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虚血瘀认识人流术后月经量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3

从肾虚血瘀认识人流术后月经量少

刘青云,尹志行,曾倩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 610072

摘要:月经过少人流术后月经量少发病率居人工流产手术远期并发症首位,应当引起医者重视。从“肾虚血瘀”思想认识人流术后月经量少,治以“补肾活血法”疗效确切。该类中医药可通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血流,调节生殖轴功能等多途径改善该疾病临床症状。相较激素疗法,中医药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本文从“肾虚血瘀”病机出发,浅析对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的认识。

关键词:人工流产,月经量少,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法

月经量少是指经量明显减少,少于平时正常经量的一半,或少于30ml,或行经持续时间仅1-2天,甚或点滴即净,连续2个周期或以上[1]。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近年意外妊娠的发生率有所提高,“人工流产手术”的需求逐年上升。我国是人口大国,基数庞大,据统计每年约有900多万例人工流产的女性,而在人流术后远期并发症中月经过少的发病率最高,占比33%[2],尤其应当予以重视。

一、肾虚血瘀是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的主要证型

人工流产时子宫基底层高度敏感,加之宫腔内操作可能出现刮宫深度过大、负压过高、时间过长等情况。现代医学认为人流术后所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术后感染继发粘连、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HPO轴)功能失调、卵巢功能下降是引发子宫内膜变薄,月经量减少的主要原因[3, 4][5]。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周期疗法、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这一情况,但存在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多,易复发等缺点。

中医无人流术后月经量少这一病证描述,《妇科玉尺·胎前小产》认为:“大产如栗熟自脱,小产如生采,破其皮壳,断其根蒂,岂不重于大产”,人流术强行剥离胚胎,直接损伤胞宫胞络,冲击冲任,打乱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调节功能,导致肾精亏损,且人流术前后患者多存在恐慌、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恐伤肾”。《女科经论》认为:“经水全赖肾水施化”,肾精匮乏,则气血生化乏源,故经水减少;《黄帝内经》提到:“人有堕坠,恶血留内”,加之人流术后金刃留瘀,瘀血内阻,经水流出受阻,瘀血不除,新血难生,天癸损耗,终致经水量少,故人流术后月经量少当以“肾虚血瘀”为主要证型[7]。

二、补肾活血法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的主要治法

2.1中西医临床研究 以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疗效确切。李晶等[8]将200例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后两组内膜厚度均有改善,联合补肾活血汤的观察组患者内膜改善情况更优。刘亚楠[9]以西医激素治疗的40例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患者作为对照组,以补肾活血基础方加减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40例作为观察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经血的质、色、量、期。结果提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有较高的有效率,观察组的有效率较对照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惠[18] 用归肾丸加减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与激素周期疗法组进行对比,两组均为39例患者,结果显示: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两组经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专方专药治疗 杨鉴冰教授[11]以补肾化瘀为主要治则,强调辨病虚实,顺应女性生理周期阴阳变化规律辨证加减,选用主方归肾育宫汤(当归、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山药、茯苓、菟丝子、杜仲、紫河车、紫石英、鸡血藤);实者多为虚中夹实,补肾化瘀为主,选方补肾活血益宫汤加减(熟地黄、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当归、川芎、香附、桃仁、红花、鸡血藤);生殖道粘连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术分离粘连后再以中医补肾活血法论治;为难免滋腻碍脾,当少予枳壳、焦三仙等理气助运之药。卓毅等[12]认为本病除存在肾虚血瘀之外还有术后肾虚,水不涵木致肝之疏泄失常,气机不利的病机。治以滋肾阴养肝,活血化瘀,调理冲任气血。主方滋水清肝饮加减,滋肾养阴调肝,合鸡血藤、益母草养血活血,疗效颇佳。韩冰认为该病主要以:肾虚、血瘀、肝郁为主要三大证型,治疗补肾调肝化瘀。填补肾阴、温补肾阳中药如:补骨脂、覆盆子、石斛、菟丝子、巴戟天、续断、桑寄生等,配以如紫河车、阿胶、鹿角胶、鹿角霜等血肉有情之品,同时酌情加用木瓜、牛膝等以防阳气过亢,耗损肝肾之阴;常用活血通经之品如当归、川芎、鳖甲、桃仁、红花、丹参、王不留行、山楂等 ;常用疏肝理气药选用香附、青皮、橘核、川楝子、延胡索、荔枝核、柴胡等[13];

2.3中医特色疗法 除中草药汤剂外,一些具有补肾活血的中医特色外治法,同样具有改善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的确切疗效,值得借鉴及推广。其中雷火灸具有益气活血,活血通络之效,研究[14, 15]表明雷火灸可以明显改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同时可以调节性激素水平,其疗效优于常规激素序贯疗法。穴位注射具有针刺和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徐丽霞等[16]运用中药补肾调周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应用黄芪、丹参注射液交替进行穴位注射,疗效确切,有效率达85 %。黄翎等[17]选用主穴子宫穴、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等补肾活血穴位,使用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法治疗50例人流术后月经量少患者,有效率为 96. 0 %。

三、补肾活血法的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补肾类中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及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子宫内膜血管重建、改善子宫血供等多途径改善月经量少[11, 18, 19]。活血化瘀类药物可增加子宫内膜的糖蛋白、脂类含量,调节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含量,红花、鸡血藤等活血调经药物还含有雌激素样作用,通过改善循环、改善损伤组织、增加子宫节律及收缩力等促进子宫内膜增殖[5, 20]。Li M等[21]使用滋肾育胎丸干预人工流产后大鼠1~3个发情周期后发现,中药组子宫内膜厚度(7.3±0.17mm)明显高于对照组(5.5±0.15mm),且VEGF、ER、MMP-9、LIF、HB-EGF表达增加,TGF-β表达降低,中药组的平均仔数(9.0±1.5)亦大于对照组(4±1.3),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滋肾育胎丸治疗人流术后内膜损伤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后续妊娠率。

结语

人流术后月经量少居远期并发症首位,审证从因,从“肾虚血瘀”出发认识人流术后月经量少,运用补肾活血类中草药及中医特色疗法,能收获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人流术前后患者存在焦虑、恐慌等不良情志,结合患者自身体质,以补肾活血为主要治法的同时,不能忽略包括如“郁火痰湿”在内的其它致病因素,临床应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提高疗效。

References:

[1]. 罗颂平, 中医妇科学第3版. 2019: 第73页.

[2]. 巴元明与李玉婷, 从肾论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探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 24(12): 第1680-1682页.

[3]. 俞凌等, 薄型子宫内膜治疗新进展.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6. 35(02): 第165-169页.

[4]. 宋天然与孙海翔, 子宫内膜损伤致不孕症的临床处理.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 36(06): 第500-504页.

[5]. 候秀环与杨鉴冰, 人流术后卵巢功能紊乱的中西医治疗探讨.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04): 第19-20页.

[6]. 谢德玲与胡晓红, 人工流产妇女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5): 第3605-3607页.

[7]. 李大剑, 刘亚妮与杨安凤, 补肾活血法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54例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05): 第93-94页.

[8]. 李晶, 罗誉川与张汉英, 中医补肾活血汤对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患者内膜修复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内蒙古中医药, 2021. 40(04): 第5-7页.

[9]. 刘亚楠, 中医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7. 4(25): 第39,41页.

[10]. 毛惠, 归肾丸加减在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36): 第6143-6144页.

[11]. 王晓涛, 杨鉴冰与朱虹丽, 杨鉴冰教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经验介绍. 西部中医药, 2020. 33(08): 第34-36页.

[12]. 王雨蕊与卓毅, 加减滋水清肝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40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07): 第1044-1045页.

[13]. 鲁娣与宋殿荣, 韩冰教授运用奇经八脉理论辨治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失调经验. 河北中医, 2016. 38(10): 第1445-1448页.

[14]. Y, L.,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hunder-fire moxibustion for hypomenorrhea after induced abortion, Z. XL, Z. XL^Editors. 2021. p. 56-61.

[15]. 邵小芬, 雷火灸在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 20(33): 第189,192页.

[16]. 徐丽霞等, 穴位注射配合补肾调周法治疗流产后月经过少疗效观察. 山西中医, 2016. 32(08): 第32-33页.

[17]. 黄翎, 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对人工流产手术后子宫内膜血运的影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2(02): 第251-254页.

[18]. 沈皓, 蔡德培与陈伯英, 补肾中药对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机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4(01): 第53-57页.

[19]. 周惠芳等, 补肾助孕方对大鼠胚胎着床期子宫内膜及卵巢形态学的影响. 陕西中医, 2009. 30(01): 第117-118页.

[20]. 高冲等, 活血化瘀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药物评价研究, 2013. 36(01): 第64-68页.

[21]. Li, M., et al., The potential of Zishen Yutai pills to facilitate endometrial recovery and restore fertility after induced abortion in rats. Pharm Biol, 2021. 59(1): p. 1505-1516.

作者介绍:刘青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不孕症的研究

通讯作者:曾倩**,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不孕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