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特点和中国古壁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浅论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特点和中国古壁画

夏德威 杨勰 曹菲 李添

火箭军工程大学 7 10025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是具有东方审美的独特艺术形式,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需要了解其发展脉络、发展特点及艺术特点,本文从绘画艺术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到艺术特点的简单归纳来介绍中国古代绘画,并以壁画这一特殊的绘画形式为例,具体介绍其特点、类型、分布、发展特点等内容。


【关键词】古绘画;古壁画;艺术特点


一、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

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绘画就出现在陶器和房屋的地面。经过漫长岁月洗礼,到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创作形式,基本上已经确定下来,工具主要用毛笔和墨,以线描方式造型,而这一主要工具和造型方式,一直沿用至今。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图案花纹,到战国、西汉的帛画,可以看到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由探索到定型的发展过程。而从战国、西汉帛画,到唐代大型墓室壁画、敦煌石窟壁画等,可以看到中国绘画表现形式基本定型后,在努力追求真实表现客观现象的发展过程。从唐代开始,山水画和花鸟画从墙壁和器物上走下来,成为在绢素上单幅创作的独立画科,至唐代五代绘画趋于成熟。山水画的成熟,打破了古老的单纯的线描勾勒表现形式;山水追求宁静,或潇洒淡薄的诗意,使得画中色彩逐渐减弱,以致于走向純用水墨。而这些也为文人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通过梳理王伯敏老师《中国绘画通史》的主要内容,将中国绘画发展的主要特点、创作形式、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内容进行整理后可以发现,中国古绘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汉代时期,中国绘画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各种绘画方式开始齐头并进;隋唐时期,绘画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北宋时期,中国绘画在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代时期,中国绘画开始走向衰落。

二、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代表中国绘画的是卷轴册页画,是山水画,是水墨画,是文人画。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文人面对着一张纸,不强调色彩的敷染,而就用水墨,通过山水、花鸟等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情思,结合蒋孔阳1、李冰虹2等老师的相关论述,将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归纳如下。

1、中国画是笔墨、线条艺术

以墨线为主的表现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笔在画面上所表现的形式,不外乎点、线、面三者。中国绘画的画面上虽然三者均相互配合应用,然用以表现画面上的基础形象,每以墨线为主体。

2、尽量利用空白,使全画面的主体点突出

古代画家作画,是根据人们的这种观看习惯来处理画面的。画中的主体要力求清楚、明确、突出;次要的东西连同背景可以尽量减略舍弃,代之以大片的空白。这种留白方式使得中国绘画在表现上有最大的灵活性,也使画家在作画过程中可发挥最大的主动性,同时又可以使所要表现的主体点得到最突出和集中的视觉效果。

3、符合观众欣赏习惯的色彩处理、明暗处理、透视方法

“作画不可太着意于色相间”3为动画绘画设色的原理,中国绘画的用色常力求以单纯概括而胜复杂多彩。中国古代绘画对于明暗的处理法,不受自然光线的束缚,与绘画中用线用色等等方面的特点相协调。古代绘画打破了焦点透视原则,采取多种多样的的形式完成,例如鸟瞰透视画法、平透视法。

4、追求动的精神气势

中国绘画,不论人物、山水、花鸟等等,特别注重于表现对象的神情气韵。中国绘画在画面的构图安排上、形象动态上、线条的组织运用上、用墨用色的配置变化等方面,都注重“气”的承接连贯,“势”的动向转折,力求在画面上形成蓬勃灵动的节奏韵味,以达到中国绘画的生动性。

三、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特殊形式——古代壁画

传统的绘画史学研究以传世绘画和画史记载为主要素材,但近年来随着美术考古的兴起,有学者不断尝试结合考古材料来重构中国绘画历史的发展,例如魏晋、汉唐后的壁画墓的出现,使得墓葬壁画材料被广泛运用,中国古代“绘画”的概念也不断的扩大,绘画史叙事模式也发生变化。中国作为壁画遗存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壁画的发展存在于历史脉络的各个层面。从秦宫的壁画残片到西汉墓室中的历史典故,从肃穆的藏传佛像到丝绸之路石窟中的飞天,从永乐宫天地众神到各时期的民居壁画,足以说明壁画时中国最古老的绘画遗存形式。

壁画与与其他绘画形式相同之处,都是通过造型和色彩达到作者的设计目的。不同之处则是其特定的绘画形式,壁画必须依附于建筑物,我们需要在建筑环境中欣赏和观察。壁画的题材多样种类丰富,目前国内外对壁画分类法有以下几种: 1、按性质分,可分为宗教壁画和非宗教壁画。2、按支撑体类型分,按照建筑物自身的用途和形式可分为石窟寺壁画、寺观殿堂壁画和墓室壁画。3、按壁画技法分,可分为绘画型和绘画工艺型两类。其中,第二种的划分方式最为常见。

我国的壁画分布非常广泛,全国所有省份几乎都有考古发现遗存精美的壁画。石窟寺壁画,在我国遗存数量庞大,绘画精美,在丝绸之路沿线大小石窟约600多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保护单位的石窟20处之多,敦煌莫高窟、云岗石窟、新疆克牧尔石窟等保存的壁画在国际上页享有盛誉。寺观殿堂壁画,是中国壁画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绘于寺庙和道观的墙壁上,题材有佛道造像、传说故事、图案装饰等,这种绘画形式是随着道教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而逐渐发展起来,兴于汉晋、盛于唐宋、衰于明清,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例如河北、河南、陕西、江苏、青海、内蒙等许多省市都有风格各异的壁画,但遭到毁坏的程度大,壁画保存完好的数量较少。我国墓葬壁画的分布,除广州南越王墓外,主要都在北方地区,如陕西、山西、河南、辽宁、甘肃、河北、内蒙、山东、宁夏等省区。古代墓葬壁画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上自汉唐,下迄明清,内容广泛。

相较于其他绘画形式,中国古代壁画从商周时期初步发展,历汉唐时期的辉煌及宋元时期的传承,到明代以后逐渐走向寂寞,其中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壁画的兴起与发展与绘画艺术具有较多的重叠性,但又具有自身发展传播规律。除了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也使得壁画的功能性减弱,而绘画专业人员的大量出现,使得绘画发展方向发生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 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下两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8年6月。

[2] 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5年9月。

[3] 杨新编《中国绘画三千年》[M],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1999年1月。

[4] 陈晓启主编《中国古代壁画艺术》[M],西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15年1月。

[5]李冰虹《传统的魅力—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J],艺术评鉴,2018年13期。

[6]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J],美术,1978年06期。

[7]王燕安《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点及欣赏》[J],西北美术,1994年年02期。

[8]蒋孔阳《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J],北京:学术月刊,2003年06期。

[9]于楠《中国古代壁画的保护与修复》[D],中央美术学院,20164年。

[10]郑良勤《中国古代壁画传播形式及其兴衰探因》[J],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

[11]谭玉龙《破解中国古代壁画构图之谜》[D],延边大学,2004年。




1 蒋孔阳《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J],北京:学术月刊,2003年06期。

2 李冰虹《传统的魅力—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J],艺术评鉴,2018年13期。

3 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J],美术,1978年06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