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育为抓手,推进五育并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7
/ 3

以劳育为抓手,推进五育并举

方红

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万州 404000

【文章摘要】文章以万州职教中心的劳动教育为例,论述中等职业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结合学校实际,以值周工作为平台,以“7S”管理和“酒店式管理”为载体,以课外、校外活动为主渠道,以劳为纲,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提智、健体和集美功能,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动手实践、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养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美德;同时通过劳动学习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智慧;通过出力流汗,锻炼身体素质,增强体魄;通过打扫清洁卫生、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等学校劳动,接受“四美”教育,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即以劳积德、以劳提智、以劳健体、以劳集美。实现“五育并举”,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职业学校探索出了一条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又可复制和推广的劳动教育模式。

【关键词】劳育;抓手;五育并举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我国的教育方针的提法经历了多次修改。其中1978年《宪法》首次提出了“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从此,“德智体三好”便成为评价好学生的标准;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将“美育”提出来,形成了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理念,自此由“三育”增加到“四育”。

党的十八大再次完善了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提出来,沿用至今。

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劳”写进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从此劳动教育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

十八大以后,教育部于2015年7月与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鼓励家务劳动。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从落实的情况来看,劳动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较好的推行,但普通高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教育仍然被弱化和边缘化,中职学校更是由于缺乏规范的办学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

2019年1月,陈宝生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劳动教育要有效开展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开展劳动教育的紧迫性。

重庆市万州职教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探索职业学校的劳动教育模式,经过2年实践,构建了一条适合职业教育特点、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劳动教育机制。其做法是:

理论先行,特色创新

(一)德育为首,《纲要》引领: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教育部于2020年7月7日下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既是德育、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其独特性。职业学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开展劳动教育。

万州职教中心在高水平学校建设中,提出了“培育素养、技术、能力全面发展的中职生,塑造敬业、乐业、创业终身发展的职业人”的办学理念,以“诚信立身 艺精立业”为校训。从办学理念到校训都体现了全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认真开展劳动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德劳结合,突出特色:《纲要》在“学段要求”中明确规定:“职业院校要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

万州职教中心突出职业学校办学特点,坚持技术与能力并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兼修,培育和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职业学校特点,将各专业的实习实训作为校内劳动,在实习车间推行“7S管理”,重点突出清洁、清扫、整理、整顿“4S”管理;突出学校劳动中心环节,将学校的环境卫生打扫、日常保洁、安全秩序维护和垃圾分类纳入学校劳动课,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渠道;将中职学生特有的生产实习作为社会劳动要求学生人人必须参与,按规定时间完成劳动任务,将劳动教育引入企业的生产实习全过程。

(三)学习典型,勇于创新:《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应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形成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

万州职业教育中心于2018年12月开始立项建设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将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列为学习的标杆学校。从2019年9月,万州职教中心组织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团队专程厦门市工商旅游学校取经,学习该校将劳动教育纳入酒店式管理的经验。回校后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推出了以值周工作为平台,以打扫学校环境卫生为任务、以“7S管理”和“酒店式管理”为载体的劳动教育模式。通过2年来的实践检验,育人成效显著。

二.规范指引,纲举目张

(一)遵循规范,创新劳育:《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有四条路径:一是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二是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三是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四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等。

万州职教中心由学生处轮流安排值周班级学生身穿黄马褂“全天候”参加劳动——打扫卫生、保洁和清运垃圾。每个值周班级每轮安排2周共14天,人人有岗位和劳动任务,按酒店式管理模式由经理管理每个员工。同时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安排专人对值班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和岗位考核,以《劳动安全与环保》为培训教材,安排了16节劳动教育相关理论与实训,形成了劳动教育酒店管理式管理特色,活跃在校园内的“黄马褂”不怕苦、不怕脏、打扫卫生、清运垃圾、站岗值勤,文明执勤,成为校园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具体做法是:

  1. 抓住关键,定岗定员:学校根据校内两大环境分别推出两项劳动卫生管理,即封闭环境推行“7S管理”,而对于开放环境则推出“酒店式管理”。学校模拟酒店在全校设置50余个劳动岗位,有专门的前厅接待、值周岗亭、测温参竂员等,在食堂、路口、教学楼、学生宿舍、办公楼等地安排学生站岗值勤。主要职责是包片保洁和维护安全秩序,听从“上课铃响,立即到岗”口令,发现垃圾立即清走,解决了困扰中职学校的保洁问题。

2.学分证书,评价激励:学校还从企业聘请了有丰宣管理经验的车间主任到学校担任酒店经理,专门管理值周班级学生劳动。为激发学生完成学校统一规定的劳动任务,由酒店经理对各个岗位的学生进行出勤和履职考核评价,对两周后圆满完成任务者颁发学生证书,并记5分,纳入学分银行管理体系。

3.实习管理,创造神奇:实习是中职学校特有的社会劳动教育。万州职教中心根据五部委下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规范实习管理,将学生的跟岗实习安排在高二年级下期,主要到重庆市内相关企业,一般3个月左右,既支持了重庆的地方经济建设,又让学生参加了真实的生产劳动,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实习后的学生收获满满,不仅第一次挣到了工资,还了解了企业和行业的生产状况,回校后学习更努力,对父母更感恩;高三年级则按高考和非高考学生分两类安排分别参加对口参加顶岗实习。学校的实习管理由于制度健全、教育超前、岗前培训到位、带队教师专业,所以深受用工企业好评,多次创下“零流失”记录,学生流失率明显低于同类中职学校,多名驻厂教师被用工单位评为金牌驻厂教师,学校被重庆京东方公司等誉为“一所神奇的学校”。

(二)劳育为纲,五育并举

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是首位,劳育是落脚点,因为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劳动者是目标,因此“劳育”是五育之纲,只有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育结合起来,五育并举,才会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1.德于劳,以劳积德:按照我国的教育方针,我们培养出来的必须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是有中国灵魂的、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万州职教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必修课纳入德育课、思政课,落实了教师、编写了教材,办学理念中把学生素养放在第一位,技术和能力放在第二位,把从事终身劳动职业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体现了寓德于劳,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劳动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道理,实现以劳积德。

2.技劳结合,以劳提智: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利用工具改造世界的活动,劳动中蕴含技能和智慧,从事生产劳动不仅能积累生活经验,而且开发人的大脑,所以劳动创造了人类,改变了世界。家庭劳动让学生懂得生活常识,提升生存本领;学校劳动让学生参加清洁卫生劳动、通过垃圾分类和清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生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生产实习,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参加真实的生产劳动,提高操作技能,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育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更能巩固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劳动中积累技能,并熟能生巧,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从而提升改造世界的能力,实现以劳提智。

3.体力劳动,以劳健体:劳动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体力劳动锻炼一个人的体能、耐力和意志力,勤于劳动者不仅身体好,而且心理健康,所以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会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学生通过打扫清洁卫生、搬运垃圾,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从而实现以劳健体。

4.于劳,以劳集美:家庭劳动让学生将家里环境打扫干净,物品摆放整齐,营造了家庭的环境美;学校劳动从清洁卫生开始,与环境保护和创建绿色学校相结合,通过“7S管理”将教室、寝室、实训室等封闭环境打扫干净、将物品摆放整齐,通过“酒店式管理”让公共场所时时保持干将整洁,营造了学校的环境美,再配合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教育,让学生接受“四美”教育,懂得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并付诸行动,成为美的使者,从而实现了以劳集美。

2年来,万州职教中心以“值周工作”为平台,以“7S管理”和开放环境的“酒店式管理”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既符合学校实际,也符合职业学校的特点,通过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突出以劳为纲,五育并举,让全员教师参与劳动教育,学生人人有机会参与学校劳动和生产劳动,全方位、全过程接受劳动教育,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了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01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1年又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

作者简介:方红,女,1987年月出生于重庆巫山,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幼儿心理学教学,兼学校招生、学生实习就业管理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和劳育研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