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2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探究

王灿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日常基础工作的一部分,辅导员队伍建设能够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文章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策略。

关键字: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辅导工作

引言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和政治教育的主要骨干力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衔接者、组织者、指导者,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维护高校和谐稳定、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一项神圣而紧迫的责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看能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学管队伍。目前高校仍是西方敌对势力同我国争夺大学生思想的前沿阵地,所以各位辅导员的肩上责任重大,使命艰巨。

1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个性强,愿意接受新生事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上多种思想文化的冲击,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以大学生为本,立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可以结合大学生群体多变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教育质量,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1.2有助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

近些年,随着国内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国内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明显提升,而高等院校则承载着应用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促进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不仅是促进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样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高校学生思政观念以及职业素养形成,可以显著提升高等院校学生与对口工作岗位的契合程度,使学生可以在进入到工作岗位当中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将自身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以及实用性技能应用到具体工作的岗位当中,在自身对口工作岗位当中发光发热,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也保证国内社会经济长期且稳定地发展。

1.3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辅导员教师既是学校思政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主力军,又是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者、指导者和理论实践者。当前,大学生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面对各种人际交往关系日常处理、考研考试就业和家庭生活压力因素等心理问题,很容易因心理压力过大而使人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所以,辅导员要走进广大学生的思想内心,掌握学生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关心服务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因此高校必须高标准严格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信念坚定、政治方向辨别强、工作踏实责任心强、有责任担当的高技术素质专业人才进来担任高校思想理论政治宣传辅导员,这样才确保高校培养培育出一批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过硬的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2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策略

2.1构建提升辅导员教师职业素养的制度体系

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传播真理,塑造心灵、塑造信仰的时代重任。辅导员更是培养时代新人最重要的力量,因此,要引导高校辅导员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一要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筑牢理想信念。辅导员要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摆在首要位置,将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放在突出位置,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二要涵养道德情操。教育引导辅导员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传播者、社会主义道德的模范践行者,真正把育德与育才、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智慧启迪和精神力量。三要积累丰富而扎实的学识。教育引导辅导员夯实知识基础,辅导员要以深厚的学养为实际工作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创新思维;以勤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奋进忘我的工作精神为学生做出表率。高校要通过树立奖罚分明的制度选树优秀辅导员,对于不合格的辅导员采取退出机制。四要具有仁爱之心。教育是爱心的传递,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灵魂的对话。因此,爱与责任是辅导员工作的灵魂,辅导员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用心用情用爱陪伴学生成长,用责任呵护学生成才,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

2.2增强队伍建设的针对性

目标是个体或组织基于相关环境及条件的综合判断,对预期目的及结果的主观设想,规定了组织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和任务。辽宁师范大学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实践表明,正确的目标能够形成正向引导和正向激励,提高组织管理效能。高校应以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为指导方向,以本校办学理念、建设目标、大学精神为基础,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遵循相关规律,科学预判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结合学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制定逐层分解、有机统一的目标体系,积极推进辅导员由事务型向研究型、全能型向专业型转变,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2.3进一步优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人才队伍的组织结构

一是照“政治清、作风正、纪律严、业务强”标准要求,以“公开招聘,笔试面试、心理测试、政治考察”等方式层层考核把关,学历层面尽量以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为底标,专业背景方面多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为准。二是积极拓宽社会渠道,勇于探索,不断创新,通过社会招聘,选聘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辅导员,能够促进辅导员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发展,强化辅导员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培养辅导员创新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鼓励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兼任辅导员工作。新入职青年教师在任教前2~3年担任辅导员,一方面能够帮助青年教师及时转变角色和身份,更快地提升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能够充实和提升辅导员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三全育人”的效果。

2.4构建科学激励机制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是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构建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提供更佳的激励措施,调动辅导员工的热情。一方面,应当在绩效考核薪资待遇等各个环节上予以调整和优化,将对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补偿金、津贴分配挂钩,让表现良好的个别或者组织成员获得合适的物质激励,改善自身的物质状态;另一方面,应当为辅导员提供自己的专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鼓励,把辅导员的职级分别纳入学校各级党委领导班子管理的范围,帮助他们制定未来的工作计划,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研事务。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辅导员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成长发展契机,让他们在高等院校的教育课程体系中能够更加发光和发热,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推进优秀的辅导员团队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校要转变理念,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合理激励机制、优化组织结构,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秀彦,张景波,盛立国.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选择[J].北京教育(高教),2019(Z1):144-146.

[2]宋雪.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1):83-85.

[3]盛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20(12):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