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全”手势:健康科普构筑疫情“防火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7
/ 2


“五全”手势:健康科普构筑疫情“防火墙”

杨学蓉

南充市身心医院, 637700

大量报道显示,因新冠疫情的影响,波及到了全球的社会秩序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就目前而言,在经济、教育、科技等相关领域,新冠疫情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发展阻碍作用,这场疫情给予中国致命的一击。因此,国家发动全民抗疫,在这场全国人民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战争中,健康科普疫情防控知识、医疗紧急救治、疾病预防控制三个方面一并成为防控新冠疫情的“三驾马车”。与此同时,面对来势凶猛、水火无情的新冠病毒,我国防控部门立即建设合理的群防群控机制,全面发动市民群众,将健康科普工作放在疫情战争中的首要任务,使群众力量成为战胜疫情的硬核武器。另外,国家还采取了“五全”手势行动,即全行业动员、全社会覆盖、全人群关注、全过程推进、全媒体传播,共同努力构筑国民疫情“防火墙”。

一、什么是“五全”手势?

(一)全行业动员

据报道,在这场国民疫情战争中,全国医疗行业开启了防控总动员,共同战疫。首先,在国家的号召下各省市卫健委率先牵头组建了医疗卫生机构,形成新媒体医疗矩阵。各地市推出了多个新冠疫情科普栏目,还有一支专家团队为市民录制一系列有关“新冠病毒中山谈”的科普视频。其次,工作在前线的张文宏教授首次积极开展线上科普,同时医院、防控中心等积极在线上展开疫情防控要点,其开展形式大多数为微视频或访谈。我院联合相关部门开设了疫情心理专线服务,积极开展居家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科普工作,指导未成年人正确应对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

  1. 全社会覆盖

根据国家宣传部统计,在新冠疫情战斗中,各省市爱卫、住建、城管、交通进出口管理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推进科普宣传工作,其范围深入至办公楼、写字间、交通口岸、建筑工地、各大商铺、农贸市场等,覆盖全国各地、区、各街道及村庄。利用地铁、公交、楼宇等人流密集的场所,投放移动电子屏、电梯屏、沿街广告屏、社区公告栏、灯箱广告等,覆盖全社会人员密集的地方,全方位开展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健康科普宣传工作。

  1. 全人群关注

历史资料显示,新冠疫情初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通过各种媒体方式第一时间关注疫情发展情况。各省市宣传工作人员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健康科普信息,送达率相当高。同时,各地政府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邀请权威专家开设健康科普宣传环节,有效平定了市民的焦虑心情。各地市疫情防控中心联合新闻媒体共同推出了“疫情防控市民健康科普问答”等活动,覆盖人群范围十分广,达到了有针对性的健康科普效果。

(四)全过程推进

防控研究人员指出,防疫工作的每个节点都要有专人推动、落实,并有相关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做到全过程推进防疫工作。政府和医疗部门除了积极宣传防疫知识,还对市民的疑惑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消除了公众对新冠病毒的焦虑,缓解了市民的紧张情绪。提倡科学认知新冠病毒,不恐慌、不谣传,提升自我防护意识。疫情防控期间,在全国人民复工复产前,加强了企业和个人的防护宣传工作力度,喊出了防控意识不降低的宣传口号。同时,我国疾病防控部门提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提倡大家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五)全媒体传播

专业传媒人员表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媒体都在齐心协力为民传播科普知识,传递正能量。各省市卫健委系统积极开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科普宣传工具包,供全国人民下载使用,实时了解疫情动态。同时,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全力推送形式多样的科普产品,其浏览量高达几十亿人次。报社等相关单位在卫生健康预防部门的协助下发布多篇科普文章、科普视频和音频,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传播作用。与此同时,大量研究数据显示,通过新闻媒体渠道,有利于从正面正规渠道,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疫情最新情况,对抗疫工作的全面开展与落实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科普的意义是什么?

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由此可见,在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健康科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凸显了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同时,习近平同志还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重要的论断更加明确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意义,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惠民,还能加强社会与科学之间的必然联系,体现了科普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知识价值。

如何构筑疫情“防火墙”?

从我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情况来看,我们的防控措施效果非常好,是非常有效的,我们还需将防控常态化,通过建立健康科普“五全”手势,我们构筑了坚固的疫情“防火墙”。在广泛科普期间,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扎堆成为防疫四大必备要件,也是疫情“防火墙”的核心。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把健康科普的工作机制定义为全社会参与,跨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健康科普文化体系,共同打造健康科普新团体。另外,医疗人员要继续携手媒体与其他平台多渠道宣传相关知识,让健康科普成为通用教育,培养国民养成健康生活的方式,引导民众树立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思想,打造国家更坚固的疫情“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