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视角下高职生核心素质保障体系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职业发展视角下高职生核心素质保障体系思考

邹学如

无锡立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政策的重点关注内容,其对于我国职业技术传承、综合人才培养以及市场模式创新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的趋势愈发突出,职业教育已然成为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职业发展;高职生;核心素质体系

基金项目: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信息化环境下苏锡常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质的新研究》(课题编号民:I/D/2020/21)阶段性成果之一

苏锡常地区经济发展较好,信息化发展迅猛,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加紧推进教学改革在高校教育中的落实,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保障。不可忽视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经济内的人才需求变得更为多元化,此时,核心素质的培养必须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为“准职业人”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基本保障

首先,必须将原有的课程教育融入到体系基础上,以现有的课程教育为基础逐步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与教育平台达成协作,整合教学资源,深度发掘教育资源的价值,推进课程融合,共同推进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教育环境,以质量的通识教育服务高职学生。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需坚持实践教学与活动引导的教学模式,持续为学生提供实践条件和活动环境,将专业板块中的职业技能教育转化为实践成果,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巧。值得注意的是,新时期下,社会环境的频繁变化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对此,高职院校应当将校内外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适应新时期下的社会需求。

其次,实践教学的优化也需要实时跟进,具体则是深入推进学分制度的改革,根据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状况为学生兑换学分,在巩固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状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思维,让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核心素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第一,加强校内的实践教育建设,遵循我国教育部门的政策号召,根据院校内部的教学状况做出实践教学的调整规划,丰富实践教学的资源投入,强化实习训练与实践能力考核间的联系,为学生的能力评定提供标准;第二,调整校内的教学机制,我为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了1+X的证书机制,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学分制度,旨在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的综合能力,逐步向社会化环境靠拢;第三,自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在平台内部举办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让学生逐步认知社会环境,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保障[1]

最后,高职院校还需重视文化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是高职教育中至关重要的要素,校园文化作为学生接触社会文化的媒介,应适当的结合社会要素,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价值,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常见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有以下几种:(1)通识教育。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学生素养的要求是十分相对严苛的,学生在进入社会进行社会劳动前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知识,这也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条件,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2)景观建设。景观建设作为校园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校园文化氛围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事实上,校园文化景观也是校园教育资源的一种,其作为隐性教学资源,常常被高职院校所忽视,由此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3)文化活动。高职院校中的社团组织与学生团体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应在尊重学生自主意愿的前提下开展一定的文化活动,适时邀请专家或企业家走进校园参加相应活动,确保文化教育信息的时效性、适用性。

二、打造“协同育人的教学制度,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制度保障

首先,政府部门需完善顶层设计,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推进教学改革的标准化,统筹规划新时期下的人才培养格局。诚然,近年来我国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探索力度不断加大,但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由于起步较晚,仍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制度与体系方面有待完善,由此导致当下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缺乏有效的参考和凭证,核心素养教学难以融入到课程教育中。此外,一些院校由于内部院校建设的推进,缺乏一定的教学资金,无法为核心素养教学提供资金支持。对此,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项扶持资金,由政府引导,结合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共同建设高职院校的新型教学制度。

其次,高职院校也需做出一定的调整,具体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培养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内核心素养概念的推广与普及水平仍是有待提升的,大量教师并未意识到核心素养的意义和价值,这需要院校主导,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思维,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2)调整院校内部的课程体系。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并不是针对单一课程而实现的,院校需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贯彻落实综合教学的教学宗旨,优化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学服务。

最后,高职学生必须从个人出发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与价值。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意味着过去传统的竞争理念已然无法适应当前的环境,除去职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外,综合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竞争条件,对此,学生应当积极主动的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同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明确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不断磨炼自身的精神和意志,发掘自我的竞争优势,从传统的学习思维中跳脱出来,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2]。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培养自身综合素养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出兴趣爱好的驱动作用,将个人兴趣融入到教学引导中,在兴趣的支撑下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打造工匠精神,丰富个人的精神内涵。

三、建立“三全育人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全育人”概念是针对我国人才培养状况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教学模式更加贴合当前社会经济的人才需求。

第一,开展独具特色的校园活动。不同高职院校的教学风格、教学体系以及教学规划等要素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其中所蕴含的正是院校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特色,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一特殊资源,以自身的特色为基础开展校园活动,调动内部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兴趣,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如人文素养的养成,高职院校可在图书馆中举办当地文化的特殊展览与读书活动等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地域文化的同时在活动中学习[3]

第二,强化教职工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职员工是高职院校中教学活动的重要单位,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辅导员为例,班级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是相对频繁的,对于学生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因此,辅导员应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及时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一方面能够树立良好的管理形象,另一方面则是为学生心理素养、政治素养等素养的养成提供了榜样。此外,高职院校的教职工还应推进教学活动的全面覆盖,不仅要在校内举行,更应跟进到学生的校外活动中,全过程落实素养教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必须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卫红梅.职业发展视域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3):84-86.

[2]耿红梅,耿韬.职业发展视角下高职生核心素养体系探究[J].科学咨询,2020,12(02):80.

[3]刘月红.以学生核心素质为导向的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1):107-110.