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提升农业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路径探索

寇潭

身份证号:610122198901226925

摘要:长期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水利灌溉管理只是对水利灌溉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对灌溉水源进行分配及对水费进行管理,但随着农业改革的推进,农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对水利设施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分配灌溉水资源。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管理;路径

1农田水利灌溉工程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充分展现人类对于自然环境进行优化改造的智慧,通过保证农田水利灌溉设备正常运转,作为提高农村粮食生产产量的基础前提,且也是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重要基础。我国的水资源相对匮乏,且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的过程中需要节约用水,提升水资源的应用效率。同时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实施,需要综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对灌溉配置设备进行优化,对水利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此之外,需要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自然状况,对其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

2农业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未能实现管养分离

很多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仍旧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水管部门将收取相关费用、项目管控及抗旱防汛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并没有置身于市场环境中,导致水资源的巨大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水资源经济很难得到发展。同时,水利灌溉由多个部门实施管理,经营性和公益性部门不能实现管养分离,导致管理效率较低。

2.2缺少合理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

因为国内实施农田水利灌溉模式的时期比较早,但是因为受到资金成本、灌溉技术、灌溉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田水利灌溉只能用于各个地区的防旱防洪工程,没有对市场发展主体进行确定,不能综合社会发展状况,对原本的管理体制进行有效改善,导致农田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关的管理部门缺少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不能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内容。

2.3缺乏群众参与

农民外出务工呈递增趋势,大部分农民缺乏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导致农民的出工率显著降低。此外,管理者解决出工问题的过程中,为避免产生矛盾,致使相关政策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进而导致水利建设和维修无法落实到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村水利灌溉管理的效率。

3提升农村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路径

3.1提升农民对于灌溉工作的意识

为了让农民意识到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对于农业工作的积极性,并加强自身对于节水工作的意识,对于部分雨水相对充沛的其与,可以适当减少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量,针对降雨量相对较少的区域,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量,尽量减少使用漫灌次数,通过利用地下水灌溉设备,以便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农田灌溉的准确率。同时发挥综合防治作用。利用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措施,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流失,提升灌溉效率。综合农业管理的各项措施,减少水分蒸发量,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促使农田水利的灌溉工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2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在开展农田水利灌溉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多种节水技术,例如常见的输水渠道防渗处理、管径控制、水量控制等形式。输水渠道防渗的根本目的是减少运输过程中水源的损耗,通常采用不锈钢管材作为基本管道材料,提升管道的防渗性能,最大程度改善以往塑料管材而对土地造成的污染。输水管道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日常工程巡检和清淤作业时要注重处理管道,做好管道维护清理工作,保证管道内部干净,无杂物淤积,避免影响管道畅通,同时控制好水流压力,确保管道不会因为水压过大而导致喷溅现象。最后,在设计规划水利工程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水资源控制管道净流量,确保水资源利用率,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充足水源。

3.3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从基层水利灌溉管理部门的人员结构来看,存在“外行多,内行少”的情况,缺乏具有相关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影响了农业水利灌溉效率。为了有效提高农业水利灌溉效率,需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相关人才,可以选择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进行集中教育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水利工程管理能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其次,要积极引进社会上的相关优秀人才,并提高其福利待遇,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构建具有高水平的工程管理技术人才队伍。最后,要组织现有的工作人员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增强其管理水平。同时,可邀请社会上的相关专家进行知识讲座,或通过“一带一”的方式,由高水平的人才带领基层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

3.4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

我国农民在农田种植过程中,习惯使用传统化的漫灌模式,导致水资源被严重浪费,同时农民普遍缺少节约用水的意识,因此需要对原有的激励机制进行不断完善,促使农民可以具备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农田水利的灌溉效率。除此之外,需要对农田水利灌溉工作进行科学规划,由于不同区域的降雨量存在差异性,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同,这时需要发展差异性的农田水利灌溉模式。综合实际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合理规划,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目标和难点,制定和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便指导农业水利灌溉工作可以有序发展。需要积极借鉴成功的管理制度,激励农民产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有利于推动国内农田灌溉的有效发展,然后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3.5持续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都开始不断地涌现各种先进技术,农业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传统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灌溉需求,需要引进新的灌溉技术。因此,为了充分保障现代农业的发展,确保农业发展过程中灌溉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应当积极应用先进的节水技术。一方面,一些新型节水技术通常建立在3S技术的基础上,能提升农业水利灌溉效率。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分析水资源分布情况,GPS技术可以精确定位水资源,GIS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方式,建立相应的节水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灌溉质量;另一方面,引进生物技术,通过开展抗旱节水育种项目,利用具有抗旱节水性能的种苗实现节水,在栽种抗旱节水种苗时可以通过节水植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在耕地表层覆盖塑料薄膜、秸秆等材料可以减少土壤蒸发量、地表径流,起到蓄水保墒作用,也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用秸秆覆盖节水率可以达到15%~20%,增产大约10%~20%,使用塑料薄膜覆盖节水率可以达到20%~30%,增产大约30%~40%。对于土壤墒情可以采用张力计、中子法等方法进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和天气预报确定合适的灌水时间、数量,进而控制好土壤含水量,实现节水增产这一目标。

结论

因为农业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田水利灌溉设备进行不断完善,增强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采取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进行农田水利灌溉,对于农田水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永华.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原因透视及立法思考[J].农业经济,2019(01):67-69.

[2]郭秋玲,孟令成,田惠凤,等.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9(09):23-24.

[3]向可开.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南方农机,2019(04):69+93.

[4]赖红兵,鲁杏.国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水利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11):26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