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要点探讨

孔令晖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常规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情绪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2、11.760,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与一般护理相比,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护理

引言

甲状腺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当发生病变后,若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造成极大伤害。手术治疗是该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移除、切除病变组织,保障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差,容易出现并发症情况。优质护理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护理模式,具有系统性、预见性、灵活性,结合各种护理方式,保证患者术后舒适度,有效预防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本文旨在分析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4例,女36例;年龄27~52岁,平均(36.9±7.3)岁;病程1~13年,平均(4.4±1.2)年;在肿瘤类型方面:恶性肿瘤19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滤泡癌4例,髓样癌3例,未分化癌2例,良性肿瘤31例,其中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囊肿15例。常规组患者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27~52岁,平均(37.5±7.1)岁;病程2~13年,平均(4.8±1.5)年;在肿瘤类型方面:恶性肿瘤18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滤泡癌3例,髓样癌4例,未分化癌1例,良性肿瘤32例,其中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囊肿1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结合患者临床检查结果、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等相关情况,通过谈话交流或播放专家视频讲座等方式,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及手术治疗的优势。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主动与患者交流的同时应列举手术治疗成功案例,协助患者消除术前恐惧。③饮食指导:术前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并在术前14d禁止患者进食生冷、油腻以及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烟或饮用浓茶或咖啡。术中护理:术前半小时将手术室温度上升至26℃左右,并在患者身下放置加热毯,术中对患者非手术区域进行覆盖。此外,术中输血、补液以及灌洗液均进行加温处理。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患者术后6h去枕取平卧位,持续吸氧,在患者血压恢复正常、麻醉苏醒后取半卧位。若患者麻醉苏醒后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准许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少量温清水。②功能锻炼:术后24h内患者应减少颈部活动,可在床上变换体位,术后2~4d颈部引流管拔出后可行点头、仰头等小幅度活动,逐渐增加运动幅度以及运动频率。

1.3观察指标

随访1个月。①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0~100分,表示无到严重;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③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总分0~10分,分为不满意(0~3分)、较满意(4~6分)、很满意(7~10分)3项;⑤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2ba54081ee75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评分比较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分别为(58.1±3.6)分、(56.4±3.2)分,护理后分别为(37.5±3.2)分、(37.2±3.5)分;常规组患者护理前分别为(57.5±3.3)分、(57.3±3.5)分,护理后分别为(47.5±4.3)分、(45.2±3.3)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2、11.760,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中,呕吐1例,腹泻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常规组患者中,高热2例,呕吐4例,腹泻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0/5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48/50)显著高于常规组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Shape1

组别 例数 很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Shape2

观察组 50 22(44.0) 26(52.0) 2(4.0) 48(96.0)

常规组 50 17(34.0) 24(48.0) 9(18.0) 41(82.0)

χ2 值 5.005

P 值 <0.05

Shape3

3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肿瘤科常见的一种肿瘤,可以根据其性质将其划分为良性甲状腺肿瘤以及恶性甲状腺肿瘤。现阶段,对甲状腺肿瘤病人进行治疗时,一般是采取手术切除治疗,肿瘤较大的病人切除患侧大部分,肿瘤较小的病人则采取单纯腺癌切除术。甲状腺病人手术后最重要的就是护理工作。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满足患者基本护理需求上,规范各项护理服务环节,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整体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很有可能出现手术部位疼痛,这种手术疼痛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忍受的,并且手术一天之后疼痛感会逐渐减轻。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甲状腺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避免患者出现过于担心的情况。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之后,护理人员仍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术后的心理变化,针对患者的疑问以及顾虑及时解答,鼓励患者建立治疗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以让患者围术期更加舒适,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陈佳丽.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24):122.

[2]左姗姗.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293-294.

[3]刘洋.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279-280.

[4]李辉.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7):81.

[5]李晶.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患者的干预性护理及实施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