规趋势图,会因为数据过大,包含内容过多,导致视图过比较复杂,所以,选择轻型趋势图,进行视图整合。和同步电压相量比较,轻型趋势图输出范围广,如果同时输出过多内容,也会造成视图混乱,对此,通过GIS缩放等级调整。具体而言,比如当下缩放等级是6192060ea9d7e_html_46d1621d387a9918.gif ,视图呈现阈值是6192060ea9d7e_html_abbe8ddd6b316e49.gif ,在6192060ea9d7e_html_489cdaf7457e3b95.gif 条件下,输出图像。另外,考虑到轻型趋势图仅输出局部信息,而现实智能配电网的管控中,需同步观察不同场景,为此实施多分屏的方式。

根据凝聚层次,实现聚合图元。智能配电网中,安设诸多同步量测设备,部分可视化内容依旧处于清晰状态,而如果GIS调成市级或者全国的缩放程度后,会出现混乱的状况,无法完全辨认图元。对此,采取聚合图元的方式,直接表现出某地区的配电网运行情况。此处涉及到的凝聚层次,属于由下至上聚类算法,通过分析不同簇的距离,逐一完成合并。此算法运用到GIS可视化上,能借助缩放动作启动算法。把单个簇设成6192060ea9d7e_html_fde85f24d164f25c.gif6192060ea9d7e_html_3e464f8b05b65d19.gif 代表聚合处理次数,6192060ea9d7e_html_15612b3e28d4a8bd.gif 则是编号。把单一同步量测的6192060ea9d7e_html_44d0d361a270afeb.gif 当成单独簇6192060ea9d7e_html_97a0ddf7fd3cdd83.gif ,得到初始集合,而后随机计算两项簇--6192060ea9d7e_html_cb2d62d103271356.gif6192060ea9d7e_html_419dc614fa05dbd3.gif ,二者的平均距离。

6192060ea9d7e_html_172d98dcf6ea5b73.gif

式中,6192060ea9d7e_html_a6e0c60660cd9203.gif 表示两个簇的距离均值;6192060ea9d7e_html_5e9a930f97106914.gif6192060ea9d7e_html_819e79da5ac5722b.gif 分别对应6192060ea9d7e_html_cb2d62d103271356.gif6192060ea9d7e_html_419dc614fa05dbd3.gif 的量测点数量。

3.信息反演

在借助同步数据的系统,对低压配电网进行可视化监控中,会发生短时间内,不能确定系统状态的状况,此时便需观察录波及波形信息。调度人员能手动进行录波,获取对应时段的录波资料,而后借助系统中带有的查看器,观察录波,以此达到反演配电网历史信息的目的,或者通过录波资料搭配高级应用,实现离线分析。另外,为符合对信息分析的精细化程度标准,录波信息通过常规趋势图输出,查看器则支持交互性分析。根据GIS实现数据的动态反演,在智能化配电网中,实施全天候的检测,并直接保存在系统数据库内,操作人员能从数据库内直接取得资料,支持离线分析,或者查看配电网运行回放记录,以了解某时段的动态运行情况。历史资料可视化处理,和实时信息一致,确保使用者能掌握所有图元代表的内容。比如,在进行信息反演操作中,可视化视图,通过动画方式输出信息,间隔设定周期进行数据刷新,放大视图局部后,会显现出多项量测单元,掌握对应配电网的电压有效值及频率等

[2]

(二)实时分析

1.程序更新

在智能化配电网的管理中,同步数据的运用,会是分析程序逐渐增多,对此需重视程序接入的问题。具体来说,数据方面,因为配电网低压的干扰源数量多,实际采集测量及传送、转化期间,可能带有噪声信息,所以在分析调度前,需对信息实施预处理。在分析实测轨迹中,实际应用时间尺度及空间范围均有区别,所以采取不同的访问模式,包括分段及滑动的数据窗。可视化方面,获取当下实时信息及历史资料、研究结果,生成图形。程序方面,基于数据接口,确定合适跨度及类型的信息,自动启动程序,进行图形化处理及后续研究。按照形成可执行程序过程,有无编译环节,编写所用高级语言包括:编译类和解释类。以预处理环节为例,配电网低压装置里,会有大量元件,实际投切操作次数多,使得电压波形容易被干扰。而同步相量类的算法,自身抗噪水平不高,数据从量测装置传送至主站期间,会被扰动。对此,需实施预处理。其一,进行合理化校验,辨识及估计异常值,面对偏差及遗漏信息,会选择外推法及差分法,以前者为例,其时效性更佳。运行中,基于历史正常不间断的量测信息6192060ea9d7e_html_a8d74be1c51e017d.gif ,借助最小二乘法及多项式等,确定某时刻的估计值,即6192060ea9d7e_html_9987e86c6a9b642c.gif ,最小二乘法下,让6192060ea9d7e_html_9987e86c6a9b642c.gif 和之前6192060ea9d7e_html_d91a1e4c63c3f676.gif 个量测信息之间的平方差和,即6192060ea9d7e_html_9b7fa83846fe294.gif 处于最小值。

6192060ea9d7e_html_4a8d9e0a596d3d6d.gif

在现实量测值和估计值之间的差值,大于误差阈值,说明对应信息是异常值。而运用多项式中,为加快算法运行速度,通常会选择连续五项,同时运用一阶及二阶的形式。确定异常值后,能将由外推发取得的估计值替换。

2.统计频率

频率可表现出有功电源及负载功率之间的联系,按照数值及时间区间、分布特性,研究频率信息,确定其趋势规律,继而支持相关管理决策,使配电网得以经济运转。根据分段数据窗的接口,不间断统计频率相关的各项指标,把单日取得的分析结果,保存到数据库内,以周及月、季度等,实施整体分析。在实时统计中,会在时间推进下,积累大量资料,建议避免程序退出时造成数据消失,采取自动备份的方式。所以,开启分析程序时,第一步是读取备份资料,将统计内容还原,基于此开展后续的工作。统计信息后,会直接把结果上传至平台,获取可视化结果。电网频率通常是6192060ea9d7e_html_f9b195919c36db2d.gif 均值正态分布,而实际测量后,频率会有偏态的情况。而频率分布出现不对称的情况,形成原因通常是由于发电机的调频水平差异,发电机调频期间,出现非线性因素,使得频率分布呈现非正态的情况。对此,能借助频率分布曲线,判断调频死区与升降负荷速率,支持有效调整[3]。系统运行中被干扰后,频率会出现偏移现象,并且偏移程度及连续时长,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通过偏移安全及持续时间的阈值,能比较完整地现实偏移安全性标准。

3.数据分析

根据低频振荡及频率的实时监测情况,探讨滑动数据窗中,实时分析信息的状况。在供电系统中,低频振荡包括线路功率及发电机转角等,振荡频率通常在6192060ea9d7e_html_c9cfda3f0303d9f5.gif 之间。如果振荡频率处于6192060ea9d7e_html_9fa8ecd268779e92.gif ,一般是区域间功率振荡情况,一般出现在重负荷且远距离输送的部分。假设低频振动保持时间偏长,则会干扰系统平稳工作,需及时加以处理。在遇到该种情况时,测量轨迹可显示出振荡形式,所以借助分析信号的方式,确定处于主导地位的模态。供电系统正常运行中,有功功率为供需平衡的状态,并且频率几乎是固定的。而现实运转期间,电网会遇到扰动情况,导致频率一直是动态。对于滑动数据窗内的信息处理,取得及预处理信息后,随机选择两个装置的电压相位差。在发现低频振荡现象后,确定主导模态。基于频率量测结果的平均变化率,在出现越界情况后,保留事件记录,作为后期反演资料。

4.电能质量

配电网中连接的用户端,会出现诸多低压装置接入,而此类装置运行中出现不平衡电流,能引发畸变波形。配电网中形成谐波,会降低测量及运维装置的正常运行,如变压器。为能够对畸变程度进行量化分析,采用畸变率表示。如果谐波较多,会干扰电网运转。为能够对谐波总含量实施细化处理,用含有率表示单次谐波情况。鉴于导进各个谐波及三相信息后,可视化内容数量增加,应用柱状图等形式,会导致视图混乱,所以增添极坐标,把单个谐波含量对应的三项信息,集中在一个角度中。如果后生成视图面积超过以前的图形,能盖住原本图形,使得数据丢失,对此,选择把图元根据面积,按照降序逐一部署。

在配电网中,用户一般是单相及三相负荷,同时负荷情况及应用时刻不固定,所以三相接入模式下的负荷总量通常不同。对于三相的不平衡度,应当同步输出三相的电流及电压幅值、不平衡度及相位[4]

5.信息反演

调度人员在查看实时信息中,还需同时了解以往统计内容,以进行动态反演对比。并且以往统计资料在反演中,可按照需要,自动把历史信息进行聚合处理。对此,可利用智能程序6192060ea9d7e_html_288a3f4fabfcab9.gif 达成,操作时把历史信息数据库连上,选定时间及区域、装置名称等,对此自动化完成合并及离散,通过图形状态输送至操作前端。对配电网长期监视期间,高密度及精度的信息逐渐增多,而真正具备分析价值的为:占比较小的故障记录。为能高效获取以往事件记录,系统能将出现的事件,自动保留记录,能通过可视化前端了解。而为能显现出事件对应时空情况,构成三维分布图,通过多帧的动画,显现彼时事件的整个过程。对此,添加运用针对频率动态事件的反演程序,事件推进期间,保留多个时间点的截面信息,操作人员在启动反演程序后,点击对应文件,便能看到三维动画模拟的图像。同时,观看动画中,操作人员也能使用正常的交互性工具,以从不同步视角了解事件。

结束语:可视化技术的运用,是智能配电网的一大进步,向调度管理人员输出清晰详细的运行资料,方便日常运维,实现对连接的用电装置,进行实时的动态化、针对性管理。并借助信息反演,研究配电网历史运行状态,利于提升调度决策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周荣乐,朱金凤.智慧城市的智能配电网整体解决方案[J].电气时代,2020,(12):26-28+36.

[2]葛诗涵.智能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20.

[3]李毅.基于同步数据的配电网运行状态可视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9.

[4]张勇军,刘斯亮,江金群,等.低压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综述[J].广东电力,2019,(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