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清末新政时期甘肃的教育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探析清末新政时期甘肃的教育改革

王艳艳

武警警官学院基础部

摘要:在清朝末年的最后十年中,甘肃省再教育方面也顺应形势采取了许多措施。本文主要探析新政期间教育改革的内容。

关键字:清末新政 甘肃 教育 学堂


从光绪27年即1901年至宣统3年即1911年清王朝灭亡,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自强革新运动,史称清末新政。在地域偏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甘肃省在教育方面也开始了变革。甘肃省在新政期间教育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甘肃省按照清政府政令或将旧有书院改为新式学堂,或设立新的学堂, 1905年,甘肃各地开始办新式学堂,在1911年前,共有高等学堂2所,师范学堂2所,实业学堂2所,军事学堂2所,普通中学堂13所,高等及初等小学堂992所,共1013所。1

(一)甘肃法政学堂。1889年,兰州府发审局附设学吏局,专门培训候补官吏,1890年陕甘总督魏广焘将其改为学律馆。1903年改称课吏馆,1907年改称法政馆,又称法政讲习所,1909年更名甘肃法政学堂,并呈报陕甘总督,制定学堂章程,报清政府学部备案。成立之后共招收三届学生209人。课程设置上,初开11门课,有律例、宪法、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法学、政治学、国际法、刑法、监狱法等,后增设伦理、国文、法学通论、财政、地方自治、户籍等。

(二)文高等学堂。此学堂于1901年筹办,1903年成立。初招甲班22人,乙班27人,丙班29人2,其俄、法、日文教习皆从京城礼聘,聘任陕西维新教育家刘光贲任总教习。课程分为中学和西学两个板块,设有经学、史学、算术、理化、博物、地理、教育、体操、英文、日文、俄文、图画等课程,后又增设万国公法和修身课。1907年至1909年,文高等学堂的本科学生分期毕业,此后本科再未招生。生源一般为“卷未中者悉送甘肃文高等学堂”3

(三)军事及巡警类学堂。1904年9月杨增新在兰州办武备学堂,各营选送了80人入校,1906年改为陆军小学堂,专门培养下级军官,其在1913年停办时共招收480人。1910年创办高等巡警学堂,附设警察传习所,毕业后分配到各府州县做巡警。1910年在兰州创办仵作学堂,培养法医检验专门人才,但时人“风气未开,以仵作为贱役”4,仅在兰州就地招生100名。

(四)实业学堂。早在1890年,陕甘总督杨昌浚倡议创办了陕甘电报学堂,一直延续到新政时期。1911年,全省11个电报局中,报务员基本由此学堂毕业。1906年10月在贡院内办矿务学堂,聘请比利时等国人教习英文、化学,学制3年,招50人;课程有国文、历史、算学、化学、物理、英文、法文、体操、实习地质学、采矿学、冶金学、试金术、测量制图等。同年11月,在矿务学堂旁侧创办农林学堂,学制2年,分农、林、蚕三科,课程主要有国文、历史、地理、农林、日文、英文、蕃(藏)文、体操等。在兰州织呢局附近办甘肃织呢艺徒学堂,培养纺织人才。

(五)师范学堂。按照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的规定,将师范教育分为优,初两级。1905年,甘肃省“为救急起见仿照日本设立速成师范”5,后改称初级师范学堂,学制1年,毕业后成为各高小学堂教员。1906年,旧有兰山书院改办为甘肃优级师范学堂,学生由各州县选送,6课程主要有国文、历史、地理、物理、数学、外语、体操等。

(六)中小学堂。在新政的推动下,甘肃省基本将全省62所旧书院改办为各式中小学堂。据记载,1909年全省共有普通中学堂13所,两等小学堂12所,高等小学堂64所,初等小学堂919所,部分小学堂还未计算在内。

其次,在设立各种学堂的同时,甘肃省还往外派遣留学生。由于甘肃地处西北内陆,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向海外大量派遣留学生困难重重,除了派往国外的留学生之外,凡是由甘肃籍学子在全国其他省份学习游历者,也称为留学生7

1904年甘肃选送4人至京师大学堂预备科第一班学习,开甘肃留学生之先河。1906年始派甘籍翰林杨思、范振绪、田树梫、万宝成、阎士璘五人赴日本法政大学肄业,包述先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甘肃省公费留学生资格较严,选派学生必须是中学堂学成并领有文凭的学生,1906年派公费留学生邓宗等7人赴京师大学堂学习法律,每月给学费银10两,往返兰州川资100两;8在新政数年中,甘肃省共派出留学生70人,这在甘肃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第三,各个民族地区也进行了改革。民族地区的书院一律改为初等或高等小学堂,如河州南北乡设有初等小学堂两所,南校由龙泉书院改设,有教习1人,学生14人。河州高等小学堂由凤林书院改建,教习2人,正额学生40人;洮州厅设有初等小学堂3所,教习各1人,学生80余人,其高小由莲峰书院改成,教习1人,正额10人;藏汉杂居的文县也有初等小学堂10所,教习11人。甘南舟曲县于1905年设高小学堂,在第二任教师康锡晋时,制度比秀才时候宽限的多,学制3年,人数不限,一切公费,还发口粮,第一届毕业人数只有四人。

9学制要求上,按照《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7岁入学,年限5年,教学内容“除教学一般文化知识课外,还加授实业性质的课程,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101910年,驻青海办事大臣创办了甘宁青地区第一所独立的民族学校---西宁蒙古学堂”11

综上所述,在清末新政期间,甘肃教育改革是系统的,全方面的,虽然有着诸多不足之处,但确实奠定了甘肃省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基础,培养了人才,开启了新风气,传播了新思想,是很值得肯定的。

1 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甘肃省志·教育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3页。

2 《甘肃解放前四十年教育史要》,第51页。

3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年初版,第26卷第10页。

4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年初版,第26卷第35页。

5 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兰州俊华印书馆1936年初版,第26卷第16页。

6 郭厚安,吴廷桢主编《悠久的甘肃历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第183页。

7 杨红伟《“留学生”与近代甘肃文教事业》,《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1页。

8 《甘肃解放前四十年教育史要》,第47页。

9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第88页。

10 朱解琳《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217页。

11 李建国《教育的民族化与民族教育---对西北地区近代民族教育的几点反思》,《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