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经学文献集成》编纂与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辽海经学文献集成》编纂与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马骁英

沈阳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摘要:

对辽海儒家经学文献的研究,长期以来关注度较低,乏人问津,成果极为有限。自近代以来,仅有金毓黻先生所编的《辽东文献征略》、《东北文献零拾》和《辽海丛书》三部著作,涉及了这一领域。历代辽海儒家经学宗师们所著的宝贵的经学文献,依然沉睡、深埋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各种总集、别集、丛书、类书、正史、野史、学案、年谱、地方志等庞杂的资料海洋之中,等待着我们来识别、钩沉、辑佚、整理、注疏和阐释研究。《辽海经学文献集成》就是我们作出的初步努力。


关键词:

辽海经学文献集成 编纂与研究 意义和价值


一、《辽海经学文献集成》的理论价值


辽海文化的核心,是经学。在辽海地区数千年传承发展、被代代辽海儒学大师发扬光大的极具特色、迥异中原的辽海儒家经学,是辽海文化中最宝贵、最值得骄傲、最具文化含金量和学术含金量、最易引起国际国内文化界关注、最能受到国际国内高层次知识界重视的组成部分。

辽海文化,是辽宁地区的传统文化的总称,是辽宁地区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的结晶和瑰宝。民国时期东北学者金毓黻《东北通史》云:“辽海者,谓辽河上源之地,有广大之沙漠,一望如海,《晋》《魏》二书及《北史》所举,皆当作如是之释义。”金毓黻认为,辽海最初是辽河流域的古称,后来演变为辽宁地区的古称,在广义上还可以被视之为以辽宁为核心的整个东北地区的古称。几千年来,辽海地区绝非像后世认为的那样只是中原儒家经学传播的边缘地带,辽海地区绝不是儒家经学贫瘠的文化荒漠,恰恰相反,辽海地区自儒家经学孕育萌生之时起便将自己恢弘的文化身影投射到了儒家经学的文化天穹中,一批来自辽海、游历辽海、见证辽海的先贤写下了宝贵的文化篇章,这些篇章被永远地保留在了先秦儒家经典中,成为了被后世奉为圭臬、万众传诵、代代注疏的“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如商代祖己的《高宗肜日》、殷末周初箕子胥馀的《洪范》、西周荣伯的《贿肃慎之命》、西周尹吉甫的《韩奕》等。在后世儒家经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辽海地区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西汉韩婴的韩诗内、外传对《诗经》的研究,东汉陈禅对古文《论语》的传播,汉末辽东三杰管宁、邴原、王烈对今文经学的研究和传播,直到清代多隆阿的《易原》、《毛诗多识》,张玉纶的《毛诗古乐音》,辽海地区的儒家经学可谓宗师辈出,代不乏人,文章阜盛,源远流长。

我们将大力钩沉辑佚,校雠注疏,考据阐发,把自先秦至明清的历代辽海儒家经学文献集成于一编,并配以题解、注释,形成一部大型的多卷本的辽海儒家经学文献集成与注疏的合集。有了《辽海经学文献集成》的坚实有力的文献与理论支撑,以辽海儒家经学为核心的辽海文化,在未来的国际国内学术界和文化界,将以更加自信、独立、强势的文化面貌和文化风度,展现自身的文化魅力,征服和倾倒国际国内的文化受众群体,为当代辽宁的区域文化振兴和发展发挥更大的助力作用。这是《辽海经学文献集成》对辽宁的理论价值。


二、《辽海经学文献集成》的实践价值


首先,重新打造辽宁典雅文化的文化品牌。辽宁文化的俗文化印记和影响在全国已经泛滥过久,扎根过深,印象过牢,深刻地形成了国内国际看待辽宁文化的固有成见。我们要证明辽宁具备典雅文化的深厚底蕴,提高辽宁在国际国内视野中的文化层次,重新打造辽宁典雅文化的品牌,让世人再提起辽宁文化时,自然而然地想到辽宁文化既有喜闻乐见的俗文化,也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典雅文化。《辽海经学文献集成》的选题、展开与完成,就是为了打造“辽海经学”这一重要的辽宁典雅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国际国内视野中辽宁文化的新坐标和独特闪光点与风景线。

其次,响应“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的号召,重塑辽宁文化氛围,振兴辽海国学,培植辽宁文化底蕴。我们钩沉辑佚、研究整理《辽海经学文献集成》,正是为了响应号召,要让辽宁大地上的古籍文字活起来,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最终走进校园,走进千家万户的心灵,走过山海关南下,甚至走出国门,让它们成为振兴辽海国学的利器,让它们在辽宁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热爱家乡传统古典文化的氛围,让它们培植起独具辽宁特色的经典文化底蕴,不但让辽宁的古籍活起来,还要让辽宁人的面貌雅起来。


三、《辽海经学文献集成》拟突破的难点以及主要的创新点


《辽海经学文献集成》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1)文献之不易得。辽海儒家经学文献,从未被集中整理过,从未被全部收入一部大型的专门丛书。即使是享有盛名的金毓黻先生所编的《辽海丛书》也仅仅只收录了三部经学著作。数量巨大的辽海儒家经学文献,分散地保存在各种丛书、类书、总集、别集、正史、野史、地方志、学案、年谱等种类庞杂、浩如烟海的资料之中,等待着我们来进行识别和整理。把众多而分散的辽海儒家经学文献的最优版本,从庞大而复杂的资料来源中,识别出来,搜集起来,再加以整理,这是本研究拟突破的第一个重点和难点。

(2)人物之不易考。辽海儒家经学的历代宗师的姓氏、爵里、生平、师承、著述、功过,大都深深隐藏在史书、方志、序跋、碑记、书信等资料之中,掩埋极深,踪迹难觅,信息匮乏,偶得一鳞半爪,已属弥足珍贵,需要大力搜剔爬梳,综合比对,才能如拼图一般勉强拼出历史人物的信息与关联。本研究将充分发挥考据之功,将辽海儒家经学的历代先贤出身辽海、仕宦辽海、游历辽海、见证辽海、关注辽海、影响辽海的学术生平和学术事迹考证详明。这是本研究拟突破的第二个重点和难点。

《辽海经学文献集成》的主要特点和创新点:

(1)汇集文献,省后世检索之劳。本书编纂完成后,将把历代辽海儒家经学文献囊括殆尽,且既包含影印的文献善本,也包含对文献的注疏整理,今后的学者想研究辽海儒家经学文献即可通过此书窥见原典原貌,不必再披沙拣金,大肆搜求,极大地节省了翻检求索之劳。

(2)注疏文献,标举辽海儒学旗帜,打造辽海儒学品牌。本研究在汇集全部辽海儒家经学文献之后,将对其进行深入的整理和注释,树立起辽海儒学的独特旗帜,为辽宁地区打造历史悠久、内涵厚重的辽海儒学文化品牌。

(3)宣传乡贤,弘扬文脉,展现辽海儒学发展历史脉络。长期以来,“辽宁文化底子薄”、“辽宁文化名人少”等等针对辽宁的文化偏见与文化成见,在全国几乎成为了传统习惯的定见,更有甚者,很多辽宁人也人云亦云,妄自菲薄。这是很不应该的。辽宁的本土文化——辽海文化,发祥早,起点高,峰峦多,成果众,流泽远,泰斗辈出,文献丰厚,辽海儒家经学正是辽海文化的核心,辽海文化的众多特征大多是辽海儒家经学所赋予的。本研究志在充分发掘和宣传辽海儒学先贤的丰功伟业,把辽宁历代辉煌的文化成就的坚实证据昭告海内,彻底改变世人对辽宁文化的偏见,大力弘扬辽海儒家经学文脉,号召辽宁青少年一代继承家乡经学传统,把辽海儒学文化发展的历史推向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清)马国翰 辑.玉函山房辑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清)王仁俊 辑.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清)王谟 辑.汉魏遗书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辽海经学文献集成》编纂与研究”(编号:L21ATQ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骁英(1984—),男,辽宁海城人,沈阳大学文法学院历史系教师,博士。研究方向:辽沈历史文献、辽海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