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泌尿系统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心胸外科泌尿系统感染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探析

于连水

河间市人民医院 河北省 河间市 062450

摘要:目的:分析出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原因,并对临床治疗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0例于2019年至2020年在进行过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根据其是否感染,分为两组。对患者数据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来探寻泌尿系统感染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疗。结果:研究证明糖尿病史以及导尿管的拔管时间和是否进行了抗菌药物的预防性治疗均是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影响心胸外科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因素可能是导尿管拔管的时间、有无糖尿病史以及是否进行抗菌药物预防性治疗,需积极进行治疗,降低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心胸外科;泌尿系统;护理

泌尿系统感染也被叫做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也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泌尿系统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还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1]。分析出导致心胸外科泌尿系统感染的因素,并根据其致病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9年至2020年期间曾在某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200个患者参与此项研究。选取的患者均排除了非心胸外科手术造成的因素,患者均可正常参与研究。

1.2方法

需对患者信息进行密切的调查, 调查内容不仅要包括基本信息以及身体状况既往病史也需完全掌握。以感染与否为依据,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这个软件。进行t检验,采用正态分布计量数据,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数据,采用x²来进行检验。若P≤0.05表示这种影响因素在这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为泌尿系统感染因素。

2 结果

在进行心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有34人, 经过计算感染率为17%,男女比例为7:10,年龄(51.88±6.96) 岁;未发生感染83例,男女比例为40:43,其中年龄(53.12±5.84) 岁。性别以及年龄相关数据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 有无糖尿病史、拔管时间长短以及是否进行抗菌药物预防治疗于泌尿系统是否感染有重要关系。

3 分析及护理对策

经研究发现,有大约17%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泌尿系统的感染与糖尿病史、置留置尿管时间、抗菌药物预防有很大关系。手术前后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如预防得当可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避免身体的损伤。

3.1 糖尿病史增大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

3.1.1分析原因

糖尿病是一种使糖的代谢以及血糖浓度异常的疾病。患上糖尿病后,血糖和尿糖浓度上升,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大尿路感染概率。由于血糖浓度过高,以及手术的刺激,该类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较常人几率高。

3.1.2护理对策

患者可以适当提高运动强度,一方面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泌尿系统感染。营养均衡也十分重要,这也是免疫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方法。

3.2 置留置尿管时间增加及不规范的导尿术操作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上升

3.2.1分析原因

在导尿管插入的过程中,会把一些细菌引入尿道远端,这些细菌继续深入会进入膀胱,进引起膀胱炎。而尿路的不畅,会使膀胱内尿液残留量大并且膀胱无法闭合,原本应该与细菌接触的膀胱黏膜接触不到,进而导致细菌的大量繁殖。人体内血液循环的错乱、人的代谢异常以及细菌造成感染均可能是肾组织压力增大带来的影响[2]。导尿术本身也会感染,若身体防御功能减弱,可能会加大泌尿系统感染概率。

3.2.2护理对策

导管的消毒非常重要,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消毒,而且也要进行尿培养来检查尿路是否感染。如果是有细菌尿的患者, 在控制感染之后才能进行插管术。导尿管要选密闭式、带引流系统的留置导尿管,因这种导尿管有利于减少杂菌污染的可能性,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在导流管术中,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只能在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充盈时才可以拔管,若是特殊情况导尿管不能转移的,耻骨上引流和间歇导尿术是很好的选择。留置导管手术要在保证无菌条件、有足够的润滑剂和尽可能小的导流管情况下方可进行,这些条件缺一不可[3]。患者要注意增大饮水量,进而使排尿次数上升,使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进行冲洗的频率上升,从而使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下降。

3.3 早期抗菌药物预防增大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

3.1.1分析原因

各种药物的杀菌范围不尽相同。广谱药常被用于心胸外科手术中防止病菌感染。而此举可能会提高一些细菌的耐药性,从而更难达到治疗的效果。

3.3.2护理对策

若患者已经感染时,可通过以下方法减轻痉挛症状,比如使用碳酸氢钠对尿液进行碱化,同时通过理疗、热敷在伤痛局部并配合口服解痉药物。而且广谱抗菌的药物在治疗的初始阶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症状没有减轻迹象,一定要进行尿培养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以及患者的药物敏感性对用药情况进行调整。若在用药两到三天后要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如症状快速消失,治疗五到七天就可;若症状没有明显减缓,治疗的时间需延长到十到十四天左右。而长期的无根据的服用抗菌类药物治疗是不正确的,它会使病原体产生抗药性,严重时会耽误治疗。

参考资料

[1]杨鲲,陈松,罗列等.舒泌通胶囊联合氨苄西林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05):984-987.

[2]李晶昱,刘婷婷,罗文山等.68例泌尿道感染并尿培养阳性患者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10):1791-1792.

[3]杨海涛,谭敦群,贺德华等.分析宁泌泰联合乙蔗酚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合并阴道炎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1(2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