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3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分析

董婷婷

大庆油田总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对牙周组织再生术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伴牙周炎的正畸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牙周基础治疗后正畸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牙周指数,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等四项数据,同时记录牙周炎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整个治疗时长,并且记录治疗阶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对患者牙周指数进行评价,两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等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牙周炎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短(P<0.05),整个治疗周期耗时明显较短(P<0.05),根据不良反应记录数据,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患者来说,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优,能够显著改善牙周指数评分,尽快缓解临床表征,同时缩短整个治疗周期,并且治疗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偏低,属于较为优异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牙周炎 ;牙周组织;正畸联合治疗 ;牙周组织再生术

牙周炎是由局部因素引起,常见病因为菌斑、牙石、创伤性咬 、食物嵌塞,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疾病属于慢性炎症,不同程度上影响日常基本生活,甚至影响患者人际交往情况,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心理负担,所以需尽早诊断、治疗。同时,基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治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保证治疗效果外,需考虑患者的美观度需求。针对牙周炎疾病既往多采取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可获取一定治疗效果,但是无法满足牙龈美观需求。为了弥补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牙龈美观方面的不足,我院联合口腔正畸治疗,预后效果显著。基于此,本文就48例牙周炎疾病患者为例,评价联合治疗手段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案例均是经过临床诊断,确诊 为牙周炎,未患有其他口腔疾病,患者身体情况良好,无重要器 官病变,能够接受研究内容中涉及治疗方案,无精神类疾病,能够正常交流和反馈信息,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符合研究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在23~68岁,平均年龄为(46.78±13.54)岁,病程在2~17个月,平均患病时间为(9.45±4.47)个月。观察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在24~72岁,平均年龄为(47.46±13.98)岁,病程在2~18个月,平均患病时间为(10.42±4.72)个月。基本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执行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炎症,针对病情发展进行干预,并对口腔情况进行分析,为之拟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牙周基础治疗后正畸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讲解治疗内容,消除其心中的恐惧,使之能够充分配合整个流程。治疗时先固定患者口腔,随后使用直丝弓矫治器纠正牙齿排列情况,使之排列整齐,随后再做确认,确保排列整齐之后,即可关闭牙间隙。观察组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先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手术执行前需要告诉患者该方案是手术治疗方案,有一定侵入性,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术前需要检查患者牙周状态,清除坏死组织,若是患者有牙周骨缺损情况,需要植入人工骨,所有操作完成之后,即可缝合膜瓣,并清理周围多余组织。牙周组织再生术 后3个月,即可执行正畸治疗,医师需要准确评估牙周袋深度,若是深度小于4 mm,且患者没有明显的出血情况,即可执行正畸治疗方案。 在治疗之后,需要注意口腔清洁工作,每日坚持使用漱口水清洁口腔,每3日清洁一次牙齿,每周复查1次,确保恢复流程有序进行。

1.3 分析标准治疗后3个月即可评价疗效。

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牙周指数,主要参考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等四项数据。同时记录牙周炎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整个治疗周期时长,并且记录治疗阶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记录恶心呕吐、面部肿胀、牙周感染、牙周出血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

2 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牙周指数评价结果 根据牙周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等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治疗前后牙周指数评价结果(x±s



对照组(n=54)

观察组(n=54)

t值

P值

治疗前

PD(mm)

5.42±0.14

5.32±0.22

1.021

0.298

BOP

6.43±1.24

6.87±1.12

0.289

0.725

PLI

1.45±0.23

1.52±0.27

0.296

0.714

SBI

2.45±0.27

2.52±0.32

1.124

0.198

治疗后

PD(mm)

4.25±0.27

2.25±0.32

29.520

0.001

BOP

5.74±0.95

2.98±0.99

13.958

0.001

PLI

1.05±0.27

0.78±0.13

7.885

0.001

SBI

2.44±0.32

1.25±0.27

13.985

0.001


2.2 牙周炎炎症消失时间、治疗周期时长 根据记录数据显示,牙周炎炎症消失时间,对照组24例患者为(25.21±3.79)d,观察组24例患者为(16.87±3.18)d,观察组明显较短(t =11.501,P =0.001);治疗周期时长,对照组54例患者为(42.61±4.93)d,观察组24例患者为(27.15±4.66)d,观察组明显较短(t =16.337,P =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根据不良反应记录数据显示,对照组24例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1例,面部肿胀1例,牙周感染2例,牙周出血2例,共6例,发生率为25%,观察组24例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1例,面部肿胀1例,牙周感染1例,牙周出血1例,共4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明显较低(χ2=4.267,P=0.039),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齿畸形是众所周知的牙周炎的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正颌手术来明显改变牙齿位移,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也改善了牙齿的美感,并允许一定量的新牙槽骨生长。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每颗牙齿的牙周指数都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单纯的正颌手术治疗是有缺陷的,往往会破坏牙周软组织和骨结构。在牙周组织中,固定牙齿的肌肉、上皮细胞和韧带的损伤会导致牙齿的咬合力和压力不均匀,从而使病情恶化,引起继发性牙周组织损伤。此外,在传统的正畸治疗方案中,医护人员没有全面考虑问题,患者新骨中的牙周组织没有与牙根相连,只是简单地固定了骨头,没有真正恢复牙周组织的治疗。相比之下,牙周组织再生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考虑到了变形的牙齿,也考虑到了受损的牙周组织,旨在通过修复软组织使其再生,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牙周炎愈合时间和治疗周期长度都比对照组短,副作用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进一步证明牙周组织再生比正畸手术更有效,值得评价。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牙周组织再生被广泛用于有效治愈受损的牙周组织,防止继发牙病的发生,特别是在治疗牙周炎时,通过使用人工骨植入物和软组织进行诱导再生。将牙周组织再生与正畸治疗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修复受损的牙周组织,改善正畸治疗后的牙齿稳定性。另一方面,它可以恢复牙齿功能,并具有美学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牙周炎的正畸患者来说,牙周正畸治疗和牙周组织再生相结合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案,因为它可以显著改善牙周指数评分,及早缓解临床症状,并减少整体治疗时间,并且治疗阶段不良反应发生率偏低,属于较为优异的治疗方案,建议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惠敏.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J].基 层 医 学 论 坛 ,2020,24 (2):166-167.

[2]李笑迎.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6):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