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丝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多巴丝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苟海燕

南部县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探究多巴丝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来我院治疗帕金森疾病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最早治疗的时间为2019年9月,最晚治疗的时间为2021年9月,随机将120例患者平均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片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多巴丝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方案。将两组患者的认知及精神状态情况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及MMSE评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较低(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降低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率,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帕金森病;金刚烷胺;多巴丝肼片;安全性

多发于老年群体的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肌强直、震颤及运动迟缓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脑部神经退行性病变,多数患者还会出现情绪抑郁、睡眠障碍情况,甚至还会伴有精神错乱及轻微幻觉的症状[1]。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帕金森患者人数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对患者的家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临床上的治疗手段目前主要为药物治疗,临床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单一的药物,疗效欠佳。因此本文就多巴丝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来我院治疗帕金森疾病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最早治疗的时间为2019年9月,最晚治疗的时间为2021年9月,经过临床症状诊断全部确诊为帕金森病,随机将120例患者平均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里,每组为6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6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71.52±1.87)岁;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为(5.68±0.84)年;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最大年龄为79岁,最小年龄为63岁,观察组平均年龄为(71.26±1.68)岁;病程为4~8年,平均病程为(5.24±0.71)年。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60岁;②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完整;③患者家属知晓此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恶性肿瘤;②患者对此次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③患者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

两组患者的上述信息进行统计学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会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片治疗方案,治疗措施如下:给予患者多巴丝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98,规格为0.25g×40s)口服治疗,首次推荐量为1/2片,3次/d,一周后每次服药量增加1/2片,逐步增加至适合患者的用药量。连续治疗2个月;

观察组采用多巴丝肼片联合金刚烷胺治疗方案,具体治疗措施如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盐酸金刚烷胺片(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575,0.1g×100s)口服治疗,1片/次,2次/天。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将两组患者的认知及精神状态情况进行对比。我院采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及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认知及精神状态情况进行记录、评估以及对比。MoCA评估标准:总分值为30分,得分>26,代表患者的认知功能正常;得分越低,代表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差。MMSE评估标准:总分值为30分,得分>26分,代表患者的精神状态正常;得分越低,代表患者精神状态越严重。

1.3.2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帕金森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失眠、嗜睡等症状。

1.4统计学分析

将统计学SPSS24.0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具,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数据类型有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n(%)]和(均数±标准)的形式表示,验算方式分别为卡方检验和t检验,并以p<0.05为数据间差异显著的标准。

2.结果

2.1将两组患者的认知及精神状态情况进行对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及MMSE评分均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将两组患者的认知及精神状态情况进行对比(分,625f5f7dc0ecd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组别

MoCA

MMSE

治疗前

治疗2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2个月后

对照组(n=60)

16.59±2.94

20.64±3.56

15.56±2.63

21.72±3.18

观察组(n=60)

16.52±2.89

26.68±3.97

15.48±2.52

26.24±3.12

t

0.132

8.774

0.170

7.859

P

0.896

0.000

0.865

0.000

2.2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较低(p<0.05)。详见表2。

表2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例,%)

组别

头晕

恶心

失眠

嗜睡

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n=60)

6(10.00)

5(8.33)

6(10.00)

4(6.67)

21(35.00)

观察组(n=60)

3(5.00)

2(3.33)

2(3.33)

1(1.67)

8(13.33)

X2

1.081

1.365

2.143

1.878

7.685

P

0.298

0.243

0.143

0.171

0.006

3.讨论

帕金森病的常用药为多巴丝肼,作为复方左旋多巴的代表性药物,作用时间长,对患者症状波动的控制比较有效,但起效较慢,对晨僵患者效果较差[3]。金刚烷胺是抗病毒类药物,也是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常被用作治疗帕金森病的辅助药物。

本次研究显示,金刚烷胺联合多巴丝肼,可以作用于患者神经末梢,促进神经末梢分泌大量多巴胺,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及认知能力,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评分较高;金刚烷胺安全性较高,联合多巴丝肼,可以提高多巴丝肼的疗效,同时降低患者服用多巴丝肼后的不良反应,因此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低。

综上所述,多巴丝肼联合金刚烷胺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降低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率,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德喜,邵仲萍,候位,等.多巴丝肼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帕金森病病人认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1,25(9):1743-1749.

[2]张艳,戴昕妤,汤忠泉,等.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2):2106-2111.

[3]陈媛,林尤斌,桂树虹,等.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多巴丝肼和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0,42(5):120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