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探析

刘国琼

广西阳朔县白沙镇中心小学 广西 阳朔 541901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去教学,让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讲解、示范、提示,并且要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多方位、多侧面接受美术熏陶,得到美术享受,提高美术水平。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立足本职,认真研究与探索,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美术 教学 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形成了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给美术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并为素质教育思想全面落实创造了新契机。

一、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色彩基本知识教学中,内容是认识原色与间色,学习色彩基本知识并进行调色练习。学生看着红、黄、蓝三种颜色象变魔术般地调配出多种不同的色彩,使画面变得更漂亮,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知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进行色彩练习。美术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色彩的应用能力。

想象是学生感兴趣的启发式教学,学生善于遐想,在想象中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想象有时是奇特的,想象出来的事物有点离谱,但却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很好的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想象力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学中要立足现实,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启发小学生美术创作的创新能力

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能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的确,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创新,都是先通过创新开始的。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发散思维、产生灵感,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能力。

如请同学们以《我爱树木》为题画一幅画,教师事先可以带学生去公园,让他们认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并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树木,比较树木的高矮、大小以及粗细,还让他们去摸树皮、闻树叶、听树木发出的声音。孩子们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他们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已亲身感受了树木带给他们的绿荫、清新的空气、美丽以及欢乐,同时也使他们对树木产生了感情,并深深地爱上了树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关于树木的视频,让他们领略千奇百怪的树种,为他们讲树木的知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树木给生活和大自然带来的无穷魅力。此后,教师启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美术创作。作品可谓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创新的能力太奇特了。有的作品把自己比喻成鸟儿,把大树当成家,住进了大树里;有的把树木画成了绿色长城;有的把树木画成了空气清新器;还有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地球长出四肢,把树木画成肺的形状,喻意让人一目了然。美术课激活了学生的艺术细胞,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大胆创新的能力。

三、给予正确的引导

学生看世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立场与大人不同,因此会做出一些奇怪的行为,会产生一些奇特的想法,此时教师要做的不是批评、遏制学生们的想法与行为,而是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其明确是非、知道善恶、顺应天性、获得成长。具体到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就是教师尽可能维护学生的天性,不统一要求学生,只要他们有兴趣做,就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发现他们出现问题,就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新知识,而不是荒废时间、自由玩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教授其相应的美术技巧,传授一些美术常识,鼓励学生其鉴赏、去创作,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引导学生绘制一幅美丽的天空,教师指导学生用剪贴画或者绘画,绘制出绚丽多彩的天空,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师让学生准备纸、剪刀、胶水、吹塑纸、彩笔等工具和材料,让其自由分组,团结合作制作出一幅美丽的天空。拿到工具和材料,了解任务内容后,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制作任务上,尝试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制作出美术作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发挥了引导者的价值,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任务上,学到新的知识。

四、善于鼓励与表扬学生

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会让学生得到内心的满足,让学生的表现欲望更强,更想动手操作,展现自己的美术才能

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上课技巧,适当降低一些难度,让小学生不再望而却步,而是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教师要善于鼓励与表扬学生,小学生学习美术的渴望就会提高,学生动手画画的冲动马上就要去画。在学生画画的过程中,美术教师的一个赞赏的话语、一个赞美的手势、一个肯定的动作都会给初学美术的小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让他们对美术充满渴望,不再对美术感到陌生和恐惧。

  有些小学生对画画还是感到陌生、感到吃力,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小学生各自的美术基础及爱好,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画画,让他们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乐趣。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观察画面的特点、认真捉摸画面本身的状态,引导学生动手在纸上画下来,鼓励学生看看谁画得最好。学生们在教师的表扬与赞美中更加奔放自己,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展示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画面,圆满完成了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作为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探索,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美术素养,达到美术教学目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丰富学习活动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了提质增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孔军.美术基础课对小学美育教育的作用探究[J].科幻画报,2021(09):275-276.

[2]陈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的策略[J].教育界,2021(32):42-43.

[3]刘越华.如何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1(17):165-166.

[4]李影.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09):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