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探讨

齐伟伟 张磊

东营利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 山东 东营 257091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大中型灌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水利部、山东省水利厅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标准和要求,结合东营市灌区工程建设与管理实际,就如何促进灌区建设标准化和规范化达到预期目标进行了探讨。在大中型灌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工作中,要秉持“节约水资源”的原则,发展空间均衡的系统治理,落实行业强监督以及工程补短板的基调,建设具有高效节水能力、完善设施条件、科学管理手段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的灌区,实现灌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建设。

关键词:大中型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措施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中处于重要的作用。农业灌溉是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收的重要方面,而它的作用绝不仅限于此,它还能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灌区的建设和发展应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出发,更为科学的调配水资源,使灌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灌区的管理工作是保障灌区发挥作用的根本,而仅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灌区管理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解决。文章将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经验,对如何加强灌区管理来做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灌区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献计献策

  1. 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内容

    1. 组织管理

      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灌区管理中,要结合统一和分级2种方式进行共同管理,结合水管体制改革,各灌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对水管单位的定岗定编工作以及分类定性工作进行完善。二是对原建立的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等进行修订,通过竞争机制实现竞聘上岗,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三是进一步落实维修养护经费,实行管养分离。现在维修养护工程标准不高,造成水利工程灌溉效益下降。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施,灌区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任务,统一组建专业的维修养护团队,实行工程管理与维修工作的分离管理。

      1. 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大中型灌区要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定编标准》合理设置岗位,确保人员配备能够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同时安排专门的技术负责人,要求技术人员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定期进行职工培训,强化其专业能力。

1.1.3规章制度

各灌区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各灌区应建立日常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供水管理制度、水政监察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组织人事及纪检监察等制度,对完善修订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

1.1.4灌区管理现代化

各灌区要以自身实际为基础进行管理现代化发展计划的编制,并加强落实。不断引进当前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加大推广力度。做出详细的灌区生态环境规划,加强治理。对管理水段进行创新,引进先进管理设施,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管理自动化。

1.2安全管理及工程管理

积极开展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按照风险等级及危险源级别分层级进行管控,建立和完善安全隐患治理长效机制,一旦有隐患出现,相关责任人,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要求限时整改,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要求排查仔细和全面,整改彻底和完善。按照规定完成工程安全鉴定及设备等级评定工作。水行政执法实行“一个目标、一支队伍、一套制度、两个流程”,即明确一个执法管理目标:杜绝新违章,逐步清除老违章;建立一个专职执法队伍:统一执法服装,规范工作流程,提高装备水平;完善一套水政执法制度:岗位责任制、巡查责任制、水行政考核制度、错案追究制度;规范两个执法流程:水行政处罚流程图、水行政许可流程图。

1.3供水管理

在灌区进行计划供水,用水单位要将书面用水申请提交给灌区管理机构。灌区根据水源条件以及用水申请,制定年度供水计划,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备审批。根据批准的用水计划来与用水单位签订供水和用水合同,如果需要对供水计划进行调整,要由原批准机关进行核准。在灌区推行节水灌溉,严格落实节约用水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研究喷灌、滴灌以及管道输水和渠道衬砌等技术,使水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

1.4经济管理

继续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对灌区水费计收使用办法进行完善,确保运行管理费用以及维修养护费用能够来源通畅,同时规范资金的使用。

  1. 通过灌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应达到的预期目标

2.1加强日常工作目标化管理

灌区管理应实现“单个”管理,而不是传统的“大锅”管理,使工作目标更为明确,使工作思路更为明晰。要根据上级的指示来做好灌区的工作安排,还要从水利管理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根本出发点,使灌区工作的更加顺利的进行,也就是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有序进行,做好上传下达,实现中心枢纽作用,要将上级领导的指示真正地贯彻到位,达到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经过很多地区的实践证明,灌区的管理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2.2加强制度建设,使管理更加规范化

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使制度更加健全,加强办公制度,每项工作都按照规范的程序来执行,并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在认真执行上级的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各个科室也可以从自身的工作实际情况出发,从而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工作职能范围和工作程序更加明确。同时,也通过制定出的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和要求来使管理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

2.3加大监察力度,使各项工作能够得到良好的落实

(1)要进一步做好各个科室对于灌区重要工作部署监督检查的落实情况。整个灌区必须要从工作重点出发,对各项工作要分解立项,落实好每一项工作的责任单位。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要做定期检查,使各项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2)应进一步加大专项查办工作力度。有的工作事项经过了上级领导的批示,灌区领导对此要提出合理的意见,并按照程序保证顺利实施,还要定期对工作进度进行汇报,也是为了保证事项能够真正的落实。(3)要以重点工作为核心展开监察,因为重点工作是必须要得到有效落实的。(4)制定关于灌区各个科室的监察制度,并实行责任制。(5)要提高监察工作的实际效果,要保证每项监察工作都能够有效落实,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灌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是实现水利事业的良性发展。

2.4加强安全生产,保障水利正常运行

安全生产工作是水利工作中重中之重,绝对不能轻视。各个灌区要根据上级文件和相关的通知,做好安全工作。每个科室都要制定一定的措施来加强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始终都要将“安全第一”的观念放在心中。还要实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对于自身的工作职责要认真履行,做好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并使其真正落实到位。还要使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更加深入化。每个部分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组织工作人员检查各项工作、工程设施、施工情况,如果在其中发现了问题,要在第一时间里上报给领导,制定方案进行解决,在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水利事业的发展更加顺利。


结语

借鉴先进试点的实践经验,秉持“节约用水”的原则,打造空间均衡的治理系统,加快大中型灌区的标准化管理建设、规范化创建工作,努力建立管理权责明晰,管理体制顺畅,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水平高效的现代化灌区,为工程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跨县灌区调查方案浅析[J].李贝,张薇薇,张春.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1)

  2. 浅谈调整景电灌区种植结构的重要意义[J].申梅菊.南方农业.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