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试论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

罗江龙

祁阳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426100)

摘要:目前,港口航道信息化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但随着国际化大数据的趋势,信息化建设将逐步替代传统的施工建设模式,目前在工程建设中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也越来越被重视,各地海事部门也对此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因此,本文从港口航道信息化建设的角度进行讨论,仅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

1、引言

应用信息化技术建设港口航道能够实现优化港口工作的目标,对于开辟新的港口航道和物资运输、补给等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很多城市都能够建设航运港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港口航道建设难度将会降低,对于推动航道贸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想要确保港口航道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港口实际情况和航运承载能力,科学地应用信息化技术,精确地对各项工作数据进行测量,实时地掌握气候、水文和贸易数据,不断优化港口工作,促进港口贸易长效发展。

2、港口航道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1有助于对水文信息的收集

港口航道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提高对港口周围水文信息的收集,尤其是对沿海信息、气候变化、航运承载量等信息的收集,进行数据化的分析、计算,并通过信息软件计算相关数据,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数据,并发出预警;对于港口航道的工程建设,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新建数据库,分析预测施工情况,协助布置采集点,收集和记录施工现场的实际数据,帮助建设单位把握施工方向和进度,使得航道施工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效率。

2.2提高航道信息监控的有效性

伴随互联网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对于航道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可以利用航道监控系统进行全面的跟踪。例如,可以虚拟AIS航标发射站,通过激光航道流量检查方法,对航道的重点位置,如汇流处、停泊区等实施24h的全面监控,这样既可以大量地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的支出,同时也可以通过全面监督的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全方位地收集现场信息,并转换为视频和图像资料,给港口航道建设提供依据,帮助总监控室更好地协调施工的各环节,防止出现交叉作业、施工错误等情况的发生,并将相关的数据进行保存和传输,给日后的信息查询提供方便。

3、港口航道信息化建设建议

实现港口航道信息化作业对促进港口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实现港口航道信息化过程中,应该分析和总结港口航道特点以及贸易规模等,结合港口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制定建设规划,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建模,改进和优化建设方便,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港口航道建设工作稳定进行打下基础。相关单位应该积极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作业形式,全面推动港口经济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提升港口巷道运行效率。

3.1构建完整的信息体系

港口航道建设难度较大,设计到许多学科,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应确保系统系统的完整性,能够从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发展的角度思考,对系统进行全面性改进,制定符合港口发展的方案,完善和优化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发挥出信息系统最大作用,实现全信息化运行的港口航道建设目标。例如,信息系统可以将船只进出港时间信息录入,结合个船只进出港的时间为个船只制定时间表,船只离港后系统及时将船坞闲置的信息获取,并对后续船只进出进行安排,这一过程可以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航道的水文情况进行了解,根据港口航道水文特点设计路线,尽可能绕开水文状况不稳定的区域,并设计多条路线以供备用,这可以为船只提供多种进出港方案,大大提升了船只进出的安全性,保障了航道运行的效率。对航道杂物清理工作也需要进行优化,利用信息系统设计清理路线,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分析航道实时画面制定清理方案,首先对重点区域进行清理,之后完成其他区域航道清理工作,这样能够使得清理工作得到更好地控制,调度指挥中心控制系统在分析大量的信息后制定清理方案,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信息系统的完善是建设现代信息化港口的关键一环,港口航道建设人员应认识到完善和改进信息系统功能的重要性,结合港口航道运行的具体特点逐步调整设计方案,最大限度保障信息化系统的高效性。

3.2优化航道信息服务模式

港口运营企业需要明确航道服务信息模式,制定完善的航道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信息化建设进程。港口航道建设难度大,需要多个学科知识融入,信息量繁琐复杂,只有精确掌握各项信息,并在最大限度上应用这些信息才能发挥这些信息的作用,所以在进行信息化工作时,应深入分析港口航道运行的特点,结合运行特点制定信息服务方案,尽可能将客观因素带来的影响降低,为进出港船只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更好地提升港口巷道运行效率。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港口航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预测个建模,将可能影响巷道运行的因素找出,制定预防性的防止方案,这样能够保障巷道运行的稳定性。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设能够使未来港口航道更加高效的运行,避免港口出现混乱的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建设必须协调航道运行工作,如航道变化、设备需要、施工技术等,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后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人工智能识别系统,能够自动地识别进出船只信息,实现全过程自动化处理。信息服务模式不仅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工作依照,也给进出港口的船只提供了有效的参照,极大地协调了港口航道工作,这种模式能够消除传统的人工指挥模式带来的影响,使得信息服务的质量大大提升。目前许多远洋贸易发展迅速的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高效的港口航道信息化服务模式,我国可以参考这些国家的发展模式,学习其先进的理念,应用在我国港口航道信息化服务模式建设中来,进一步为港口航道信息化发展打下基础。

3.3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港口航道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各项资金和先进设备的支持,既要对于信息化硬件设备加以重视,也不能忽视对于人员能力的培养。可以从2个方面进行专项发展:(1)要做好对信息建设设备的更新换代、日常维护等工作,这是港口航道信息处理的硬件基础;(2)要与时俱进,面对不断革新的信息化建设技术,对港口航道相关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内容要包含信息化建设知识、建设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掌握等,提高港口航道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率,从以往的港口航道施工中发现规律,收集整理相关问题,列出相应的数据对比。信息处理方面,将信息建设形式与人工处理模式相结合,做好信息系统使用中的分析评价,深化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空间,增强信息建设的使用率。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各行各业纷纷跟随时代潮流,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技术。随着各级部门以及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各地也纷纷投入精力进行航道管理系统的开发,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解决了很多问题,为我国的航道信息化做出了贡献。但目前我国的航道管理系统功能较为单一,很多具体工作无法运用信息技术。因此,要想实现航道管理的高效化,就必需重视信息技术,不断加大力度提高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加快港口航道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达博.港口航道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投入方法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Z2:226-228.

[2]朱海澎,张小东.浅谈港口与航道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176.

[3]任博部。航道信息管理平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