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卵巢解剖在虫情测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玉米螟卵巢解剖在虫情测报中的应用

么子惠

台安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省鞍山市 114100


摘要:通过调查玉米螟卵巢发育进度对比田间调查调查玉米螟发生情况,预测防治玉米螟最佳时期。

关键词:玉米螟;卵巢解剖;防治时期


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玉米产业发展到了比较高的阶段,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成为了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而玉米螟成为了玉米的主要害虫,其对玉米危害造成的损失率高居各种虫害之首。玉米螟又叫玉米粘虫,是影响玉米优质高产的一个重要虫害,在玉米生产上发生比较普遍,对玉米的叶片、茎干、果穗、雄穗等部位都会有危害。玉米钻心虫在玉米植株上钻了洞,影响到养分向上输送,玉米棒子长不好,同时又造成玉米抗倒伏的能力显著降低,一旦遇到较大的风雨,玉米出现倒伏减产会很严重。玉米螟危害玉米棒子多在玉米雌穗打苞期出现幼虫,幼虫先啃食雄穗的苞叶与雄穗,随着幼虫的日龄增加,转而危害玉米棒子、玉米的籽粒、玉米棒子的结节处等地方造成养分不能很快地输送到玉米籽粒储存,影响玉米的果穗发育,造成玉米千粒重降低,庇粒增加,最终导致玉米减产。

玉米虫情预测预报是我们及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玉米螟发生程度、发生时期和防治适期的工作手段,虫情测报的准确性成为了重中之重。由于玉米螟越冬环境的复杂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玉米螟的发育进度很不平衡,化蛹羽化进度参差不齐,加之近几年玉米新品种的种植,造成田间及越冬地虫源量急剧减少,致使玉米螟虫情测报难度增加,加之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使得在测报工作中常用的剖杆法缺乏了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需要改进玉米螟测报工作中的方法,探索和掌握最佳防治时期。本文通过养殖和灯诱玉米螟解剖观察卵巢发育情况的对比确定玉米螟产卵时期,为发布玉米螟虫情预报和指导玉米螟防治提供参考。

1 实验方法

1.1 实验区间

本次实验从2011年开始,到2016年结束,共持续了6年。

1.2 材料准备

在玉米收获后,从玉米秸秆中剥取足量玉米螟幼虫放在养虫网室内饲养越冬。

1.3 解剖准备

用玉米秸秆喂养玉米螟幼虫,到玉米螟幼虫开始化蛹时进行下一步工作。玉米螟幼虫化蛹后,即可将雌雄蛹分开,在羽化后将雌雄成虫按1:1配对。

1.4 解剖饲养雌蛾

在玉米螟羽化后6小时及第2天开始解剖雌蛾,每次解剖6-10头,直至羽化后第12天为止。

1.5 解剖诱集到的雌蛾

5月中旬开始虫情测报,利用佳多测报灯进行诱蛾,对诱集到的玉米螟雌蛾进行解剖,观察卵巢发育情况,直至田间落卵量为1-1.5块/亩为止。

1.6 虫情测报

采用多点取样进行剖杆调查化蛹和羽化进度调查,每次剖杆调查的活虫数不少于30头,每3天调查一次,记录死虫数、活虫数或蛹(壳)数,并按公式分别计算化蛹率、羽化率和死亡率,结果记入玉米螟化蛹和羽化进度调查表,化蛹率达70%以上时停止调查。

2 实验结果

2011年-2016年连续六年的虫情测报和雌蛾卵巢解剖,共解剖玉米螟雌成虫2531头,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数据。

2.1 玉米螟卵巢发育

在对玉米螟蛹和成虫的解剖观察中发现,玉米螟在羽化前1-2天卵巢就已经开始发育了。

2.2 雌蛾卵巢发育到三级的时间

对比2011-2016年解剖养殖雌蛾数据,养殖玉米螟成虫卵巢发育达到三级的时间分别为6月22日、6月23日、6月24日、6月22日、6月20日和6月17日。

2.3 化蛹率达到90%的日期

对照田间测报调查发现,2011-2016年玉米螟化蛹率达到90%以上的日期分别是6月20日、6月22日、6月19日、6月18日、6月20日和6月15日。

2.4 雌蛾羽化至产卵历期

调查发现,玉米螟雌蛾开始羽化至开始产卵,正常条件下大约需要2-2.5天。

2.5 田间落卵

从6年的田间调查看,田间落卵量达到1块/亩的日期分别为6月23日、6月24日、6月22日、6月22日、6月20日和6月16日。

2.6 测报灯诱蛾

当测报灯诱到的雌蛾卵巢发育为三级的数量达到20-25%时,测报灯诱蛾出现高峰;当测报灯诱到的雌蛾卵巢发育达到4-5级时,当日诱蛾量达到总诱蛾量的40%,此时田间落卵量出现高峰;每头雌蛾的产卵盛期可持续2.5-3天。

2.7 幼虫孵化高峰

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当40%的玉米螟雌蛾卵巢发育达到三级时,后推3-5天为玉米螟幼虫孵化的高峰期。

3 讨论

根据六年来的虫情测报和雌蛾卵巢解剖的结果,结合台安县的气温、降水等自然条件,作出讨论如下:

3.1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适期的确定

从6年来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雌蛾卵巢发育到三级的时间、化蛹率达到90%的时间、田间落卵量达到1块/亩的时间与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标准(田间落卵量达到1块卵)时间基本一致,也就是说当虫情测报数据达到上述三个指标时,就应该进行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首次放蜂,5-7天后进行第二次放蜂。

3.2 颗粒剂防治玉米螟适期的确定

直接撒入玉米心叶中,或将白僵菌粉剂拌成毒土后撒入喇叭口中

根据玉米螟雌蛾卵巢的发育进度与玉米螟幼虫孵化高峰期的对应关系,通过观察玉米螟雌蛾卵巢发育进度来预测预报应用农药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最适时期是可行的。当40%的玉米螟雌蛾卵巢发育达到三级时的日期,可以确定为玉米心叶投放白僵菌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最适时期;后推7-10天的日期,可以确定为玉米心叶投放辛硫磷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最适时期。

3.3 玉米螟综合防治

受诸多因素影响,玉米螟虫世代交替界线不清,尤其是二代玉米螟发育更是参差不齐,世代跨度时间长,这也是玉米螟难防治的主要因素,只有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玉米螟防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3.1 培育、试验、示范和推广抗玉米螟转基因品种

培育、试验、示范和推广抗玉米螟转基因品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也是玉米螟防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3.3.2 白僵菌封玉米秸垛

每年的5月上旬前,在越冬代玉米螟幼虫化蛹前,用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有效的降低玉米螟虫的越冬基数,减少田间落卵量。

3.3.3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采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杀灭玉米螟于卵孵化前,即有效又对环境友好。

3.3.4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采用玉米心叶投放白僵菌颗粒剂和辛硫磷颗粒剂防治玉米螟,可直接杀死玉米螟幼虫。

3.4 玉米螟雌蛾卵巢解剖的继续应用

玉米螟雌蛾卵巢解剖在玉米螟虫情测报中的应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通过研究玉米螟雌蛾卵巢解剖与玉米螟虫情测报的对应关系,直观了解掌握玉米螟世代发展、发生进度,为玉米螟综合防控提供了详实有效的依据。


注:卵巢分级标准

一级卵黄沉淀期:羽化-羽化后8小时,卵管长度为15-20mm,小管基部有不少半成熟卵,中部及末端的生殖区为透明卵室。中、侧输卵管细且半透明,内无卵,未交配,附囊内空瘪。

二级卵粒成熟期:羽化后8小时-24小时,卵管长度为20-25mm,小管基部较细,似乎成柄状,成熟卵、半成熟卵、卵室三部分在小管内约占1/3。成熟卵为椭圆形,排列疏松。后期卵粒开始进入侧、中输卵管。未交配,附囊内空瘪。

三级成熟待产期:羽化后25小时-48小时,卵管长度为35-40mm,由椭圆形被挤为圆球形、至扁球形,后来卵粒间界限不清晰,卵紧密排列在小管基部及侧、中输卵管内,侧输卵管膨大,内有不少卵。小管内无缺卵空间。部分交配一次,精包白色,附囊内有混浊液体。

四级产卵盛期:羽化后3-5天,卵管长度35-40mm,小管中部出现淡黄色结节及缺卵空室,后来黄色结节移至小管基部与侧输卵管连接处,小管末端为半成熟卵。常见一个侧输卵管内无卵而另一侧输卵管内有卵,中输卵管内有卵或全排出。大多数交配一次,个别交配二次,精包为褐色。

五级产卵末期:羽化后6-12天,卵管长度为8-15mm,小管缩短,后期粗细不均匀,仅残留少数变形卵,没有半成熟卵存在。侧输卵管皱缩,内无卵或残留个别变形卵,精包褐色至黑褐色,附囊内干瘪。

作者简介:

姓名:么子惠,出生年月:1987.12,籍贯:辽宁台安,民族:汉,学位:研究生, 工作单位:台安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职称:农艺师,研究方向: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