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这些措施你都了解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2
/ 1


如何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这些措施你都了解吗

张梅

四川省成都市 都江堰市第三人民医院 611830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同时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以致于精神类疾病不断发生。精神病患者可产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以及外走等情况,从而危及其生命,为此需要采取护理干预。然而常规的护理方法无法满足患者的安全需求,同时也无法满足当前护理学的发展。那么如何做好精神科安全护理呢?让我们在下文中一起了解下吧。

对于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应按照 “安全护理”、“心理康复”的为准,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用心呵护,确保其安全,以及促进全面康复。精神病患者可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其随时可产生自杀、自伤、伤人以及毁物等不良情况,在其护理中具有较高的护理风险,且具备随时性以及无法预测性等。

精神病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伤害。通常患者在初期可体现为情绪异常,例如严重压抑、极度狂躁。随着患者的病情持续进展,其异常会逐渐累及其心理和精神方面上。若不对其病情进行及时的控制,则会导致患者的精神异常,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情况下可其家属产生安全威胁。

对于精神科的安全护理,主要为以下几点:

若患者产生自杀情况,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护理措施,应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并携带相应的抢救物品、药品赶赴现场。评估患者能否抢救成功,若能够抢救则及时进行抢救工作。若无法进行抢救,则需要对自杀现场进行保护。对医务科以及院内总值班进行通知,按照领导安排进行相关处理。协助医生告知家属。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安慰工作。

对于患者走失的护理干预措施,需要立即告知医生、科主任以及护士长,且通知保卫科。同时联系患者家属。对患者走失时间以及地点进行详细了解,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进行寻找。于此同时,查看监控录像,以寻求患者的走失线索,若有需要可拨打110寻求帮助。患者找回以及自行回来时需要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及部门。对患者的走失的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其走失原因,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避免患者再次走失。

在患者产生精神症状时,第一时间告知医生以及护士长等相关人员。于此同时做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患者伤到自己以及他人。及时告知其家属。并设专人对患者进行24小时陪护。若患者产生过激的行为,需要及时的通知保卫科进行辅助处理,根据严重情况,可对患者进行躯体束缚,防止产生不良事件。


在做好安全护理的同时还需要做好以下护理:

对于患者康复期间,可为患者提供娱乐活动,例如绘画、阅读、太极拳、手工制作等。从而可促进患者的智能锻炼,以及其工作能力的康复,以提升其生活兴趣。若患者产生忧郁、情绪低沉,需要将其带入到人多、气氛较为活跃的环境中,并使其加入到热情、欢乐的娱乐活动中。从而消除其负面情绪。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将患者的病情、护理方法等告知家属,以促使患者在发病时,家属能够第一时间给予相应的干预,防止患者产生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应通过评判性思维以及科研思维,根据患者症状以及语言行等,对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需求进行详细了解,以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措施以及康复活动等。结合医护人员、社工、康复治疗师以及心理治疗师等多学科协作,对患者开展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全面康复,尽早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于患者的生理、心理、职业康以及社交方面上进行康复干预,促进其能够得到全面的康复。患者满足出院标准后,需要给予其相关的出院指导,在其出院后,应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院外的情况,同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支持以及健康指导,告知其定期来院进行复诊。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需要遵以 全心、 全程、全面以及全人的护理理念,方可对患者产生较好的护理效果,从而可减少患者产生意外情况,保证其自身以及他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