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在产科母婴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在产科母婴护理中的应用

张菁菁,赵云,朱晓瑞,都立荣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 725000


【摘要】 目的:研究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在产科中母婴护理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产科分娩的 120 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母婴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后产妇对新生儿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模式h后,在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及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使产妇深入了解并掌握新生儿的相关护理知识,进而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应用效果

新生儿是临床上的一个特殊护理群体,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是采取母婴分离的方式进行的。该护理模式在以往的临床应用中虽然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护理理念和模式的转变,以及新生儿母亲对新生儿护理需求的变化,导致传统的母婴分离式的新生儿护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在这一形势之下,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被各大医院广泛重视。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获得了临床一致的认可及新生儿母亲的满意,在产妇及其家属中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产科分娩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产妇年龄 25~32 岁,平均年龄(23.12±2.41)岁;分娩方式:阴道分娩 25 例,剖宫产35 例;新生儿体质量 3.5~4.0 kg,平均(3.53±0.31)kg。对照组,年龄23~33 岁,平均年龄(27.15±1.27)岁;分娩方式:阴道分娩 28例,剖宫产 32 例;新生儿体质量 3.3~4.0 kg,平均(3.70±0.29)kg,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即分离新生儿与母亲,由护理人员为新生儿开展独立护理工作,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更换尿布与沐浴等。

实验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即产妇与护理人员同时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具体方法:

1.2.1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向产妇及其家属发放新生儿健康知识手册,包括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等相关知识,并结合视频加强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例如,帮助产妇辨别新生儿哭闹的原因,若在新生儿口唇边使用手指进行试探,新生儿伸出舌头做出吸吮的动作,说明口渴或饥饿;若新生儿在喂奶后发出尖锐哭声,与此同时乱蹬小腿,则说明喂得过饱。

1.2.2新生儿出生后 4 d 后:从第 4 天开始,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大部分由产妇及家属来完成,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示范和指导,主要护理内容包括新生儿的臀部及脐部护理、换尿布、测体温等。在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在一旁进行观察和指导,及时纠正其不正确的操作行为。对于一些护理难度较大、技巧性较强的操作,仍需护理人员进行执行,但要求产妇及其家属在旁观看,例如淋浴、抚触等。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产妇的情绪状态,并对其进行情绪干预,使产妇能够保持良好的产后情绪状态,积极帮助产妇缓解不良心理情绪。

1.2.3加强新生儿意外事故预防及处理。通过进行相关宣教,其操作中出现的溢乳以及正确抱姿等,采用图画模拟,并加强产妇及家属印象。在出现呛奶时应使用正确处理方法并加强监护。

1.2.5进行新生儿感染的预防。在此过程中加强相关感染管理制度的制定,并建立管控小组,减少侵入性操作。

1.2.6出院前:指导产妇及其家属掌握正确的新生儿看护方法,并指导其掌握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方法、新生儿危重症识别方法、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急救方法及其他一些紧急情况的观察和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出院后的随访内容,随访的目的、意义,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随访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比较,随后对其满意度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经过不同护理模式护理后,在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组

60

98.15±1.80

对照组

60

80.32±3.40

t


15.13

P


0.003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基本满意

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60

1

5

54

(96.31)

对照组

60

8

30

22

(82.45)

X2





6.561

P





0.002

3、讨 论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离开母体,周围的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加之新生儿的适应能力较弱,导致新生儿在出生后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相关的疾病,严重危害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新生儿来说,加强其临床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还要兼顾到产妇的身心情况,尽快帮助其完成角色转变,也是非常重要的。

母婴同室能够有效加强新生儿和母亲的交流,使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提升,产妇在新生儿哺乳后容易发生溢乳等这些情况,因此应进行相关护理模式的制定。公众参与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和新生儿之间的交流,使产妇能够有效掌握相关护理知识,提升幸福感。在本次研究中,整体护理模式如下:第一,应保证无菌操作。通过对产妇家属进行操作必要性的相关讲解,在指导新生儿进行抚触、尿布更换和喂养的基础上,告知产妇在护理过程中应对其新生儿状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哭闹应如何应对,并对其整体生理状况进行评定。在基础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在出生后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进行评定,并邀请产妇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在进行沐浴时让产妇在旁边观看,掌握相关要点,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护理流程和内容,在产妇实施现场护理是护理人员要保证全程指导。部分经验不足的产妇应保证用和蔼的语言鼓励产妇增强反复熟练度。

综上所述,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帮助产妇缓解不良情绪,促使其快速完成角色转换,从而提高新生儿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珊珊.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23):67-69.

[2] 季俊英.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对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作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3):157.

[3] 杨东英,雷叶琴.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