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昨天展现和传承给下一代”——以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华彩初凝”少儿博物馆教育系列项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把昨天展现和传承给下一代”——以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华彩初凝”少儿博物馆教育系列项目为例

李美霖

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功能和教育职能不断强化,已逐渐上升到博物馆职能序列的首位.把教育功能放在首位,体现了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在当代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本文主要以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华彩初凝”少儿博物馆教育系列项目为例,探究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理念、宗旨、优势及博物馆可以开展哪些形式的青少年教育活动。

关键词:少儿教育;博物馆;文化传承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广知博物”。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日渐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体验式”教学,对孩子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而博物馆是承载一个地区文化与文明重要场所,也是儿童青少年成长中重要的文化资源,理所当然的成为家庭与学校教育延伸的重要方向。

一、项目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这一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博物馆的教育主体定位。自此,所有博物馆开始以“让学校成为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学校”为发展方向,向着将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不断创新发展。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这座建筑物,曾是一座承载着近百年历史的工业建筑—秦皇岛耀华玻璃厂老厂房。而今天这里成为展示着玻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地方,并以独特的展陈方式,通过文字、多媒体、艺术、建筑等多种展示形式,唤起人们百年前那段为华夏增辉的记忆,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可能。

公共教育方面,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一直持续探索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致力于用沉浸式参观体验为主要方式,寓教于乐将“百年记忆”深入浅出传达给孩子们,让学生们既能从活动中增长见识,也能获得趣味。这样一来,“华彩初凝”系列活动顺势而生。

二、项目宗旨

上世纪二十年代距今虽仅有百年历史,却仿佛已经离孩子们非常遥远,是他们触及不到的一方世界。如今,孩子们的眼里更多的是高耸的大楼,是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却与逝去的历史文化遥不可及。

古代玻璃的历史是怎样的?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作为“中国玻璃工业摇篮”的秦皇岛耀华玻璃厂的诞生与发展是怎样的历程?现代玻璃工艺及艺术品的发展方式是怎样的?为了让百年前当时独有的辉煌与烙印不被掩埋在岁月的断层里,依托于古代玻璃历史、耀华厂当年发展历程及我馆推出了五年的原创展览—“中国学生玻璃作品展”为基础,特设计并策划了针对少儿群体的“华彩初凝”教育系列活动,旨在“把昨天展现和传承给下一代”。

三、项目理念

秉持文化传承、城市精神传承的信念,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推出的针对少儿群体的“华彩初凝”系列活动,通过小学生进馆参观馆内主展厅、感受博物馆工业建筑;参观举办的中国学生玻璃作品展;与展品近距离接触;完成系列社教活动、培训听课等形式,提升当下的少儿群体增进对过去岁月的认知与了解,唤起他们对玻璃历史及工艺传承之情,达到公共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综合素质外,还能促进博物馆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共同健康发展,具有极强的社会教育价值,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重要补充,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给孩子们打开通往过去的窗”。

四、教育目标

为了使活动兼具整体性和充实性,我们将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目标板块。

1.整体参观。讲解员会带领孩子们参观整个博物馆园区感受百年工业遗址,随后游览主展厅及临时展厅,将馆内各个展区及陈列的展品对他们进行简要的介绍,整个环节走下来大概时间在30分钟左右,使孩子们对博物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初步的印象。

2.知识导入。我们会选取馆藏中有特色的展品及玻璃艺术品,结合PPT、宣传片、互动教具演示等多媒体给孩子们科普展品的历史、材质、制作工艺、用途等知识并配上照片,能更好的让孩子们理解。形象生动地了解文物的内涵和玻璃艺术品美学和制作工艺的价值

3.互动体验。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社教活动,通过组织与主题相关的手工制作及小课堂活动,做到博物馆教育主题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相辉映、完美融合,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及游客了解、亲近、爱上博物馆。

五、活动设置

活动对象:6—14岁儿童。

活动人数:每场30人。

活动地点:“走进来”与“走出去”方式相结合。

活动时长:每场2个课时,共计约80分钟。

活动费用:免费

活动准备:1.博物馆方准备:

①搜集课程相关资料并整理(视频、图文资料等)。

②撰写活动教案并制作活动课件。

③准备教具及教育材料包。

④做好工作人员任务分配及少儿安全保障。

2.参加活动方准备:

①利用网络了解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概况。

②协助馆内工作人员顺利开展教学任务,维持秩序及少儿安全工作。

六、项目实施(部分活动展示)

(一)“璀璨光华”小课堂

6263586324f36_html_1402716d9b77c6e8.jpg







“玻璃映像”主题活动衍生的玻璃生活用品彩绘活动。孩子们通过老师讲解了解了玻璃的历史、材质、工艺等知识,用美妙的想象力赋予玻璃多彩的颜色。

(二)“百年巨变”老厂房

6263586324f36_html_e853bfefeb7f2996.jpg







组织小学生、青少年在六一、七一、国庆、5˙18博物馆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不定期来馆开展

“绘聚百年风华,共画历史辉煌”绘画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工业遗址的魅力,了解老耀华的百年风雨历史。

  1. “探索晶奇”重塑梦想

6263586324f36_html_c23c45965737b2c1.png







开展“玻璃科技嘉年华”科学探索系列课程和科学实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博物馆近距离欣赏现代科技玻璃后跟随老师进一步了解科技玻璃的不同用途、应用领域;学习其蕴含的科技原理、制作工艺等知识,最后通过实验操作体验方式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现代玻璃科技的兴趣。

除了这三大环节之外,我们通常还会增加宣讲环节,走进社区、军营、中小学、大专院校、企业讲述玻璃历史,传播博物馆文化,进行“馆校”“馆企”深度合作,开发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打造“大众身边的博物馆”,扩大受众群体,发扬玻璃文化,传承百年梦想。


七、项目特点

博物馆教育项目除了作为展览和文物的延伸,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针对如何保持其教育功能在本地的持续吸引力;增加本地观众来博物馆的参观次数;提升市民的兴趣;使他们在走出博物馆后会惦念、回味,制定重游计划等问题,也是现阶段需要重视和强化的思考方向。

“华彩初凝”少儿互动体验教育项目保持对本地人群持续吸引力基本思路:

1.凸显地方特色。博物馆作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应当把积极发掘本地域文化渊源、民间习俗等特色内容作为展览的切入点。

2.保持常态化,让本地观众有规律可循,可列入参与计划。

3.不断策划新项目、完善老项目,保证教育项目的经典性和新鲜度。

八、结语

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在配合学校教育、更好地提高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完善未成年人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的“华彩初凝”少儿互动体验教育项目是利用本地历史文化和博物馆资源开展互动学习的新模式,我们会进一步挖掘博物馆的触觉、幻想和公共空间,让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能尽情享受博物馆文化的乐趣,从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秦皇岛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