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趣味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李 倩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大庄镇初级中学 陕西 . 咸阳 712200


摘要:初中阶段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因为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以及大脑更加活跃,也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需要大量知识的灌输以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以及家长都非常重视初中阶段的教学。虽然生活中存在很多化学现象,但学生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对化学知识的感知力不强,在具体的化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动力。本文主要从趣味实验的意义、途径等方面着手,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进行深度研究和剖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化学实验;趣味教学

引言:

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初中化学教学具有显著的实验特征,想要进一步创新化学学科教学,就应先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现阶段,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意识,加强趣味性化学实验的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地开展趣味性实验教学的策略,有助于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夯实化学学科基础知识[1]

一、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形式意义

从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基本形式上来看,开展趣味性化学实验可以更好地丰富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的形式意义。其形式意义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第一,实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更强。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教学侧重于基础知识概念、基础化学反应现象、基础化学实验结果的学习,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内容较为单一、枯燥。因此,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参与积极性为导向,巧妙设计趣味性的化学实验,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丰富教学内容,补足化学教学的短板。第二,实验教学的方式更为多样。开展趣味性化学实验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有主动地参与实验操作更为关键。化学教师应补足实验课堂中学生自主实验不足的短板,让学生带着求知欲、探索欲和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操作化学实验,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2]

(二)趣味性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质意义

从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情况上来看,加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进而更好地提升实验教学效率,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实质意义。其实质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从根本上激发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兴趣。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概念和化学实验时会出现畏难心理,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而趣味性化学实验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增强了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在趣味性化学实验中可以进行丰富多样的互动,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第三,从反馈的结果上看,提升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实践表明趣味性化学实验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性化学实验的途径

(一)趣味导入,鼓励实验

化学实验室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应该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环节中,在具体的操作动手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使得抽象的知识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切实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体会化学实验的乐趣。此外,通过具体的实验过程,能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能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有机整合,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和脉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能力、综合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比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这一知识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氧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都需要充足的氧气。氧气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如何取得氧气呢?如何把氧气收集到集气瓶中呢?”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拉到学习课题中。然后教师可以合理地将学生划分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对比实验结果、引入催化剂等系列环节中逐渐达到深入实验探究的目的。在遇到实验难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集结集体的智慧,共同攻克实验难关。例如,在探究“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环节,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在装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深入带火星的木条,让学生仔细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木条没有复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这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然后再将刚才带有火星的木条重新放进去,观察木条上的火星是否复燃。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这一趣味性化学实验,得出相关结论:在二氧化锰和氧化氢溶液的化学反应中,能使分解出来的氧气速度加快。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能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找寻到化学实验的乐趣。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虽然现如今实验教学在不断地进行改进,但是教师依然习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来进行教学,导致了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到实验中是非常少的,更多的还是在听教师具体讲解实验的步骤,这样一来就不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克服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困难。而且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更能够调动起小组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所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来说,新的教学方法的采用也是教师新的尝试,这更加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实验教学的变化,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进行“酸碱反应”这一节的实验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酸碱反应,这一方面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实验教学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实验教学的生动性。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以趣味实验教学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趣味实验教学为导向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结合化学实验的基础属性,不断创新实验教学的方法。一方面,以趣味实验教学的设计为导向,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巧妙地转化为化学实验案例。例如,在“如何去除衣服上的污渍”的实验中,引导学生对衣服上的污渍成分进行分析,选取适合的去污产品,如肥皂、洗衣液、洗洁精等产品,然后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总结两者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并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实验试剂做出清洁用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学生合理布置趣味性较强的家庭作业,巩固课上学习的化学知识。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阶段,教师应注重对各个学科不断地进行改进,是为了能够适应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同时也是为了将他们培养为今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采取的这些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有所收获,使得他们对化学实验有更多的认识,这能更好地激发起他们对化学的研究兴趣,从而为他们今后能够从事相关的化学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仲贤.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方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91):131-132.

[2]唐兴文.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究[J].读写算,2020(2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