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浩宾曲线在初中英语中的实践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艾斯浩宾曲线在初中英语中的实践应用

彭先进

巫山县笃坪初级中学 404719

【摘要】复习,是学习过程中最为有效的记忆手段,没有复习就没有记忆,结合人类海马体的性质,人类大脑开展记忆的过程是具有周期、节奏性的,该节奏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经过笔者的研究观察,发现许多中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都是在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前,而一瞬间大量的知识记忆只会使大脑的思维更加混乱,而后便是急速的遗忘,从而一提到背单词就会令中学生苦不堪言,让单词成为中学英语教学任务中的一大障碍。本文基于艾斯浩宾遗忘曲线和周期性间隔复习等方法,将不同的知识分散在不同的时间里,将其用于中学英语的词汇学习实践中,探讨其是否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艾斯浩宾曲线;记忆;词汇

一、艾斯浩宾曲线概述


德国心理学家艾斯浩宾(H.Ebbinghaus)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并且遗忘的进程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如下图所示:

6281f40d6bf31_html_3de636cf7ecbdd77.jpg

他发现,保持(记忆)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即我们学过的知识(保持的记忆)在刚学习完保持100%,20分钟后保持在58%,1小时后保持44.2%,8到9小时后保持35.8%,1天后只剩下33.7%,2天后剩下27.8%,6天后剩下25%,这条曲线表示了在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遗忘这个过程是必经的且具有线性规律的,其进程是迅速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通过观察曲线可以发现知识在掌握一天之后如果不抓紧进行再一次的学习,就会遗忘至第一天学习过的百分之二十五,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也会相对减缓,遗忘知识点数量便会减少。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过一次对照性实验,即在相同的一节课堂上要求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英语文章,A组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后,课后不制定复习作业一天后的记忆率在35.6%,一星期后进行周考测试,结果A组学生对上一周要求的文章掌握率只剩下10%;B组在同一次课堂教学后,课余时间要求该组学生用艾斯浩宾曲线遗忘曲线在课下进行有规律的复习,一天后对该组学生进行抽查,发现学生保持记忆率在98%,一周后同样进行周考测试,测试结果B组学生仍在一周后在保持在86%,由此可见B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A组。综上所述,对于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还有1天、1周,寻找周期关键点留下节点复习任务,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

  1. 浅析首因效应与词汇记忆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A. S. Lochins)于1957年用实验的方式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指交往双方(学生主体与知识本体)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以后的对应关系是产生影响的,即“先入为主的效果”,虽然该现象对之后的影响并非完全正确的,但仍然是最清晰、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在很大的成都上决定着学生主体与知识客体相交互的进程。对于初中的英语词汇来说,如果该单词的第一次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学习印象(包括感兴趣的预习、轻松的学习、有成就感的考查、有动力的反复记忆等情况)那么学生就更愿意去学习该类知识,教师与学生也会相应的得到良好的反馈。反之,因方式不佳、或机械重复等消极行为使学生对于某类单词第一次学习就引起反感的情况,即使由于各种应试等原因使学生多次与之接触,学生对该单词的掌握程度仍是欠佳,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令学生在心理上于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叛逆状态。而艾斯浩宾记忆曲线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在面对英语词汇背诵时求快、求量、求结果而导致思维混乱、机械重复而产生消极情绪等心理、生理上的问题,让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过程总是保持好奇求知的状态。

  1. 艾斯浩宾记忆曲线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中学生进行了三项分类,首先第一类是完全不复习的学生,他们认为对于词汇的背诵第一遍结束后,背第二遍就好了,这样的想法不仅导致他们随着时间遗漏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在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阶段甚至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非常被动;其次第二类的同学往往是过度复习,这些同学会严格按照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完成任务,这样虽然有一定的学习效果,但是能规划、坚持的同学少之又少。

由此,因为每个单元的复杂单词与单词数量分布不同,笔者以八年级上册单词表中的unit1、unit2为学生制定了一张复习间隔相对较长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照表,起学习认识单词和复习分为五次,分别在背诵后的1、3、6、13天后安排复习。因为根据往常的艾斯浩宾回忆节奏,要求在20分钟、1小时后、8~9个小时、1天、2天、6天分别重复回忆一遍;但艾斯浩宾在做记忆遗忘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是无意义音节,而学生背诵的材料是经过大脑加工的有逻辑意义的材料,频繁的复习节奏反而会让学生难以坚持且效率低下,因为首因效应的原理,大脑对于快速重复的信息不再感兴趣,并且短时间内的多次复习,不利于增强大脑对于知识的提取能力。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周期1

学习 1A

复习

学习

复习 1A

学习 1B

复习

学习

复习 1A 1B

学习 1C

复习



周期2

学习

复习 1B 1C

学习 2A

复习 1A

学习

复习 1C 2A

学习 2B

复习 1B

学习

复习 2A 2B



周期3

学习 2C

复习 1C

学习

复习 2B 2C

学习

复习 2A

学习

复习 1A 2C

学习

复习 2B



周期4

学习

复习 1B

学习

复习 2C

学习

复习 1C

学习

复习 2A

学习

复习 2A



周期5

学习

复习

学习

复习 2B

学习

复习

学习

复习 2C

学习

复习




经过一学期的艾斯浩宾曲线与首因效应结合的记忆训练后,八年级学生的期中期末各体型得分率较同年级其他班级均有所提高,尤其在句型翻译、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词汇等题型上提高最为明显。这也表明,通过科学的间隔性复习配合艾斯浩宾遗忘曲线,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初中学生在各个题型的解决过程中的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Ebbinghaus, H(1993). Memory(H. A. Ruger&C. E. Bussenius,Trans.)[D]. New York, NY: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85.

[2]Gordon K. Class results with spaced and unspaced memorizing.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25(5):337-343.

[3]梁飞.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4(19):80.

[4]刘启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英语词汇记忆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9):172-173.

[5]田兴华.浅谈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对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率的作用[J].海外英语,2018(4):83-84,94.

[6]边玉芳.遗忘的秘密: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实验[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3):31-32.

[7]施小明,王娟玲.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的实践教学组织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