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医学影像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分析

蒋华蕾

南京市祖堂山精神病院 江苏 南京 211000

摘要:目的:对医学影像技术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判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为得到有效结果,本次选择2019.01月~2021.01月于本院就诊的40名医学影像检查患者的检查报告,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其中骨科疾病患者8位,中枢系统疾病患者11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9位,肿瘤患者6位,创伤患者6位,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影像学检查中,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疾病,为医生诊断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信息,使医生做出准确地判断,临床诊断价值优异。

关键词: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分析

在医院影像学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技术由CT检查、MRI检查以及X线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操作简单,并且较为便捷,已经成为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方式之一。医学影像技术包括很多类型,可以对不同的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医学影响技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断进步,能够妥善诊断患者病情。因此本文对影像技术在多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究诊断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在2019.01月~2021.01月就医患者中,共选择40位患者观察,患者选取的标准为:

①患者不存在精神障碍,能够配合检查。

②患者知晓研究详情,同意参与研究。

1.2观察指标

查找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影像医师判断结果,然后将影像学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1.3统计学处理

观察患者的具体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百分比计算定量数据,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后,P<0.05,无统计学差异。以均数标准差作为正态分布数据的表现方式,P<0.05,无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体的检查结果如下表:

表格1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

组别

人数

心血管系统疾病

骨科疾病

中枢系统疾病

肿瘤疾病

创伤

影像学检查结果

40

9

8

11

6

6

病理结果

40

9

8

11

6

6

X2


10.2698

11.3593

10.7852

12.3586

11.7926

p


0.2557

0.5829

0.7519

0.5896

0.6392


  1. 讨论

医学影像技术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判断依据,影像技术的发展是根据影像诊断需求作为方向不断改进,医学影像诊断需要影像学技术的支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同影像学技术原因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同,在应用不同的影像诊断技术时,不同技术存在不同优势以及一些缺陷。

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有以下几种:

①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通过高频率的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传播,最后获得成像。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诊断中,人类的身体符合弹性介质标准,因此可以采用超声诊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在诊断过程中,超声波会从探头中发出,并向着人体结构反射,在一系列作用后,超声波检查结果会返回探头上,然后利用声能转化技术以及电能转化技术,在显示屏中形成检查图像,根据图像特点对患者进行诊断,超声成像优势明显,具有操作简单等优势,而且对人体的伤害较小,适用于多种疾病诊断,但超声诊断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图像分辨率较低。

②X射线透视成像,X射线透视成像属于早期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临床医疗诊断中,具有十分高的诊断价值,X射线成像技术,可以根据射线穿透组织时的强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人体的不同组织面密度以及厚度也不同,因此对X射线的吸收系数也不同,通过X线检查可以对患者的发病位置、器官进行诊断成像。

X射线在医学诊断中,可以在成像过程中移动患者的体位,对患者的病灶位置进行多方向的观察,收集患者的器官动态变化数据,了解患者的肠胃蠕动情况以及血管搏动情况,X射线检查设备的操作较为简单,检查费用较低,成像分辨率较为清晰,可以对比分析患者病情是否好转。但X射线成像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X射线很难检查出患者的小病灶情况,在摄影时,虽然可以移动患者体位,但一张图片只能显示固定方向的瞬间成像情况,立体性不足,对于一些疾病来说,需要拍摄多张相片,才能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进行诊断。

③核磁共振成像,原子核在进动时,会吸收进动频率一致的射频脉冲,将射频脉冲吸收后,原子核会将吸收掉的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电磁波的方式发射出来,这个过程被称为共振发射,共振的吸收以及发射过程也就是核磁共振。对患者使用核磁共振检查,成像优势明显,首先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损伤,其次,核磁共振成像能够为医生提供立体的成像依据,可以全面了解病灶情况,最后,对心脏疾病的诊断效率较高,可以有效诊断心脏病变。

核磁共振的缺点有,核磁共振虽然能够提供体力的成像,但很多病变情况,很难只依靠核磁共振检查进行准确的诊断,对患者对肺部进行检查时,检查效果较差,没有X射线以及CT检查效果优异,对患者肝脏、前列腺等位置进行检查时,需要选择其他诊断方式。

④CT成像,CT成像技术是影像学检查极大地进步,CT检查弥补X射线检查的不足之处,CT检查技术发展至今,经历单排CT、螺旋CT等多个阶段的技术革命,应用效果以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CT成像结果的分辨率清晰,能够肿瘤的良恶性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数据,可以满足患者本身的不同诊断需求。CT成像优势明显,成像结果清晰,并且所需时间较短,可以为急症患者尽快进行诊断,而且CT成像可以射线冠状图像以及失状图像的重建。CT成像的缺点也很明显,特定部位检查较为局限,而且检查费用较高,不适用于作为常规诊断手段,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

在医学影像技术工作中,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医务人员具备核磁共振、CT等常用影像学检查方式的系统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其次,需要了解基础的电子学以及临床医学的知识。再其次,在诊断疾病时,可以熟练应用多种诊断技术。最后,对前沿技术敏感,了解未来发展趋势。影像学诊断工作,需要医务人员熟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相关知识。其次,在诊断疾病时,具有多种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能力。最后,可以深入了解各种影像学诊断技术。

影像诊断需要影像技术的支持,高水平的诊断技术能够真实的展现患者的客观情况,如果诊断质量不高,就会延误对患者的诊断,产生负面作用,在影像学检查中需要及时地反馈患者的诊断结果,根据不同成像方式的成像原理以及成像特点,灵活选择进行诊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诊断也不是万能的,对某种疾病进行诊断时,可能会出现其中一种检查方式显示病变,但是其余检查显示正常。在选择检查方式时,也要考虑经济性以及便捷性选择检查措施。影像学检查具有互补性,影像技术以及诊断技术。在本质上来看,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影像学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目前从事影像学技术的人员已经趋近于饱和,但是影像学诊断方面的人才紧缺,这可能与高校培养方式以及实际工作情况有关,对于从事影像工作的人员来说,需要医务人员能够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加强伦理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综上,影像学检查可以发挥出色的临床诊断效果,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诊断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 吴坚敏. 医学影像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73):2.

  2. 孙逢成, 孟宪华, 朱琳. 医学影像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分析[J]. 健康前沿, 2019, 28(2).

  3. 袁雄.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医药.

  4. 王新.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卷17期, 97页,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