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公路造价因素及有效造价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影响公路造价因素及有效造价控制措施

胡子阳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 10002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公路建设日趋完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有关公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管理思路落后导致的造价过高问题,给市场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具体的公路工程项目中,严格控制造价管理尤为重要,需要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造价成本。基于此,本文将对影响公路造价因素及有效造价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造价;造价因素;有效造价控制措施


1 影响公路造价的因素

1.1 投资决策估算不充分

在现代公路工程项目造价管控过程中,充分估算投资决策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可靠性和实效性。在综合分析公路工程项目造价管控的实际情况后,发现前期投资决策估算不充分的情况非常普遍,工程造价管控与投资估算很难找到可靠的依据,给造价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提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2 造价管理机构与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项目造价逐渐受到重视,政府针对造价管理设立了相应的部门,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服务职能与管理职能相脱节,导致相应职能没有发挥出理想的作用。工程项目造价的利益主体较多,银行方经常与造价参与者之间发生争执。我国虽出台了很多工程造价方面的政策,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受市场经济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导致了工程项目的有关款项不能及时按额支付。

1.3 工程设计阶段管理效果欠佳

在设计公路工程时,有些设计人员没有高度重视工程造价管控的重要意义,使设计理论缺少专业性和系统性,过度关注工程的施工工期、施工质量和工程造型,导致工程技术指标不够科学,使工程造价出现管理效果欠佳的情况。对此,在公路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设计单位要科学地设置施工工期、工程造价和施工材料等相关信息,优化升级设计方案,以进一步提升整个工程的设计效果。

1.1 管理人员造价管理控制观念淡薄

我国造价管理体制实行时间不长,各方面都有所欠缺,例如在造价管理中,经常出现设计中途修改、核算方式临时更换及索赔不合理等现象。造价管理监督部门的缺位,导致实际指标与标准值相差较大,屡次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和处罚。

2 公路造价有效造价控制措施

2.1 项目决策阶段

长期以来,中国公路建设中存在投资膨胀现象,造成工期延长、造价超限,主要原因是前期项目决策不合理。表现在:1)对造价投资决策不够重视。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工程区位选择、建设标准选择、工艺评选及设备选用等缺少工程造价决策依据,基本依靠专家经验进行简单评估,易出现“三超”(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现象。2)造价控制基础性工作欠缺。在方案策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程概算和审批过程中,在不了解工程所在地水文条件及材料设备价格等情况下,盲目委托相关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进行投资估算,严重影响后期的工程造价。因此,在项目决策阶段,必须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技术论证及决策方案优化,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2 设计方案优化

设计阶段的重要工作就是确定公路工程设计方案,在设计单位提交的初步设计基础上,要根据建设单位需求以及造价控制目标,对方案进行完善和优化。公路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如公路工程结构、路线、施工组织等,在基于造价控制要求下,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选择,而建设单位要进行全面细致地对比分析,基于综合评价方式来进行质量、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在其他方面基本相当的情况下,选择造价最优方案。设计方案中的路线设计,需要通过不同路线来核算工程土石方数,土石方数与工程造价直接相关,因此在优化路线设计时,应当综合考虑路线形态和坡度等,以总的造价为评价基础。结构设计方面,则需要考虑到公路工程的结构类型,结构会影响到施工材料种类和数量,以及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等。如公路工程的结构方面,基础层结构、中间层结构以及公路路面结构采用不同设计方式,会关系到工程技术难度、施工工期等,从而影响造价。

2.3 施工阶段

造价成本管理实践中,积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减少施工方案失误带来的维修或返工情况,保障造价管控的效果。因为施工方案存在差异,会给公路工程造价带来影响,作业前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与设计的优化调整,确保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出现造价失控的情况。在防范绿色施工风险方面,认真落实稀有物种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切实保障生态健康与人群健康。由于公路施工作业使用的沥青和油料等含有有害物质,为避免受到雨水冲刷的影响造成污染,在作业现场要设置围挡,达到保护现场的目的。遇到设计变更情况,组织工作人员和设计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结合实际需求,组织会议讨论,掌握费用和变更等的价值和问题,有效处理设计变更,避免承包者和业主产生纠纷。

2.4 强化造价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工程项目正式实施之前,必须评估投资完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拟建的工程项目必须在各个层面上符合我国国情。资金落实需要全面充分的调查,做好可行性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工程项目设计必须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同时有关部门需要做好监督工作,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标底设计必须科学无误,否则很难判断投标所上报的价格是否具有合理性。

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有关询价机构必须厘清责任,并及时给出具体索赔方案。索赔事宜严格照规定实施,最大程度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工程项目竣工后,以合同条款为依据,保障双方应享有的权利,采取法律手段确保合同有效。

2.5 引入新技术手段辅助控制

建筑行业市场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畅通,应强化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尽量做到符合权威性、统一性和规范性。同时,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应逐步趋向于科学化,体现市场经济实际的造价指数。公路工程造价成本控制要面向新形势和新挑战,提出新方法和新技术。引入BIM技术,将造价成本与公路工程紧密结合,促使管理目标实现。在实践中利用三维模型选线,收集管理数据信息,为造价成本控制提供支持与保障。公路工程施工作业前,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和模拟分析,借助现场的VR体验区,组织开展高水平的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水平,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进而保障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2.7 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是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主要包括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两部分。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通过查看与工程施工有关的合同文本、协议文件、施工图纸、签证单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计算规则,按照施工图纸、分包合同等进行工程量计算,使工程造价符合实际情况,并检查落实变更手续、施工记录、验收签收的完整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属于民生工程的建设范畴,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公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为造价控制,通过开展全过程造价控制,使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效果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公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渗透造价控制理念,从而使造价控制取得最佳的效果,显著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夏玲.公路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及案例分析[J].公路与汽运,2022(02):155-157.

[2]姚世军.公路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研究[J].交通世界,2022(Z2):223-224.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2.z2.040.

[3]刘韵贵.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控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3):150-151.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2.0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