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

侯伟

曲阜市应急管理局 山东 曲阜 2731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快速,人们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也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人为行动下逐渐被破坏,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和改善。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关键点在于绿化造林,通过绿化造林我们可以人为地创造较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造林绿化工作,通过提升林业工程技术,提高工作的工作质量与效率,让造林绿化工作具备较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让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造林绿化;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资源组成部分,对国家良好发展有重要作用。各地政府对造林绿化工作提出重要任务,并且积极地完成造林绿化工作。虽然国家对造林绿化工作重视程度在提升,但是在造林绿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造林绿化的效果。这需要相关工作组织加强绿化造林工作,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解决造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升造林绿化工作效率,帮助当地造林计划更好地实施,使当地生态环境良好发展。

1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原则

1.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首要原则,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林业单位必须对植树造林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进行综合性考量。在数据分析及长期观察的基础上,科学选择植树造林所用的树种及工艺,保证树种成活率。在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前,会对当地气候条件及降水概率进行长期观察及数据收集。在科学精准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准确选择树种及技术。这样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树种存活率,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植树造林成本,达到生态效果与经济效益相平衡的效果。

1.2保护性原则

保护性原则是林业工程技术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在植树造林的过程当中,需充分贯彻保护性原则,才能在不破坏当地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改良当地的自然环境,完善生态系统。但是,中国许多地区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并未贯彻保护原则,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巩义市在植树造林前,会对当地植物种类及生产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避免新种植的树木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果发现所选择的树种不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那么就会及时调整,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样不仅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林业工程技术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其他地区的植树造林模式提供了创新思路。

2造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2.1造林绿化管理水平不高

造林绿化的后期管理在造林绿化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保证造林绿化持久运行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实际造林绿化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没有重视造林绿化的后期管护工作,造成后期管理不当。树木的后期管理工作对植物的健康生长有重要作用,需要对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良好监督,保证植物健康生长。但是缺少对植物的后期管理,会使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在遭受病虫害的侵袭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解决,使得一些树木死亡。

2.2造林绿化资金不足

要想搞好绿化造林工作,充足的资金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造林绿化的工程浩大,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在具体工作中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任务,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这需要充足的造林绿化资金,保证种植的过程中的资源充足,并满足造林绿化的一切条件。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造林绿化资金缺乏,不能满足当地实际造林需求,使得造林面积不够,并没有发挥出造林绿化应有的效果。

3林业工程技术应用要点

3.1植苗造林技术要点

相较于多种造林技术而言,植苗造林成活率更高,而且更易于控制林木规模及种类。这种方法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较少,因此必须改进植苗造林法技术应用模式,提升植苗造林法的效率和价值。植苗造林法的应用限制较少,且操作方式较为简便,在造林中被广泛应用。虽然植苗造林法操作较为简单,但是育苗程序较为严格,前期准备工作耗时较长,经济成本较高。如果要想进一步扩大植苗造林法的应用范围,就必须进一步降低培苗育种成本,提升培苗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提升植苗造林的效率。

3.2提高森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得到社会和群众的广泛认同,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开展建设工作的标准,林业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源一定要重视生产过程中的科学规范管理。多样的生物拥有各自的生长和发育规律,树木也是这样的,如果生长发育的期间对林业工程技术进行合理使用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树木的成活率,提高林业生产的质量。针对树木的生长来说,我们要保障树木可以呈现良好的生长质量,对树木的生长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含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于自然因素来说,最重要的是树木在生长阶段所处的实际生长环境,其次就是树木的质量。树木在生长期间所处的生长环境对树木生长来说有着决定性影响,环境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条件都会对树木生长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树木管理的范围与树木的生长环境呈现正相关,因此,一定要重视树种质量与使用成本,对这两者进行有效控制,在保障树种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根据实际的环境对树种进行科学处理,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树木适应生长环境,还可以保障树木健康生长发育。

3.3拓宽引资渠道

为了加强造林绿化的有效性,应当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庞大的造林绿化工作体系,需要各环节的良好衔接,以及各部门的支持。在此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保证各环节良好发展。对于资金短缺的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办法解决,拓宽资金引进渠道,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当前的造林计划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任务,还关系到全社会的生态发展,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生态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因此,在造林绿化的资金筹备中,不仅通过政府的经济支持来实现,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引进资金。通过建立社会募捐活动,加大造林绿化的宣传力度,使人民群众意识到造林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造林工作中来。应当形成多元化的资金引入模式,通过国家、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的支持,增加造林资金金额,保证造林绿化工程计划顺利开展,并良好完成造林任务。另外,应当加强审查制度,对造林工作中的各项资金使用情况详细了解,保证各项资金的使用合理,并保证资金全部应用到造林具体工作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资金支出,造成资源浪费,良好的审批机制可以降低造林绿化工作的成本,使造林工作提升效益。

结语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对树木的培育与保护力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让绿化造林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综上所述,加强造林绿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造林绿化优化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的收益,不仅可以改善当地干旱带来的不良影响,还提升了当地人民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李翠玲,曾程.浅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J].农家科技,2018(7):161.

[2]刁少波.现代林业育苗技术重点与造林技术刍议[J].花卉,2019(24):211-212.

[3]王清国.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刍议[J].商品与质量,2018(2):285.

[4]杨昌贤.浅析营林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19(6):83-84.

[5]杨秀梅,许红燕,张建清,等.甘肃张掖特色林果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0,302(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