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当涂段生态恢复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长江当涂段生态恢复初探

张繁荣

当涂县围屏山林场

通过退耕还林、退建还林、退耕还湿,退渔还湿,林相改造等措施,竭力提升长江当涂段生态环境,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当涂)经济带,构筑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创建长江当涂段生态修复样板区。

Key words: Yangtze River, Ecology, restor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returning construction to forest, returning farmland to wet, returning fishing to wet, and transforming forest landscape, we will strive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Tangtu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build a beautiful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with clean water and green banks, build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barrier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create a model area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Tangtu s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city" where people can live and travel easily. We will work hard to build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barrier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create a model area for

1、基本现状

1.1森林资源现状

长江干流岸线在当涂县境内东、西岸长度分别为19公里和38.8公里,区域范围内林地面积1400公顷,占区域林地总面积的47.3% %,现阶段防护林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树种单一、林相简单、林分质量不高、断带普遍和建设标准不高等方面,造成长江生态防护林的防护效果不高。

1.2湿地资源现状

区域范围内主要以河流湿地和洪泛平原湿地为主,湿地总面积约5709公顷,约占全县湿地总面积的13.5%。

1.3长江干流岸线非法工程设施现状

当涂县长江干流沿线共有非法码头12家,非法码头、船厂和砂场拆除,进行复绿。

2、 长江当涂段生态恢复思路

2.1近期恢复思路:岸线复绿率达100%;堤坝外侧进行村庄、沟渠和道路绿化美化,应绿尽绿,使区域范围内(不含长江水面)村庄绿化覆盖率50%以上,支流、沟渠、道路全面绿化,绿化率达95%以上。

2.2远期恢复思路,森林质量明显提升,沿江生态防护体系基本完善,连续完整、结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初步形成。

2.3布局思路

2.3.1“水中”

强化对长江水体的保护力度,做好长江重要湿地的保护工作。通过开展湿地保护小区认定、湿地公园建设、湿地植被修复及湿地污染控制等工作,将“水清”目标落到实处。

2.3.2“岸边”

提防两侧防护林带建设,对提防临水侧非法开垦(养殖)现象及时退耕还林(还湿)。全面推进防护林带的抚育管理,优化林分结构,不断提升林带的防护效果。

2.3.3“堤外”

长江东岸结合采石矶、三塔两浮桥等自然历史人文底蕴优势,将其打造成集“农+旅”、“文+旅”、“体+旅”的历史文化湿地旅游区。长江西岸可考虑将堤外的农田及蔬菜大棚打造成采摘园和高效农业观光园及江心花岛园。

3、主要建设工程

3.1 “复绿”工程

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全面推进岸线复绿工作。对区域范围内依法拆除的码头、厂矿、堆场等裸露地积极开展“复绿”工程,对未“复绿”的地段适时合理安排复绿时间;对已经“复绿”成功的地段加强抚育管理;对“复绿”效果不理想地段及时进行重新整地和补植改造,确保复绿质量和效果。同时加强合法码头、口岸、港口等绿化工作,形成与岸线防护林带融为一体的自然景观。

3.2“补绿、增绿”工程

以人工造林为主,多树种配置,增加森林覆盖,扩大生态容量,构筑护堤护岸屏障,健全长江两岸生态防护体系,改善岸线生态景观。

3.2.1长江东岸

科学造林,健全护堤林带,防止风蚀对堤防工程的危害。在堤坝背水侧100-150米范围内宜林则林以及符合退耕还林的全部进行造林,扩大生态廊道空间,打造高标准长江生态防护林带。

3.2.2长江西岸

对河道局原50米宽林带的缺损段及时进行补植造林,通过土地流转租用等方式将防护林带拓宽至100-150米,进一步提高防护林带防护效果。

3.3提绿”工程

坚持先急后缓、严格生境保护,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相结合,采取补植补造、更新改造等措施,对长江两岸沿线林分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迟滞、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景观破坏严重的防护林,选择没有共性病虫害树种,实施退化林分修复,改善林相和林分结构,精准提升林分质量,促进森林正向演替,恢复和提升生态防护功能。


3.4 湿地保护与修复体系

3.4.1退渔还湿

加大退渔还湿的工作力度,全面推进长江堤坝临水侧及江滩鱼塘圈围拆除工作,修复退化湿地,打造沿江生态走廊。对堤坝背水侧控制养殖面积,积极开展开展绿色生态养殖,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模式,逐步减少对长江氮磷的排入。

3.4.2退耕还湿

因历史原因,长江西岸外滩土地存在很多被农户开垦成农田的现象,其中就包含着大量的洪泛平原湿地。为加强湿地保护,做好退化湿地修复工作,

3.4.3入江河道湿地恢复

根据河道的水质与生态环境现状,利用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修复河岸带地表形态与自然属性,重建河岸乔灌草林地系统和湿生植物群丛,改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的本底状况,健全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提高河流污染物的自净能力。

3.4.5河滩地湿地植被恢复

加强河滩湿地植被恢复,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人工恢复,逐步提高湿地功能多样性,提高湿地防护效能,河滩地湿地恢复面积143公顷。

3.4.6 森林生态文化发展

3.4.6.1长江东岸总体提升工程

结合长江东岸滨江总体提升规划,依托滨江生态资源禀赋,立足沿江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三塔两浮桥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相互融合,互为补充,远期规划末将长江东岸打造成集“农+旅”、“文+旅”、“体+旅”的发展模式,形成“吃-住-游-玩-体-赏(人文、自然)”六大功能完善的自然历史文化湿地旅游区。

3.4.6.2长江西总体提升工程

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和替代使用,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逐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长江水体的影响。至远期规划末,将长江西岸打造成有机生态采摘园和高效农业观光园。

结束语:通过长江当涂段工程恢复措施,可以有力保障长江生态环境,不让长江成为第二条黄河,降低土壤侵蚀模数,维持生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