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贾宝莹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纳入党的制度建设,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带来重要启示。高校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阵地、主要渠道,要充分认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准确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的本质特征,认真探索如何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长效机制,对未来高校的发展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主题教育;制度建设;长效机制

引言: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这为高校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高校具有独特的职能和特性,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高校必须完成好人才培养、实现内涵式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职责使命,需要保持初心和使命常抓不懈,通过理论创新更好地指导实践,就迫切需要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基础上,加快探索和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这既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全体师生党员个体发展的需要。

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研究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坚持构建科学有效,结构完备的制度体系,用以实现制度治党、依法治党,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构建长效机制是为了保持教育效果的长期性、推动主题教育久久为功的现实需要。因此,结合高校实际从整体上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高校主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活动过程全凭经验、没有系统的机制作为支撑,这难免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构建长效机制有利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

1.2 有利于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求的内在需要

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和智力支持的主要阵地,高校师生是承担这一职责使命的主体,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也是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主责和主业。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的成效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延续,避免活动效果昙花一现,并对进一步开展主题教育,做好实际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3 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存在的实际问题

当前高校党员面临考验,部分教师和学生党员存在精神懈怠的情况,忘记了入党的初心和誓词,出现功利主义,党内客观存在着多种考验。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对科学知识以及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迫切需要高校各级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解决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存在的实际问题,共同担负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2 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

高校应总结己有经验从而为下一阶段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历史镜鉴和现实依据,遵循“实践-经验-理论”的认识研宄路线,通过总结凝练各类各层次高校开展主题教育积累的基本经验与问题,巩固高校主题教育成果,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谢幕不落幕”,形成长效机制。高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2.1 紧抓主题主线,善用多种载体,让主题教育开展方式灵活多样

高校应紧扣主题主线,运用多种载体,使主题教育开展方式灵活多样。首先是利用文化载体开展主题教育,高校可利用地区与学校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学生们打造沉浸式的教学体验,引导广大党员师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其次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总结各类各层次高校进行主题教育的工作经验来看,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结合起来使用,既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又挖掘“两微一端”、专题网页的功能,实现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便于广大师生党员查阅学习资料,了解学习进度。

2.2 以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初心本色为目标,构建主题教育体检机制

对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思想政治受洗礼”的目标,结合高校实际,着眼于教育、引导师生党员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基础上,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强化主题教育政治体检机制建设,帮助党员、干部自觉打扫思想政治灰尘,及时检视整改违背初心使命的各种问题。高校教师担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学识扎实,还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2.3

突出高校特点,紧盯实际问题,让主题教育开展落到实处

高校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应紧盯问题、严实督导,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找出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并着力做到立查立行立改。高校主题教育的开展要围绕大局,结合高校发展新的历史阶段,结合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际工作展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高校党委认真落实校领导接待日、校领导联系学生班级等制度,充分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等形式,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问题清单,关注师生切身利益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落实教育整改,将主题教育融入高校日常教育工作之中,充分发挥多方联系的工作联动机制,在协调互通中解决问题,增强教育效果。

2.4 既抓关键少数,又要全面覆盖,让主题教育深入到师生群体

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校领导班子成员还要深入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使每一名师生党员都参与进来。全校各级党组织每名党员,都要自觉认真主动进行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好四项任务。为了防止主题教育出现“上热中温下冷”的情况,高校应按照中央和地方的指示精神,出台工作方案,强化领导带头作用,积极组建主题教育专门工作队伍,构建从党委领导到各院级基层党组织响应的工作体系,形成学校党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其他部门协同支持,各院级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落实的工作格局。

结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强调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这些问题都是我党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的,有的党员同志忘记了自己入党的初心,在工作中脱离了群众,这些都可能会导致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走向失败。在高校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广大师生党员不能脱离群众,守初心、担使命永远在路上。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坚定不移地将主题教育这一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做得扎实,做出成绩,切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担当起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责任。


参考文献:

[1]吴桂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J].党建研究,2019(12):20-22.

[2]戴亚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时代特点[J].党政论坛,2020(01):48-50.

[3]吴涛.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历史逻辑[J].机关党建研究,2020(01):38-41.

[4]郝乐,翟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对共产党员的指引[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0(02):18-19.

[5]李辉,金光明,张冬清,张卫东,吴国燕.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0(06):79-85.

[6]孙晓峰.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以池州学院为例[J]. 池

州学院学报,2019,33(05):1-5.

作者简介:贾宝莹(1993年8月—),女,汉族,吉林省延边州,本科,海南大学,讲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党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