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医院感染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陈超荣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医院感染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数字抽签”方式,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的500例住院病例,设置为观察组。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500例住院病例,设置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病例属本院护理管理改革后的住院病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及感染控制效果。结果 通过分析,在感染发生率上,对照组出现44例感染,感染发生率30%,研究组出现8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22%,组间的相比数据相比,P<0.05。结论 针对医院感染管理,构建感染管理体系,完善感染管理各项工作机制,提升感染管理监督力度,可有效预防、降低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院感染;因素;预防措施


根据相关研究,医院出现感染问题,主要与护理操作不合理、消毒、卫生不合格等因素相关。所以,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提高护理操作意识、行为,促使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工作规范,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率[1]。本文以500例实施护理改革的病例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数字抽签”方式,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的500例住院病例,设置为观察组。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500例住院病例,设置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病例属本院护理管理改革后的住院病例。研究组病情资料:有女253例以及247例男,年龄为20岁到73岁,均值55.7±3.1岁;对照组病情资料:有242例女以及258例男,年龄为24岁到74岁,均值51.7±2.8岁。通过相关数据资料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综合比对组间的感染控制效果。

1.4统计处理

以SPSS21.0软件处理为基础,采取χ2检验进行资料计数,通过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61b82456d6317_html_715b2abb80bfa779.gif )表示。

2.结果

2.1组间医院感染率相比

综合管理后,针对医院感染率的综合比对,研究组感染率更低,组间的相关数据比对,P<0.05。实际如表3:

3 组间的医院感染率相比

组别

n

未感染

已感染

感染率(%)

对照组

500

409

91

18.2

研究组

500

490

10

2.0

P


<0.05

<0.05

<0.05

2.2在医院风险管理的对比中,研究组的风险数据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存在较为明显。实际如表2:

2 两组病例的医院感染风险率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操作失误

无菌操作执行不完全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

医嘱执行错误

感染风险总发生率

研究组

500

1(0.2)

2(0.4)

2(0.4)

3(0.6)

8(1.6)

对照组

500

24(4.8)

21(4.2)

9(1.8)

10(2.0)

64(12.8)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特别是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的不规律不正常,使得各类疾病病发率正在不断增加,医院治疗病例数量也在随之增加。为此,医源性感染、医疗矛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怎样改善管理质量,促进感染控制合格率的有效提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研究问题[2]

感染因素:①管理意识不高。大部分医院在护理管理中,只是护士长带头督促、检查,缺乏全过程和全员配合的护理管理,管理意识不高,具体感染控制责任未落到到岗、到人,责任分配不合理,缺乏全员参与意识;②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较低,业务素质不高。在医院感染知识方面,护理人员掌握程度不高,未充分认识到院感危害性,不注重医疗器具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等不合理,极易引发医院感染问题;③管理机制不完善。现阶段,大多数医院护理管理较为落后,对于护理工作,管理定位不够精确,并未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管理力度较低,处于混乱状态,各类操作标准、规范不能严格执行到位,护士长监督缺位;④奖惩力度较低[3]。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奖惩力度不够,未按照不同岗位的技术含量、强度,开展质量评比,奖惩不合理,或未建立健全、完善的奖惩机制,使得护理质量严重降低,极易发生院感问题。通过本组实验,在医院感染风险率对比中,研究组在改革后,仅出现8例感染风险问题,风险率1.6%,与对照组64例12.8%的感染率相比,对照组感染风险率更高。这表示,在无菌操作、抗生素使用、医嘱执行等等方面,未实施严格的感染控制,极易发生院感问题。

预防措施:探讨感染因素,主要是探索感染管理的相关措施。为此,在医院感染中,医院需加强严格管理,在关注患者疾病康复的同时,医护人员需严格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机制,按照医护人员的工作年限和年龄,结合专业能力与性格特点,实行分组搭配方式,尽可能实现互相配合与补充。每周召开工作问题总结,科学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及时纠正。同时,每月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确保医护人员新技术和知识的补充,不断为临床患者创造更多感染管理的新方法。此外,在感染管理中,必须立足以人为本,正确运用管理方式,建立一个统一的感染管理标准,及时发现为临床患者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到及时纠正和改善,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染护理的相关技能,更好为患者服务。通过本组实验,在通过护理改革后,研究组出现感染10例,感染率2.0%,与未实施护理改革前的对照组(出现感染91例、感染率18.2%)相比,研究组感染控制效果更为优越,这表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有利于减少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感染管理既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供应的基础性工作。在今后管理中,我们对医院感染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积极构建风险管理规章、机制,对医院感染管理各环节、各流程进行风险管控,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感染控制的意识和技能,进而不断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窦敏欢. 医院感染因素与预防控制措施[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4):355-356.

[2]张红琳.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措施[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6):751-752.

[3]牛月春,周秀玲,袁秀梅. 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因素与预防措施[J]. 中外健康文摘,2012(43):385-38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