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模式下改善金属材料入库周期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六西格玛模式下改善金属材料入库周期探讨

刘仲位 1,赵辉 1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湖北 襄阳 441000

摘 要:金属材料采购是保障军工科研项目按期完成、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部分金属材料采购入库周期长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缩短金属材料采购入库周期的改善措施,以保障六西格玛模式的顺利实施,促进企业在物资管理的提质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科研生产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金属材料采购 六西格玛 入库周期

2021年10月25日至26日,在京召开全军装备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军装备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面开创武器装备建设新局面,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随着会议的部署落实,武器装备建设现代化新发展格局,必然再上一个大台阶。众所周知,军工科研生产任务存在“任务重、品种多、节点紧”的特点,生产类型为“多品种、小批量”。各相关单位全面开展精益生产改革,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物资管理是推进精益生产的重要环节,对现有物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金属物资采购需求多且分散,不便于开展大规模集中采购,且由于设计通用性不强、设计变更等易导致物资积压,对“两金”造成压力。物资部门是负责本单位用物资的计划和采购管理;负责制定物资需求和采购计划,并实施集中采购;负责物资的质量保证工作,其中采购原材料占物资数量最高,而原材料中金属材料占最大部分。

梳理发现,金属材料到货入库周期较长,复验流程复杂、各环节的管控相对独立,缺少密切联系和统一管理,导致到货入库周期时间较长,交付车间时间延长,会对生产进度产生影响。随着产品型号任务日趋增多,以及任务周期大幅缩短,导致物资保障风险越发突出。因此,通过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缩短金属材料到货入库周期,对于提升物资抗风险能力,保证项目节点按期完成尤为重要。

1 情况概述

通过对物资部门业务流程的整体梳理,金属材料到货入库经历的各环节,同时对于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发现重点控制环节为“下料”、“检验”和“审核转库”三个环节,通过对这三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可以尽可能缩短金属材料到货入库周期。因此,后续也把这三个环节作为主要研究点。

2 原因分析

2.1 Process Mapping分析

通过对影响金属材料到货入库周期问题的全面梳理和深度剖析,对影响到货入库周期的共性问题或重复性问题进行总结,并对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影响到货入库周期的因素很多,下料周期包括人员配置、下料机器等;检测周期包括送样安排、检测人员、仪器、过程;转库周期包括运料设备、油封、料位等。

2.2 矩阵评分

由三位不同岗位专家依据到货入库周期过程相关细节的重要性对影响因素进行打分,获得柏拉图1所示下料机器、下料安排、送样安排、检测安排、检测过程、返回报告、信息传递和料位对到货入库周期有重要影响,后续将对这些因子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和改善措施。

2.3 Y的分解与目标

金属材料到货入库周期按流程节点分为:下料周期、检测周期和转库周期,分别定义为下料员接到下料单到下料完成时间,配送员或检测单位接收化验料至返回检测报告时间,收到检测报告至完成入库的时间。通过对下料周期、检测周期和转库周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立了各个周期的目标。

629ea418878f7_html_850befe60d6a82b0.png

1关键因子的柏拉图

2.4 分析阶段总结

经过A阶段分析验证, 排除X因子-下料机器影响,对Y有影响的重要X因子如下:

(1)X1:下料安排- 没有标准化流程 (2)X2:送样安排- 没有及时跟踪送样

(3)X3:检测安排- 检测单位检测任务量多 (4)X4:检测过程- 试样加工流程不优化

(5)X5:返回报告- 没有及时邮寄报告 (6)X6:信息传递- 流程较长,人为因素传递延误

3 改善措施

3.1 改善方计划

将A阶段分析验证得到的6个影响因子制定改善计划,并在I阶段(改善阶段)进行改善,改善计划见表1。

表1 改善计划

No

关键因子

改善方案

预期结果

完成时间

执行情况

1

下料安排

优化调度单

加急项减少

2周

完成

2

送样安排

及时跟踪送样

送样时间缩短

2周

完成

3

检测安排

提前掌握检测单位检测任务量

等待检测的时间缩短

2周

完成

4

检测过程

优化试样加工流程

试样加工时间减少

2周

完成

5

返回报告

及时邮寄检测报告

返回报告时间缩短

2周

完成

3.2 改善下料安排

通过识别调度单中加急项后,采购部门负责确认调度单中加急物资的准确性,将每张调度单的加急物资项数缩减到最优,要求控制在5项以内,加急项数明显下降了很多,这样对正常下料周期影响不大。

3.3 改善送样安排

检验员通过制定取样跟踪计划,一方面能够了解对方的取样进度,另一方面也起到催对方尽早来取样的效果。

3.4 改善检测安排

在委托检测任务之前,可以在询价的阶段了解检测单位的检测任务量及检测进度情况。

3.5 改善检测过程

通过对不同检测单位对比发现,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部门介入试样加工流程,能够缩短检测时间。

3.6 改善返回报告

通过对外协检测单位发传真告知对方《检测质量技术要求》,以协议的方式规定检测报告返回周期。改善后,我们调查通过对比顺丰邮寄日期和检测报告日期,发现检测单位均是在1~3个工作日邮寄检测报告。

4 结论

4.1 成果确认

通过统计改善后物资部门到货的报检数据,与未改善前的数据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改善前后成果对比

阶段

改善前(天)

改善后(天)

目标(天)

挑战目标(天)

结论

平均下料周期

9

6

7

5

达到目标

平均检测周期

30

13

25

20

达到挑战目标

平均转库周期

13

4

13

3

达到目标

平均入库周期

57

23

35

28

达到挑战目标

各周期超期数量显著下降,总的入库周期没有发生超期现象。下料周期和转库周期达到项目创建的目标值,检测周期和总的入库周期到达项目创建的挑战目标。

4.2 项目建议

本项目通过改善下料安排、送样安排、检测安排、检测过程、返回报告、信息传递和料位来缩短金属材料到货入库周期,其中所提出来的一些建议措施,如识别加急项、及时跟踪送样、提前了解检测单位任务量、优化检测流程,规定及时返回报告等,可以推广到其它领域,

4.3 总结

本次六西格玛项目,不仅缩短了金属材料到货入库周期,而且对掌控原材料到货复验进度的能力有实质性的提升,为保障物资供应进度更有信心。六西格玛管理的引入,带给我们全新的管理思路。随着本次六西格玛管理工作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不同单位和部门之间逐步建立了纸质化、制度化语言体系,这对后续有效沟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雪.精益生产模式下缩短电子元器件物资采购周期的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5):223-224.

[2] 王少辉,曹沛新.航材物资采购管理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 2019(32):190-191.

[3] 张喆,蔡鸿杰,等.航天企业物资管理技术应用研究[J].企业 改革与管理,2019(1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