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识字 优化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2

随文识字 优化课堂教学

曾秋蓉

福建省晋江市心养小学 362200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提出了“会认、学会”两种不同的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其中低年级要求会认1800个,会写800-1200个。艰巨的识字任务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那么怎样提高随文识字的有效性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关键词:课堂教学 表扬 图文结合


一、激情引趣,随题识字

激情引趣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儿童喜欢新奇的东西,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形式讲解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文解题中同时认识生字。

《葡萄沟》这课设计了谈话引趣,导入时老师告诉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现在我们准备上车,坐好了,游客们请注意!开往新疆吐鲁番的客车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今天咱们要去的地方是新疆有名的葡萄沟。顺接引出课题:葡萄沟。现时学习“葡萄沟”一词,强调“沟”字的音,“葡萄”的字形。

二、借助录音,随文正音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学中,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听读,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样随文正音呢?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努力读准生字词,把课文读对读通顺,录在手机的录音机上给爸爸妈妈听,自己也对照课文听一听,出现了读错的字音及时更改过来。录得正确清晰的声音可以传给老师,在课堂上播放,进行表扬。这项活动孩子们兴趣特别高。自读录音,听音正音的过程当中,孩子们对生字、课文整体地朗读,掌握得特别快。课前录音,一般情况,学生不可能拿到课文就读,总是会读两遍以后才录,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读到拗口的地方,孩子们会多读几遍生字词,同样也会多看几遍,不懂的字会拼拼音或查字典或主动问家人。

录音预习为课堂学习打好了基础,孩子们特别感兴趣。课堂上再对一些读音教难的生字,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孩子能快速地将文章读正确。

三、扣紧重点 随文解义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孩子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不必体会到位。

“才”是副词,在汉语词典中,仅仅的意思;单纯一个词对于二年级的孩子理解并不容易。这一学期我们教研组的蔡老师在教学《曹冲称象》一文,先让学生充分读书再提出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接着,梳理学生的问题,循着学生的问题,逐个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理解了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最后告诉学生当时的曹冲与班里的同学岁数相近,小小年纪,“才”便是仅仅的意思,从而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智慧过人。

  1. 遵循规律 随文识字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老师在随文教学生字时,侧重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而对生字的字义关注过少,则会割裂生字的“音形义”整体统一,导致孩子识记、书写字词时出现误写其他同音字或形近字等情况。因此,我们在教孩子识字时,要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有意义地了解并识记字形,进而了解字义,学会运用。如“春”字,如果在教学时教师只教孩子们轻易地编出“三个人在晒太阳”这个谜语,虽然轻松巧妙,可时间一久,孩子还是容易出错。但如果我们在教学“春”字时,先从它的渊源“古文字”图片人手,让孩子猜猜它是哪个字?然后再结合图片讲解:春字在甲骨文中刻写成像一颗刚刚钻出土面嫩芽的样子。古人创造这个字的时候,是想借用植物萌芽刚刚钻出地面的状态, 以示春天。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回归,大地升温,土里的种子破壳苏醒,生长扎根,原野一新,林木生绿。学生马上就会说出“春暖花开”“春回大地”等表现春天的词汇。

可见,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将汉字的音形义巧妙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更容易牢记字形,丰富词汇。对汉字的由来进行必要的解读,可以让学生对汉字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五、图文结合 轻松识字

图文结合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低年级学生最爱信手涂鸦,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这几乎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教学《寒号鸟》时老师学习孩子信手涂鸦,用简笔画勾勒出寒号鸟与喜鹊的住处,当崖缝和大树形象地出现在孩子面前,注意力便很快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面对面”“邻居”这样的词汇孩子们也容易理解了。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中所描写的“喜鹊”与“寒号鸟”的住处,之后引导学生体会对话,从“懒惰”以及“勤劳”两方面去体会造成寒号鸟最后冻死的原因。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寓意就不难明白了。

六、运用辨析 识字学文

《葡萄沟》第二自然段学生通过句子学习感受到葡萄枝叶的茂密,老师再提问:如果透过茂密的枝叶,你会发现了什么?学生生讲出葡萄一大串葡萄一大串的,葡萄颜色有很多。老师再追问:你能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吗?接下来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异同后,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葡萄的品种多、水分充足,在阳光照射下水盈盈的美。在识字学文中,学生学习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汉字本身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随文识字中,识字与读文,理解文本紧密联系在一起。识字在语境中进行,既有利于在分散中巩固,又有利于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毛新红.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 2019(34)

[2] 张威.英语师范生教学思维培养策略[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05)

[3] 杨婷婷.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J].科技资讯. 2020(27)

[4] 李宇阳.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 2020(02)

[5] 张顺玲.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校园英语. 2020(06)

[6] 漆丽蓉.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高考. 2020(29)

[7] 李娟.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校园英语. 2020(21)

作者简介:

姓名:曾秋蓉

出生年月:1974.9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福建省晋江市

学历:大专

现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部编人教版)

所在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心养小学

E-mail:2235273926@qq.com

邮寄地址:福建省晋江市心养小学

邮编:362200

电话:15985959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