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剂量估算方法在成人胸部CT辐射剂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9
/ 2

两种剂量估算方法在成人胸部CT辐射剂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袁邹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青浦区  201700

摘要目的 探讨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和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两种方式在评估成人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间40例进行胸部CT扫描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受检者体重指数(BMI)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n=12)、观察2组(n=18)和观察3组(n=10),收集可以满足受检者诊断要求的SSDE和CTDIvol,比较两组剂量估算方式在评估胸部CT辐射剂量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3组SSDE、CTDIvol值高于观察2组,二者差值低于观察2组,观察2组SSDE、CTDIvol值高于观察1组,二者差值低于观察1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SSDE与CTDIvol相比更可以准确评估不同BMI受检者行胸部CT扫描时所遭受的辐射剂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成人;胸部CT;辐射剂量;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容积CT剂量指数

CT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影像检查方式,在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所引发的电离辐射以及致癌风险也在随之增加,且用于CT诊断的辐射剂量远高于被报道出的辐射剂量,因此准确评估并严格控制CT辐射剂量尤为重要[1]。既往临床常见的辐射剂量评估方式为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虽然可以直接通过扫描设备读取,但却无法对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进行个性化估算,对此有关专家提出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方式来弥补传统方式的不足[2]。现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0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剂量估算方式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间40例进行胸部CT扫描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受检者体重指数(BMI)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n=12,16kg/m2<BMI<21.1kg/m2)、观察2组(n=18,21.1kg/m2≤BMI<23.9kg/m2)和观察3组(n=10,23.9kg/m2≤BMI<34.1kg/m2),三组男性人数比为8:12:6,女性人数比4:6:4,年龄范围分别为23~55(38.96±5.31)岁、24~58(39.05±5.52)岁和22~57(38.79±5.49)岁。三组资料比较显示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给予胸部CT检查,检查时协助受检者取仰卧位,脚先进,双手上举,扫描范围由肺底到肺尖,叮嘱患者根据指示进行呼吸。具体扫描参数:管电压100~120kV,管电流40~330mAs,噪声指数20.5,层厚螺距95,矩阵512×512,探测器准直为0.5×64mm,准直螺距1.484,X射线球管旋转时间0.35s,重建间隔5mm,重建层厚5mm,重建函数依次采用纵膈窗标准算法Body Std.Axial和肺窗标准算法Lung Std.Axial。

1.3 观察指标

收集受检者检查时乳头层面的左右径(LAT)和前后径(AP),参考美国医学物理师学会(AAPM)204号文件要求计算受检者有效直径(ED)和转换因子(ƒsize),记录受检者的CTDIvol,凭此计算SSDE;比较三组SSDE、CTDIvol和二者间的差值[3]

1.4 统计学方法

经由SPSS23.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多组间的数据比较行方差分析;以P<0.05代表该项资料有意义。

2 结果

三组SSDE、CTDIvol和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 三组SSDECTDIvol和差值比较[±s]

组别

例数

SSDE(mGy)

CTDIvol(mGy)

差值

观察1组

12

5.69±0.62

3.55±0.55

2.14±0.07

观察2组

18

5.92±0.65

4.23±0.61

1.69±0.04

观察3组

10

8.02±0.74

6.59±0.65

1.43±0.09

F

41.230

76.010

349.580

P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CT扫描时产生的辐射危害的关注越来越高,如何准确有效的评估并合理控制CT产生的辐射剂量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4]。经本研究发现,伴随BMI的增加,受检者SSDE、CTDIvol值也在逐渐增加,并且BMI越小的受检者SSDE和CTDIvol之间差值也越大,组间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结果与王军娜[5]研究结果大致相同。由此表明,CTDIvol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CT扫描时的辐射剂量。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人体在进行CT扫描时接受的辐射剂量与其自身体型和设备输出水平有关,其中CTDIvol估算方式是借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标准体测出的,主要反映设备的输出能力,与受检者的体型因素无关。而SSDE则是由CTDI

vol通过体型转换因子校正所得出的,不仅兼顾CTDIvol所反映出的设备输出能力,更利用有效直径计算转换因子,对CTDIvol评估结果进行校准,进而更加准确的反映受检者所遭受的辐射剂量,临床应用优势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SSDE与CTDIvol相比更可以准确评估不同BMI受检者行胸部CT扫描时所遭受的辐射剂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王军娜,王世威,徐志超,等.两种剂量估算方法在成人胸部CT辐射剂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9,39(9):711-714.

[2]苟杰,胡小艳.不同体型成人胸部CT检查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2022,37(3):380-384.

[3]胡勤勤,张琴,刘曦,等.SFOV对成人胸部CT水当量直径的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21,36(10):140-143.

[4]李倩,边传振,仰飞,等.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在估算外伤儿童胸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中的准确性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12):64-67.

[5]黄悦,赵庆,李维天.不同辐射剂量评估方法在成人胸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1,19(3):291-29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