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素养与促进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4
/ 2

老年人健康素养与促进策略研究

王慧

平塘县甘寨卫生院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经济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健康管理刻不容缓。近年来,老年的健康教育工作在开展,但仍然存在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认知不足的情况。多数老年人对健康教育形式感到枯燥,因此,应充分评估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适应新形势下老年人健康教育的要求,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维护家庭的稳定并减轻国家的负担。基于此,本文章对老年人健康素养与促进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素养促进策略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报告,截至2019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7599万人,占总人口的12.6%,标志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时期。研究显示,老年人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预计到2030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至少增加40%。因此,老年人健康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减轻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10月,WHO发布的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指出,健康老龄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从而延长健康期望寿命。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趋势在我国近年不断加剧,国家积极采取相应的政策调控,但缓解效果目前不显著。致使社会和家庭面临潜在的压力,同时对医疗卫生资源和社会发展影响显著。健康素养作为健康教育重要的内容部分,同时也包含在健康素质之中。健康素养整体高的人能更好地保持健康的心态,对于面临当下的社会压力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也能有效加强健康和疾病的预防作用。健康素养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研究区域涉入得并不全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评价体系和影响健康素养形成的因素是当下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健康素养增强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参与对老年人体育锻炼有促进作用

人际交往、社区参与和社会支持因子是老年人锻炼习惯的保护因子,这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类似。究其原因,第一,老年人通过相互交流获得相关的健康信息,可以增强老年人锻炼的动机;加之,外界的督促和帮助,可以激发老年人坚持锻炼的信心,从而形成规律的锻炼习惯。第二,社会活动参与度与身体活动量有正相关关系,社会活动参与程度越高,身体活动也越多。多数老年人由于退休在家,身体活动程度不如从前,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可以促进其增加身体活动。第三,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促进老年人开展锻炼活动。例如,完善的社区体育设施,会为老年人的锻炼行为提供便利。因此,社区应努力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组织针对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从而促进老年人的锻炼行为。

三、老年人健康素养促进策略

(一)改善老年人生活方式

研究发现,健康素养水平低的人群更易出现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如吸烟、喝酒等行为。健康素养水平于健康状态具有直接的联系,健康素养水平高的人群能获取好的健康状况。健康素养水平高对健康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入,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健康状态。健康素养水平较低者对健康以及医疗信息缺失或不足,不能有效地利用保健知识及时地预防和处理疾病。调查发现,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有具备的亚健康检出率均低,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对改善群体的健康状态有积极意义。

(二)扩大健康教育内容和范围

随着医学模式由原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健康意识增强,对健康需求有所提高,老年人对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等健康知识的需求明显增加,而不仅限于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了解。目前老年人所需要的健康教育内容有慢性病相关知识、饮食营养知识、呼吸道疾病的卫生知识、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发生急症及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中医预防保健养生知识、癌症预防相关知识、强身健体的运动方案、慢性病后遗症康复知识、心理健康知识专题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健康教育内容安排上,需评估老年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实际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拓展健康教育内容和范围,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三)应用移动健康医疗服务

1.监测生理指标:通过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以及晚点等多种智能终端或一些穿戴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的生理指标,比如血压、血糖、心率等等,达到监测老年人身体健康指标、评估疾病转归情况、诊疗患者疾病、帮助患者掌握自身病情变化等目的,可充分发挥这一类服务的根本目的,帮助老年人维持健康状态。从实际应用可发现,这一类服务主要在慢性病管理中应用,可穿戴设备以家用血压检测仪、快速血糖仪等为主。2.健康管理平台服务:健康管理平台主要依托于移动网络、移动终端设备,可满足老年人实时获取健康教育、健康指导、预防干预、技能学习等需求,还能有效约束老年人行为,实时指导老年人,满足老年人的合理健康管理需求。比如通过微信打卡模式,老年人会按照健康指导生活,医护人员可通过打卡内容及时识别危险内容,并进行有效处理,实时指导老年人健康生活,甚至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疾病恶化,指导患者早期就诊,预防疾病进展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

多样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多样“居家--机构”三位一体健康养老服务下的医养结合包含了居家医养结合、医养结合和机构医养结合3个的不同层面,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老年人有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包括医养结合、定期体检、健康教育、知识科普等多种形式,提示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服务有一定的需求且需求多样化。因此,在老年人中开展以医养结合服务为主,以定期体检、健康知识宣教、开办老年大学等服务为辅的健康养老服务形式,能进一步扩大工作的职能和服务范围,有利于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五)营造绿色广场环境

散步道要以健身休闲、观赏景致等功能为主,可供老年人快步健身或休闲漫步,同时还能观赏美景与亲戚朋友交流。根据老年人行为特征,要避免设计漫长笔直的徒步道路,并设有老年人锻炼和休闲娱乐的空间,在一定距离下设置休闲座椅便于老年人停留休憩,公共服务设施的开放时间应符合老年人出行规律,实现健康绿色的城市广场。

结束语

系统、科学、持续的体育运动锻炼对推动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健康知识与基本理念获取,能显著改善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得到提升。老年人选择最适应的体育锻炼项目为群体类型,供氧为有氧方式的为主。体育锻炼与健康素养水平密切联系,鼓励参与体育运动锻炼是提升健康素养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郝爱华,陈楚天,郎玲玲,徐宁.老年人自评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07):818-823.

[2]刘欢.中国城乡老年人医疗行为及其健康差异影响因素[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7-20.

[3]谭悦,白孝鹰,刘忆冰.老年人运动频率对健康状况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6):23-25.

[4]余鹏飞.对基层社区治未病的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思考[C]//.浙江省第二十八届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大会暨2020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2020:55-56.

[5]贾鑫.中国老年人健康素养现状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0,36(06):79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