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欣 何金林

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100

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6-2020.6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群体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生化检验,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总胆固醇(CHO)、胆碱酯酶(CHE)、血清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检验结果。结果:比较两组各项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观察组CHO、CHE、AL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采取生化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病情,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生化检验项目;临床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变化,肝硬化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肝硬化和肝脏细胞受损关系密切,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慢性病症,随着病情的发展能够累及多个系统。其临床表现为坏死肝细胞导致的肝小叶结构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肝腹水以及肝癌等病症,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因为该疾病早期症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易被患者忽视,确诊时多维中晚期,因此早期阶段进行及时的诊治对于改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肝功能生化检验是肝硬化诊断的常用手段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对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2019.6-2020.6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群体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女例数为23例和17例,年龄区间42-68岁,平均(51.05±3.82)岁;对照组男、女例数为24例和16例,年龄区间43-68岁,平均(51.83±3.95)岁。两组受检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用于比较分析。

    1. 方法

两组研究均接受临床生化检验,具体方法:抽取全部受检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剂量为5mL,将完成采集的血液样本放置于无菌采血管中,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记录后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生化检验所采用的仪器为生化仪,正式检查前,对样本进行离心处理,之后取出上清液进行检验,检验指标主要包括总胆固醇(CHO)、胆碱酯酶(CHE)、血清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其中CHO、CHE通过速率法进行检验,ALB通过两点终点法进行检验,TBA通过循环酶法进行检验。

    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主要包括CHO、CHE、ALB以及TBA。

    1.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625f6ffc04802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比较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两组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比较两组各项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观察组CHO、CHE、AL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肝功能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625f6ffc04802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

组别

例数

CHO(mmol/L)

CHE(U/L)

ALB(g/L)

TBA(μmol/L)

观察组

40

3.10±0.82

2543.87±382.98

35.02±2.61

47.03±2.45

对照组

40

4.81±0.90

4852.29±539.15

47.59±2.15

5.57±1.81

t


9.812

25.809

28.023

55.906

P


<0.05

<0.05

<0.05

<0.05

  1.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高发慢性病症,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导致肝硬化的原因繁多,其中患者长期的不良生活与作息习惯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因素。早期阶段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对肝硬化的诊断方式较多,主要包括肝活检、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以及肝功能生化检验等

[2]。其中肝功能生化检验是诊断病情的主要方式,对于明确治疗方案能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目前肝功能生化检验在临床应用广泛,通过生化检验能够为临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能够制定符合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并发症,减少死亡率的治疗方案。

CHE是肝功能生化检验的主要指标之一,是一种以多类同工酶形式存在,能够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中对肝实质细胞受损情况由肝脏合成的糖尿白,在常规情况下,通过比色法对血清CHE含量进行检测,为130-310U/L,随着酶活性的下降能够有效体现患者肝脏受损程度[3]。生化检验主要通过对患者肝细胞特性和肝功能之间的关系对其病情进行分析判断。肝硬化病变导致肝细胞的合成能力衰退,导致ALB、CHE等物质合成降低,通过机体消耗与血清转运后,该类物质在血清中的含量也会下降。CHE也是一种糖蛋白,通过同工酶的形式存在于人体,肝组织受损后,导致其活性受损,因此ALB、CHE能够有效反映患者肝组织合成代谢功能。CHO是临床诊断肝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肝脏能够参与CHO的合成,并且具有存储CHO的作用[4]。TBA能够有效反映肝脏解毒、分泌以及排泄功能,该指标的检验有助于监测患者病情。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肝功能生化检验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这也说明对肝硬化患者采取生化检验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肝硬化患者采取生化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病情,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海青.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5):249-250.

[2] 王宏伟.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诊断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0):33-36.

[3] 朱海燕,王欣,徐庆波.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外医疗,2021,40(15):186-188.

[4] 刘彩红. 对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9(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