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进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5
/ 2

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进展研究

梁岚,陈晓霞,李欣欣,李国春(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646000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参数进行了论述,其次对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予以了详细论述。其中重点介绍了他汀类药物在高脂血症治疗中对心血管病、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的调节效果。具体综述内容如下:

关键词:他汀;高脂血症;血脂代谢;降脂治疗;心脑血管

高脂血症为临床常见代谢障碍性疾病,为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主要病因。高脂血症对患者日常工作及生活有显著性影响,同时数据显示其也可能加重胰腺炎、肝硬化及糖尿病等疾病的进展。临床上为提升高血脂治疗的效果,多选取药物治疗方式。既往临床上用于降血脂治疗的药物较多,例如胆酸螯合剂、烟酸、贝特类药物等,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水平有所差距[1]。而他汀类药物则于1987年上市,相较于既往应用的治疗药物具备着较低的药物相互作用、肝代谢毒性低及肝选择性高的效果。故在临床有着广泛应用。本文以高脂血症为中心,围绕着他汀类药物治疗该病的最新进展做研究,数据汇报如下:

高脂血症流行病学参数论述

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继发性高脂血症两类,其中原发性高脂血症主要的诱发原因为饮食及遗传因素;而继发性高脂血症则继发于肝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中。临床文献研究已证实,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致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即包括高脂血症。其相关关联性与心脑血管病呈现出正向相关性。据权威数据报告表明,血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呈现出双倍的关系,即血清胆固醇水平每升高1%,冠心病病死率及患病率即升高2%[2]。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血脂异常的患者数量可达1.6亿人。而经过地域学的调研分析结果则显示,心脑血管病已将成为我国乡村及城市的首位死亡原因之一。其中因高脂血症所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率最高。因此,通过早期对高脂血症予以干预,能够从整体上降低城乡的高脂血症发生率。

2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2.1 作用机制

他汀类药物为临床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降血脂药物类型,在高脂血症的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市面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包括瑞舒伐、匹伐、阿托伐、辛伐、氟伐他汀等。其中市面上近年来常用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展开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们用药类型的不断改变,所选用的他汀类药物类型逐步追求高安全性及长作用时间的特点。笔者通过对最新文献报告分析得出,目前医学界针对他汀类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超级他汀)及阿托伐他汀三者之间。但不论是何种他汀,作用机制均有所差别。但最终的药代动力学均可概括如下:通过抑制TC合成酶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能够调控整条血脂调节链的运行。作用机制可概括如下:CoA还原酶抑制→肝脏TC合成受限→细胞内游离TC降低→LDL受体增加→血浆TG、LDL水平降低、HDL水平升高的效果[3]

2.2 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1)对免疫系统的调控效果

    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强弱,对患者疾病预后水平有显著性影响。他汀类药物应用已被证实有调节高脂血症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分析作用机制为他汀类药物一方面能够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生理学效能,另一方面也具备干扰外界入侵病原细胞膜的结构,对外界所侵入的致病因素进行干预。不仅能够起到降血脂的效果,也能够起到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的效果。

2对神经系统的调控效果

服用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即为肌肉病症、认知及疲劳问题。小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外周神经病变样表现如四肢刺痛或四肢麻木等症状。通过合理把控药物给药剂量,能够减少对患者神经系统的影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如下: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内源性胆固醇减少→血清胆固醇清除效率增加[4]。针对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能够起到软化血管壁,促进患者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逆转进程,能够改善患者血管的收缩及舒张功能,继而可有效降低患者未来5年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故他汀类药物在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方面具备显著性效果。

3对心血管病的调控效果:

近期有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延缓高脂血症患者心力衰竭的疾病进程,尤其是针对充血性心衰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应用,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可显著性改善。分析原因与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他汀类药物能够激活机体的NO、eNOS、Akt、PI3k通路,具备心肌细胞凋亡的效能[5]。同时也能够提升机体内NO浓度水平,保持患者机体血管张力,维持血管稳态。而eNOS为NO产生的前一级产物,该物质浓度的提升,能够保护内皮细胞稳态性,具备维持血管扩张的出色能力,进而能够起到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他汀类药物在高脂血症治疗中具备着对心血管病的调控效果、对神经系统的调控效果及对免疫系统的调控效果。其治疗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已经得到诸多文献验证。鉴于他汀类药物治疗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问题,因此在临床给药治疗时,应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做明确评估,尽量做到给药合理,突出给药的个体化体现。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最为出色,同时也具备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抗血栓及抗氧化应激等多种效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将深入对他汀类药物对高脂血症的相关作用机制展开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萍,舒详兵,刘华,等. 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1,21(3):319-323,328.

[2] 张颖,时立新,张淼,等. 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发病率及发病风险3年随访研究[J]. 重庆医学,2019,45(31):4347-4351.

[3] 叶飞.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并其作用机制分析[J]. 当代医学,2021,23(25):82-84.

[4] 李琦文.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及机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5(17):228-229.

[5] 谢晓波,潘侨,杨静,等. 辛伐他汀对雷帕霉素作用下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4(21):4033-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