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疾病诊疗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动物疾病诊疗技术

周道发

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 黔西  551500

摘要:人们对肉制品要求的提高,推动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但养殖过程中发生畜禽疾病是不可避免的,有的畜禽感染后没能及时防治,会影响其发育,甚至会导致死亡。现阶段的动物疫病由于突发性以及多样性的特点,使动物防疫工作愈加困难,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防治策略

引言

当前畜牧养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水平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树立现代化的工作思维,转变以往工作中粗放式工作模式,加强对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深入分析,明确不同疾病的致病规律及表现形式,并做好日常饲养工作,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蔓延。

1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防疫工作机构不明确

我国为了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设置了专门性的防疫机构,通过定期定点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来有效降低出现疫病情况的可能性。但就具体情况来看,相关专业人员认为这一工作薪资待遇较低且工作任务量较大,因此,应聘并参加入职考试的专业防疫人员较少,而有关部门对人员专业程度要求不高和管理力度不足,这导致动物防疫机构的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不佳。除此之外,部分地区在相关工作方面面临资金匮乏问题,同样会影响监管机构在日常工作中的活动开展效率和管理指导力度,再加上部分乡村地区对防疫工作不重视,因此出现整体工作落实不到位和手段不正规等现象。

1.2防控体系不健全

中国有着悠久的畜牧业发展历史,无论是育种、饲养技术还是疾病预防控制技术都比以前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问题就是体系不全面、不平衡。受传统观念影响,养殖场户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就是只关注动物本身,只要动物没有发病症状,就认为是健康的。对这些肉眼观察是健康的动物在生产养殖中既不重视动物的免疫接种,也不用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给疾病入侵动物机体提供了可乘之机。走访调研发现,一些养殖场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存在混养的问题,牛羊混养或是鸡鸭混养,或是不同年龄段的动物并没有严格进行分群饲养,给某些疫病的交叉传播带来风险,正是由于养殖从业者只关注动物本身而忽视了防控体系的建立,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1.3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疫病流行情况,造成疫病流行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在场址选择时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尤其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过程中,养殖场的周围环境一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在选址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同时保障经济效益。但很多养殖场建设在公路边、居民区等区域,获取销售和运输上的便利,但对周围人口影响较大,如果发生疫病会快速、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缺少专业、高素质的养殖人员,养殖人员对疫病防治工作不重视,缺少专业的防治知识和技能,造成养殖场日常管理不规范,动物饲喂方式不合理,造成动物生存环境中出现病菌、动物营养不良等问题,这些都可能导致疫病的出现和广泛流行。此外,在动物品种选择时没有对配种动物进行严格的筛选,造成带病动物进入养殖场,并且将病原传播给其他动物。很多养殖户并没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忽略了疫病防治的重要性,不仅没有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动物品种,甚至没有进行动物检测、观察、疫苗注射等工作,加大疫病流行风险。

2动物疾病诊疗技术

2.1加强宣传引导,培养专业人才

我国很多基层地区养殖户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较差,疫病自主观察、检出及防控能力不足,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以口蹄疫病为例,该病是动物养殖期间常见的疫病,可侵害多种动物,其中牛的感染率最高,其次是猪、羊等。患病的动物可通过分泌物、排泄物等传播病毒,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的形式均可能会被感染。口蹄疫没有明确的季节性特征,但是冬季、春季的发生率较高,易于出现疫病大流行的情况,大量动物患病,危害范围较广,会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影响。同时,动物疫病的发生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很多病原无绝对的种属差异。若养殖户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则无法及时发现疫病,致使疫病传播与发展。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宣讲,深入到养殖户基层群体中宣传指导。具体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开展,一是监督执法部门。需要在养殖场、动物交易市场等场所,积极开展法律知识、防治知识讲解活动等,介绍相关处罚方式。此外,结合地区动物疫病的常见特征,讲解日常检查、防护的方式等。粘贴各类通告、标识,发放科学养殖知识手册等。二是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以及网络等新媒体形式的应用,宣传动物疫病早期防治的相关科学知识。以视频的形式介绍动物疫病传播的危害,不达标肉制品的危害等,全面提升养殖户的规范养殖意识,降低动物相关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动物疫病的早期防治能力,与基层畜牧管理部门、兽医等专业能力密切关联。畜牧业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动物疫病管理的重视程度,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比如通过适当提高薪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才。以多样化的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给予能力较强的人才更多学习、薪资提高及晋升机会,打造高专业性、高职业素养的畜牧管理人才团队。

2.2科学合理地使用防疫疫苗

兽医需要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到免疫接种在预防动物传染病方面的重要性,对其发挥的作用进行重视,在疫情暴发之前定期对动物接种疫苗,为动物体内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提供保障,进一步加深防控动物疾病的力度。第一,兽医需要分析流行病状况、抗体水平、动物年龄和动物类型。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预防动物疾病的免疫计划。第二,兽医是负责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主要人员,因此需要系统规划动物疫苗接种流程,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率的水平。第三,兽医在选择和使用疫苗时,必须坚决抵制三无产品,尽量从大制造商或兽医分销商处购买具有质量保证的优质疫苗。在疫苗接种过程中,要防止多种疫苗同时接种的情况,避免疫苗之间的干预,提高疫苗接种效果。

2.3加强动物药品的管理

在进行动物防疫的时候,动物防疫药品至关重要,然而从现阶段的防疫药品情况而言依旧有不足,表现在药品管理方面。对于防疫药品管理有这两点措施:(1)对防疫药品使用范围以及期限做好分类,防止因为动物防疫药品散乱找不到而耽误救治;(2)加大资金投入。一些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然而兽医没有资金支持,无法给药品提供相关设备,导致药品失效和浪费。所以,可以和畜牧企业合作,投资基层养殖,购买动物防疫药品以及药品存储设备。

结语

在畜牧养殖中要加强对动物疾病防控的重视程度,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考虑周边养殖环境和养殖卫生条件的影响,引进先进的治疗技术及药物,在短时间内采取更加科学的治疗措施。同时,相关养殖人员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初期特点,在短期内采取科学、完善的治疗措施,提高养殖行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清湘.试论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J].畜禽业,2019,30(8):1.

[2]王双平.试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J].农家参谋,2020,646(4):173.

[3]李秀丽.试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678.

[4]刘永宽,于洪成.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J].兽医导刊,20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