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小学数学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实践

曾琴

三明市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三明 365400

摘要:错误资源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生成的相应教学资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个数学错误资源,通过合理化运用的方式,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有限,无法提升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经常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产生多样化的错误。而小学数学教师则应该重点对错误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问题,完善认知不足的情况。本文分析研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对错误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错误资源

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之中,需要具备学习兴趣、学习注意力和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真正达成学习目的,而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错误,这些错误也是小学数学的教学资源。本身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能看到学生出现不同的学习错误,而教师则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努力解决学生所产生的错误,将错误资源进行再利用,以达到对学生进行针对化教学引导的目标。帮助学生积极改正错误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想,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成因

1小学生生活缺乏生活经验

小学数学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经常见到许多数学现象,比如在超市能看到公斤与斤之间的单位转换,虽然这些问题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小学生对于生活常识的认知和理解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由于自身生活经验不足,经常会出现学习错误情况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之中,学生并不能够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而家长为了学生能够开心的成长,经常会将所有家庭事务都包揽在家长身上,而学生自然接触家庭生活的内容相对少一些,缺乏相应层次的理解,在日常学习中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资源。

2小学生知识体系不够完善

小学是小学生开展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奠定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格外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的培养。但是由于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体系缺乏合理的认知,所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常会采取反复记忆和反复练习的方式,增强对所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相对较为死板的学习模式之中,虽然学生能够达到对表面知识的记忆和运用,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以此产生相应的错误资源。

二、错误资源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自身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容易产生多样化和多元化的错误资源。而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给予积极和耐心的引导,便能够通过教师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常规性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内容,积极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推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之中丰富体验。 为小学生将数学知识综合运用到生活之中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需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究和探索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错误资源综合利用和整合过程中,也是推动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不断探索的过程,潜移默化建议提升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在错误资源的反思和练习之中形成科学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因此,在综合情况来看,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综合利用,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并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反思,合理的开展查漏补缺,从而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

三、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实践

1理性看待错误

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强调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中心,因此小学数学就适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之下进行推理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错误资源利用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理性看待每一个学生所产生的学习错误,毕竟出现错误是一种特别正常的现象,而通过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利用与挖掘,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在数学课程之中形成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并强化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综合素养的升华。

例如,在人教低段《克和千克》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形成质量概念、具有换算意识,还应融入估算教学。当遇到现实问题时,学生懂得不同物体应使用相应的单位。而有的学生对书本知识已经形成初步掌握,但是应用中却经常将克与千克混淆。为此,教师可以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带食盐、饼干、洗衣粉等物品到课堂中,让学生进行测量体验,再进行估算练习。从而,帮助其认识错误,具有数学应用能力。

2对错误进行开发与利用

小学数学教师应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对学生所产生错误资源运用和开发,深刻认识到错误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价值与教学功能,在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学生出现反复的错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

例如,在四年级上《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总是会将其与折线统计数的应用混淆。为此,教师可引出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两者特点,明白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能在面对具体问题,判定其是为了体现数量变化、进行数据对比,还是在数据走势中,观察事物的发展趋势,继而选择恰当的统计图。并可出示错误示例,使学生独立思考、踊跃发言,说说其错在哪里,在绘制统计图时都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3注重思辨

小学数学教师在充分利用错误资源过程中,应强化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在错误资源学习和反思之中进行积极的质疑与辨析,确保学生在针对性的学习中养成一种较为清晰的思维方式。而小学助学教师在开展相应教学活动之中,应给予学生创造更多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帮助学生在积极交流和讨论之下,强化对错误资源的思考和反思,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而在具体的思辨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不同的想法,通过针对性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在真正讨论之后得到想要的答案,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表扬,使得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内容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存在错误的理解,即“圆柱的体积为圆锥的三倍,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教师应该按照学生错误的认知,在课堂当中展现出来一个圆锥以及圆柱,他们的底面积不同,使用圆锥盛水再倒入圆柱当中。根据学生的想法,只需三次就会将圆柱装满,实际上却装了五次。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质疑:“为何会存在这种情况?圆锥体积是圆柱的吗?”学生可以通过数学思辨,了解到缺少一个条件,即圆锥与圆柱等高等底,使得结果没有办法成立。学生在讨论过程当中,得到在圆柱与圆锥等高等底之后,圆锥体积就可以是圆柱的。

总之,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从而满足核心素养培养下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便需要积极正视错误资源,不应该像以往那样对错误选择性的逃避,而应该正确看待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多元化错误资源,通过利用和整合的方式,避免学生在同一问题中产生反复性的错误,以此衡量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在认识错误、反思错误和提升学习能力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尽可能形成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郑菲.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中错误资源的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5):24.

[2]谢欢.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资源性错误的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5):22.

[3]赵夏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C].教育理论研究,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