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法语教育对阿拉伯语发展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突尼斯法语教育对阿拉伯语发展影响

雷蕾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834000)

摘要:

长期以来,突尼斯政府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来提高阿拉伯语的地位。但是由于法语在教育科技等领域颇具影响力,突尼斯人在正式场合中依然十分依赖法语。同时,英语在科技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壮大,柏柏尔语又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要方面,阿拉伯语面临被边缘化的局面。

关键词:

突尼斯教育阿拉伯化法语边缘化

一、绪论

突尼斯是一个多语种国家。自古以来,突尼斯一直使用柏柏尔语。但经过13个世纪的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如今的突尼斯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所以,突尼斯绝大多数人的母语是突尼斯阿拉伯语,与其他马格里布地区的阿拉伯语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理解。大多数居民也会学习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相当一部分突尼斯人也会讲不同程度的法语。当然,仍有一些突尼斯人使用柏柏尔语,但他们也将阿拉伯语作为第二语言。

1881年,在意大利与法国争夺北非领土之后,法国开始将其殖民形式与保护国政权联系在一起。法国人通过设立定居点和贸易进入突尼斯,使法语成为公立学校的官方语言。1956年突尼斯独立,法语在该国的语言规划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法语对突尼斯的文学和突尼斯阿拉伯语口语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体现在词汇、结构和话语等各方面。法语目前在影响突尼斯阿拉伯语口语的语言中占据领先地位。这种影响使得突尼斯阿拉伯语与很少接触法语的其他阿拉伯国家出版物中所使用的阿拉伯语有所区分。因此,突尼斯目前的语言状况还是以双语为主。目前,英语等各国一外语作为科学技术、国际贸易和电子通信的现代语言在突尼斯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进一步增强了突尼斯语言情况的复杂性。

、双语政策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突尼斯独立至今,政府出台了许多振兴阿拉伯语、恢复阿拉伯语地位的相关政策,众多文人学者也频繁呼吁通过复兴阿拉伯语来加强民族身份的认同。但由于阿拉伯语自身繁琐僵化和国际政治等的影响,法语在突尼斯社会中的地位不仅未能减弱,反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上流社会的“精英语言”。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突尼斯国内形成了阿拉伯语与法语共同使用的“双语“现状。

根据突尼斯政府向法语国家国际组织提供的最新估计,该国讲法语的人数估计为636万人,占总人口的63.6%。相当一部分突尼斯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于使用阿拉伯语,特别是在进行口语化的表达时,家庭成员之间使用阿拉伯语的比例占到了61.95%。然而,法语在学习、工作甚至像学术交流这样的正式场合中的使用比例与阿拉伯语几乎接近,两种语言同时使用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突尼斯的高中及大学教育多使用以法语为主导的工作语言;再者,相対于阿拉伯语,法语字母的书写更加简单方便,更易理解和使用。目前,突尼斯的阿拉伯语口语被广泛使用。但在书面形式上,不管是超市购物清单还是银行支票都使用法语书写。最后,“双语”同时使用在正式场合和日常生活中都以较高的比例存在。见在经过长期的冲突磨合后,阿拉伯语和法语在突尼斯社会中共同使用的状况已经趋于稳定。

在当今的突尼斯社会中,法语已经成为强势语言,阿拉伯语的地位日趋衰落其语言功能逐渐弱化。超过半数以上的突尼斯人表示,和以前相比,阿拉伯语被边缘化的情况十分严重,法语逐渐成为强势语言。由此可见,无论是精英人群还是普通民众都追捧法语,使其替代阿拉伯语逐渐成为社会中的主流语言。

、突尼斯政府应对策略

突尼斯自建国以来坚持走世俗化发展道路,现代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布尔吉巴总统执政时期,曾致力于弱化伊斯兰和阿拉伯的身份构成,推广伊斯兰教世俗化的统治理念。不过,突尼斯人大多对阿拉伯语抱有积极态度,这与伊斯兰教密不可分。伊斯兰教的传入为突尼斯带来了阿拉伯语,然而随着世俗化进程的加快,宗教的影响也日益减少,这也羁绊了阿拉伯语的发展。

从教育视角看,突尼斯教育部强调在小学使用法语为媒介语。但是突尼斯教育部没想到法语在教育领域的普遍使用会对阿拉伯语造成巨大影响。学生的阿拉伯语水平变低,用阿拉伯语交流和书写都存在困难。这说明想要维护阿拉伯语的地位,突尼斯需要重新调整、改善学校阿拉伯语教育。从科技视角看,突尼斯的科技语言是法语和英语,这影响了阿拉伯语在科技领域的发展。而且,突尼斯人在互联网上交流时也更多地使用拉丁字母,而不是阿拉伯语。可见,阿拉伯语从不同的维度面临着不同的语言的挑战。

因此,阿拉伯语和法语应在突尼斯的"双语”环境中各司其职,减少冲突和竞争,通过国家的语言规划形成两者和谐共存的局面。首先,国家应制定明确的语言政策,尊重和维护阿拉伯语作为突尼斯官方语言的地位,规范其语言功能和使用范围,使其在与法语的互动中丰富新术语、吸收新词汇,从而适应全球化及国家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其次,制定适合突尼斯社会现状的教育政策,推动教育阿拉伯化,确保阿拉伯语在国民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双语"教育的特色发展道路,促进阿拉伯语在教育现代化实践中的融合与复兴。

最后,继续加强阿拉伯语在社会各领域中的推广和普及正确处理阿拉伯语与法语的关系,鼓励个人在正式场合使用阿拉伯语,实现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这将对突尼斯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维护社会长期稳定、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结语

阿拉伯语作为当今世界22个阿拉伯国家共同的官方语言,记载着灿烂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承载着阿拉伯民族的精神追求,更是阿拉伯各个国家间团结统一的象征。作为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成员国之一,几十年来,突尼斯各界都曾呼吁振兴阿拉伯语,以期通过合理的语言政策来保存阿拉伯人的语言与文化身份认同。但是,语言文字的生命力取决于它们的社会功能,人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终究会倾向于选择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优势的语言文字。

阿拉伯语和法语同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目前,全世界有超过4亿人使用阿拉伯语,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人数超过2.6亿。法国也将在全球范围内加强法语的推广,计划到2050年,全球使用法语的人数将从目前的2.74亿人增加到超7亿人,使法语成为全球第三大语言。鉴于阿拉伯语和法语的使用人数之多、分布范围之广,可以说突尼斯国内的语言资源非常丰富,国家的语言能力相对较高。但在当前的"双语”现状下,由于语言功能的不一致,产生了强烈的语言竞争,阿拉伯语表现出被弱化的趋势,也面临着被完全边缘化的威胁。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在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干预钳制之下,阿拉伯语在未来的突尼斯社会中或许会成为更为弱势的语言。

今天,法语已经成为突尼斯国家语言体系中非常重要的内在组成部分,尽管偶有借用民族身份认同、宗教情感等来保护和推广阿拉伯语的行动,以及来自英语全球通用化的压力,但法语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将继续在突尼斯社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反,阿拉伯语越来越被边缘化,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突尼斯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正确处理阿拉伯语与法语的关系,实现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使得语言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笑笑&马晓霖.(2021).阿拉伯国家互联网媒体发展研究.对外传播(01),77-80.

[2] 刘国辉&张卫国.(2019).《语言政策与经济学:非洲的语言问题》评介.语言战略研究(01),92-96.

[3] 冶琰.(2021).国家语言能力视角下埃及语言规划能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外国语大学).

[4] Elwitt, S. (1967). French Imperialism and Social Policy: The Case of Tunisia. Science & Society, 31(2), 129- 148.

[5] Shorrock, W. (1983). The Tunisian Question in French Policy toward Italy, 1881- 1940.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frican Historical Studies, 16(4), 631-651.

作者简介
雷蕾(1995.5.28-  ),女,汉族,甘肃平凉人 ,硕士。研究方向: 区域国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